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研究

时间:2024-05-15

黄 慧 李 梅 伍 娜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韶关 5120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病程进展引发呼吸衰竭等严重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1]。COPD 患者发病期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主要采取支气管扩张剂、祛痰镇咳等药物急性对症治疗,虽能缓解部分肺功能症状,但无法根治疾病,加之老年患者机体耐受力差,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难以保证预后效果[2]。在COPD 患者治疗期,给予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功能训练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单学科护理模式在呼吸科应用较多,虽有一定效果,但单学科护理模式缺乏整体性、规范性[3]。多学科协作护理指与疾病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协作,发挥各领域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4]。本研究探讨以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对老年CODP 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6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60 例老年COP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 例)和试验组(80 例)。对照组中,男44 例,女36 例;年龄60~70 岁,平均(65.40±2.94)岁;体质指数(BMI)19.6~29.3 kg/m2,平均(25.47±2.08)kg/m2;病程1~9年,平均(4.46±0.73)年。试验组中,男45 例,女35 例;年龄60~70 岁,平均(65.76±2.52)岁;BMI 19.2~28.8 kg/m2,平均(25.65±1.78)kg/m2;病程1~9年,平均(4.82±1.13)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5]中COPD诊断标准,有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史;②急性发作期;③年龄60~70 岁。排除标准:①肺结核、肺心病等其他肺部疾病者;②严重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者;③精神疾病者。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本研究经粤北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吸氧、支气管扩张、止咳平喘等内科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如下。①病情评估: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②协助完成相关检查;③指导戒烟、合理饮食,叮嘱按时服药,保证充足睡眠等。观察组实施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多学科协作小组:由1 名呼吸内科主任医师、1 名呼吸及危重症专科护士、2 名高级内科专科护士,2 名老年专科护士,1 名ICU 专科护士,1名临床营养专科护士,1 名精神心理专科护士和1名呼吸内科护士长组成,组织小组成员培训,包括本研究目的、 各成员职责与分工以及专科管理内容等,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对该组患者的入院情况、 营养状况、 心理状态等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系统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护理、肺康复方案出院后随访方案。②专科护士指导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内容:a.建立档案。入院后,内科专科护士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协助呼吸内科医生、营养专科及精神心理专科护士评估患者病情、肺功能、营养及心理状况,记录在患者档案中;b.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根据精神心理专科护士评估结果,给予适当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心理进行调试,根据其文化水平、情绪表现等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心理干预;呼吸内科护士长协作制作健康教育视频,小组成员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视频,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宣教,包括COPD 基础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功能锻炼等。c.饮食护理。呼吸内科、 老年专科、ICU 专科护士与营养专科护士共同制定患者膳食方案,为患者及照顾者讲解营养状态对COPD 病情转归的影响,指导患者戒烟酒,低盐低油清淡饮食,加强营养支持。d.功能锻炼。专科护士根据循证依据联合为患者制定肺功能锻炼方案,包括基础呼吸和呼吸功能运动2 部分,如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缩唇训练、指导正确排痰和自我呼吸控制等。e.用药护理。主任医师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调整诊疗及用药方案,专科护士每日向患者发放当日用药量,监督服用,用药期间观察有无不良反应。f.同质化培训。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护理团队对患者及1~2 名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卫生指导、心理调节方法、药物治疗机制、运动锻炼等,培养患者康复技能,便于出院后管理自身疾病。g.院外随访。专科护士负责进行为期6 个月随访,以电话随访、门诊随访为主,强调COPD 健康知识、遵医用药,解决问题等。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出院后随访观察6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6 个月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呼吸困难评分、6 min 步行距离,并统计6 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及患者满意度。①肺功能指标:应用肺功能仪(意大利科时迈PFT-4 型)测定患者用力肺活量(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 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to the predicted value,FEV1%)和最大呼气流速(maximum expiratory flow rate,PEF)。②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t.George′s finger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6]评估,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差。③呼吸困难评分:采用呼吸困难量表(dyspnea scale,mMRC)[7]评估,总分0~4 分,评分越高,呼吸困难症状越严重。④6 min 步行距离:采用6 min 步行试验(6MWT)[8],记录患者在平坦地面6 min行走的最大距离,距离越大,运动耐力越佳。⑤6 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 统计6 个月内患者COPD 急性发作情况。⑥患者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专业技能、服务态度等,其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5,重测效度为0.857,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FVC、FEV1%、PEF 高于干预前,试验组的FVC、FEV1%、PEF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FVC(L)干预前 干预后FEV1(%)干预前 干预后PEF(L/s)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80)试验组(n=80)t 值P 值1.78±0.26 1.72±0.31 1.326 0.187 1.97±0.28a 2.28±0.35a 6.186 0.000 52.20±6.47 51.94±5.48 0.274 0.784 55.67±4.12a 60.37±3.45a 7.823 0.000 3.35±0.51 3..22±0.62 1.448 0.150 3.70±0.28a 3.97±0.31a 5.781 0.000

