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喧嚣时代的诗意温情——读《我的世界下雪了》

时间:2024-05-15

文/艾里香

喧嚣时代的诗意温情
——读《我的世界下雪了》

文/艾里香

在当代文坛,迟子建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北极村童话》等小说,给她带来了诸多美誉。但是,当我读完她的最新散文集《我的世界下雪了》时,那种温馨、恬静,还有精神层面的“还乡”,都呈现出喧嚣时代的诗意温情。

这本书收录了迟子建的精品散文58篇。全书分为6辑,有对故乡风光的怀念,对童年逸事的回忆,对自然美景的感触,对北国食物的品味,和对人情世故的慨叹等。这里,东北的风土人情、北方的风雪、宁静的乡村,都是她特别有感悟和体会的事物,对人世的透彻理解,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都时时流露出她善良的内心。其中透出少有的沉静,在喧闹的当代社会中,有着沉淀人心的作用。作品的语言风格朴实温厚,细腻而不华丽,灵动而不做作。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到迟子建敏锐的才思和灵动的气息,让人感到回忆的醇香与温暖。

迟子建的散文毫不逊色于她的小说,两者都执著于一个主题——诗意和温情。作家用她那支充满灵性的笔拨开阴霾,在生活的边界和存在的缝隙中,捕捉着温情而诗意的光亮。北极村、大山、森林、花草等,这些自然风景成为她创作的丰厚源泉。她的散文很大一部分是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对人间亲情的眷恋。《灯祭》《伐木小调》《两个人的电影》《龙眼与伞》《年画和蟋蟀》等作品,推开了我们那扇早已被世俗尘封的记忆之门,让我们在山间林谷的茅屋中聆听夜晚的溪水潺潺,在月光如水的倒影中品味清幽的夜色,在暮色的余晖中感受亲情的温暖。

迟子建的散文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面对命运不屈的顽强。她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在光明与黑暗的无间之隙,寻找灵魂的安居之所。在一只向着高处的佛龛不断攀登又不断失败的虫子的身上,作家感受到了“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诗史”。在与母亲旅游的途中,她体会到“其实风雨也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甘霖,它可以升华苦难、化解悲伤,教人以慈悲心对待尘世的荣辱。人生哪有一路的晴朗?波折起伏,最能修习心性;动荡颠簸,才会大彻大悟。”正是从这些不尽如人意之中,作家以温情的笔触,让我们读出了人性的悲悯,以及那种永不服输的信念。

迟子建的散文追求的不是晦涩的深刻,而是宁静的美丽。她总是把目光投向那些平凡普通的底层百姓,他们真实而又鲜活。她写在天桥下摆摊卖玉米的普通小贩,写平平凡凡的女子的手,写小镇上的一个老哑巴,写蚊烟中的往事……她对每一类人都怀着一种或悲悯或崇尚的情怀,她崇尚生活在马背上的鄂伦春民族的那股蓬勃的生命激情;她把穿着破烂、弯腰弓背遛土豆的孩子看做是“眼前这巨幅画卷中最生动最永恒的一部分”。她是一个具有诚意的玉米人,守着炉子里心灵的炭火,为我们精心焙制诱人的食粮。

迟子建的散文总让人感到温暖、看到希望,无论视角、细节,还是格调都追求一种积极、善良的真实。迟子建眼中,普通的人,平常的事,朴素的情,也许才是生活里永远的真和永恒的美。尽管她的笔下也有伤害、委屈、愤怒的负面情绪,但通篇读完,感到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字随处可见。比如《哑巴与春天》:“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又如《采山的人们》:“他们被埋在他们采山经过的地方,守着山,就像守着他们的家一样。”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世俗中的小事情,平淡如水的文字中透着苍凉,也裹着温情,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读完全书,感觉迟子建是阳光的、明快的,从容利落,透着北方人特有的豪爽劲儿。她的散文,清新朴素中,却又有婉约、沉静,透出美丽的哀愁。生活中有丑恶、压抑、痛苦、挣扎,但也有美好的亲情、爱情、友情。就像迟子建从小生活的东北,再天寒地冻,也能感觉到人性的不屈与温暖。这些心灵的真切体验,让人备感温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