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Hcy、PCT及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的作用分析

时间:2024-05-15

许志坚 付冬琴 龙琳娟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抚州 344000

脑梗死属于急性脑血管病,多数是因血管痉挛、脑动脉受血栓堵塞引起脑部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细胞坏死造成相应的脑功能损伤[1]。脑梗死以中老年人群最为多见,不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因病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其病死率在所有心脑血管类疾病中居第二位[2]。脑梗死的发病影响因素众多,临床研究[3]表明,血管壁病变、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改变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了解脑梗死的病理特点及病理变化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对脑梗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1]发现,当患者发生脑梗死后,体内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会显著升高,且血清炎症因子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也会有所升高,对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此外由于血管中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会引发血管内膜的炎症反应,进而影响机体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指标与脑梗死的发病也有密切关系[5]。但是目前Hcy、PCT以及多项凝血酶功能指标与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报道比较多见[6],但联合多个指标检测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Hcy、PCT及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提升脑梗死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其中男 46 例,女 34 例;年龄 49~78 岁,平均(64.5±5.1)岁。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标准[7]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21分,44例)和预后不良组(22~25分,3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7],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年龄18~80岁;③首次发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脑部疾病者;②心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者;③患恶性肿瘤疾病者;④患血液系统疾病者;⑤机体严重感染者;⑥有脑血管疾病史者。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7~79岁,平均(63.7±4.9)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集脑梗死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员的空腹肘静脉血5 ml,空腹时间需超过12 h。将静脉血处理后测定Hcy和PCT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①Hcy以及 PCT 检测方法:将采集的血样标本放入到试管内,试管内分别加入促凝剂,将试管进行摇晃,使标本混合均匀,静置20 min后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离心条件:速度3000 r/min,离心半径12.5 cm,离心时间15 min。离心完成后尽快加入日立LST008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罗氏公司的E602型化学发光仪中进行Hcy以及PCT检测,Hcy检测方法为两点速率法,PCT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②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方法:将采集的血液标本实施抗凝处理,抗凝剂为柠檬酸钠,充分混匀后离心15 min,速度为3000 r/min。收集血浆,运用希森美康CS5100型血凝仪检测相关凝血功能指标。

1.3 观察指标

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的Hcy和PCT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Hcy和PCT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分析Hcy、PCT以及凝血功能指标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处理数据。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Hcy、PCT以及凝血功能指标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cy、PCT及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

脑梗死组的 Hcy、PCT、FIB和 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 APTT、P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Hcy、PCT及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Hcy、PCT及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Hcy(μmol/L) PCT(ng/ml) APTT(s) PT(s) D-D(mg/L) FIB(g/L) TT(s)对照组脑梗死组t值P值80 80 10.73±1.35 25.79±1.88 5.906<0.05 0.13±0.02 1.05±0.14 11.167<0.05 30.46±4.84 29.68±4.31 0.894>0.05 11.71±1.72 12.47±1.89 0.870>0.05 0.28±0.04 0.58±0.09 6.249<0.05 3.44±0.26 4.69±0.32 5.381<0.05 19.45±1.26 18.80±1.05 0.735>0.05

2.2 不同预后的脑梗死患者Hcy、PCT及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

预后不良组的Hcy、PCT、FIB和 D-D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的脑梗死患者的APTT、P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不同预后的脑梗死患者Hcy、PCT及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2 不同预后的脑梗死患者Hcy、PCT及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Hcy(μmol/L) PCT(ng/ml) APTT(s) PT(s) D-D(mg/L) FIB(g/L) TT(s)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t值P值40 40 22.56±1.69 30.14±2.05 3.890<0.05 0.53±0.12 1.51±0.18 6.912<0.05 30.19±4.40 29.49±4.09 0.455>0.05 11.93±1.81 12.78±1.95 0.526>0.05 0.41±0.06 0.73±0.12 4.787<0.05 4.17±0.29 4.88±0.37 4.103<0.05 19.13±1.19 18.47±0.96 0.492>0.05

2.3 Hcy、PCT及凝血功能指标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PCT、FIB 以及 DD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NIHSS评分成正相关(P<0.05),APTT、PT以及TT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NIHSS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表 3)。

表3 Hcy、PCT及凝血功能指标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三高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社会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8]。脑梗死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和发展的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脑部血管中,血小板和纤维素等血液中有形成分在血管壁上黏附、聚集,最终沉积形成血栓,而血栓脱落形成栓子可阻塞远端动脉导致脑梗死。而脑梗死发病时,机体的很多血液指标会出现明显的波动[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组的Hcy、PCT、FIB和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Hcy、PCT、FIB和 D-D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丽等[11]研究显示,Hcy为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能刺激血管的炎症损伤,诱发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并诱导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的聚集,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脑梗死组的Hcy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同时Hcy与脑梗死患者预后NIH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CT则是临床常用的炎症因子指标,对于感染性疾病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对于脑梗死的血管的炎症损伤也能够予以体现。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PCT、FIB以及D-D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NIHSS评分成正相关(P<0.05),与毛万成等[12]的研究结论一致。此外,凝血功能改变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也逐渐受到临床重视。FIB能促进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提升血液黏度,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底物,还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的增殖,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FIB水平提高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13-14],对于患者的预后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D-D被临床视为血栓形成非常敏感的指标,它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机体的纤维蛋白降解功能和凝血功能,当体内有血栓形成时,机体的纤溶作用就随之增强,从而导致D-D升高[15]。有研究[16]发现,D-D水平与脑梗患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呈线性相关,因此D-D水平可用作脑梗患者预后的评估,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积极意义,还有助于患者预后的分析评估。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因此结果具有一定的偏倚,未来将在扩充样本量的同时开展人群随访研究,以探讨Hcy、PCT及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的意义及其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Hcy、PCT水平升高、凝血功能指标中的D-D、FIB 升高,同时结合 APTT、PT,TT 降低,提示发生脑梗死的可能较高,特别是脑梗死发作急性期的无症状表现,对辅助诊断脑梗死有一定临床意义。此外,Hcy、PCT水平变化以及凝血功能的改变有利于评估预后情况,临床上根据Hcy、PCT水平变化情况结合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为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法,这些指标可提供参考依据。Hcy、PCT及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患者预后的分析评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