2.2 两组干预前后SGRQ、mMRC 评分、6MWT 距离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GRQ、mMRC 评分、6MWT 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SGRQ、mMRC 评分低于干预前,6MWT 距离长于干预前; 且试验组的SGRQ、mMRC 评分低于对照组,6MWT 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GRQ、mMRC 评分、6MWT 距离的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GRQ、mMRC 评分、6MWT 距离的比较(±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SGRQ 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mMRC 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6MWT 距离(m)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80)试验组(n=80)t 值P 值62.21±10.43 63.17±12.38 0.530 0.597 54.79±6.52a 45.20±5.75a 9.867 0.000 2.25±0.76 2.40±0.58 1.403 0.163 1.82±0.50a 1.07±0.23a 12.189 0.000 253.37±42.56 251.89±44.35 0.215 0.830 286.49±40.32a 304.27±32.48a 3.072 0.003

2.3 两组急性发次数及满意度的比较

试验组6 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6 个月急性发作次数及满意度的比较(±s)

表3 两组6 个月急性发作次数及满意度的比较(±s)

?

3 讨论

COPD 的发生、发展与肺组织和气道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临床对于稳定期COPD 以康复锻炼为主,急性发作期COPD 以药物治疗为主[9-10]。由于COPD 有反复发作特点,药物治疗虽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但COPD 患者仍需加强病情管理,辅以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的FVC、FEV1%和P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SGRQ、mMRC 评分低于对照组,6MWT 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6个月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护理利于提高老年COPD 患者肺功能,改善预后,降低COPD 急性发作次数,并获得患者较高满意度。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是联合呼吸内科、内科专科、老年专科、营养专科、精神心理专科等科室人员,为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健康,制定规范化、专科化护理方案,取得较好护理效果[12]。在该护理模式下,各学科人员岗位分工明确,团队成员相互协调,将各领域专业知识全程应用于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干预作用。在专科护士指导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下,呼吸内科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专科护士协助用药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准确,提高治疗效果;专科护士根据循证依据共同指导呼吸功能训练,不仅能改善肺功能,还提高患者运动耐量[13-14]。呼吸内科、老年专科、ICU 专科护士与营养专科护士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评估结果给予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合理饮食,减少不良饮食对呼吸道的刺激。专科护士还定期随访为出院患者提供用药、康复等指导,在多科学团队共同帮助下,不仅在住院期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出院后仍给予延伸护理,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利于患者病情稳定,减少疾病复发[15-16]。COPD 患者不仅存在严重躯体症状,因反复发作的胸闷、气促等症状,患者伴随一定的心理障碍,影响生活质量[17]。本研究中,精神心理专科护士对患者心理状况评估使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存在负面情绪,通过针对性心理护理消除或减轻其紧张、焦虑等,而提高生活质量,取得较高护理满意度[18]。由于本研究选取观察有一定主观性,且随访时间较短,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还需采用更多客观性指标,如血清指标,并延长随访观察时间,探究专科护士主导多学科协作护理在老年COPD 患者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COPD 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症状及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