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文/朱文新
脑卒中是一种对国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疾病,位于我国国民死因第一位。脑卒中具有突发性与进展迅速的特点,包括脑缺血性卒中与脑出血性卒中,急性期需要尽早用药或者手术,同时做好二级预防。脑卒中的临床症状典型,病情进展快。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让患者尽早接受治疗,需要做好脑卒中的准确诊断,患者到院后优先享受急诊诊疗服务,由卒中医师、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陪同检查,完成沟通谈话,确诊后就地启动静脉溶栓治疗,缩短患者发病到用药的时间,挽救患者脑细胞,降低脑卒中致残率、致死率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检查方式,常以脑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鉴别卒中的不同类型,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由于CT与磁共振设备、技术、检查原理不同,诊断效果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根据临床需求合理选择,以获得理想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基于此,本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CT与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选择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开展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综合检查后最终确诊。患者性别:男48例、女32例。患者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7.45±4.7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0h,平均(3.45±0.45)h。纳入标准:(1)患者突发无明确病因的头痛、言语障碍、口眼歪斜、视物模糊、肢体麻木、偏瘫等症状;(2)首次发病;(3)发病10h内就医接受检查并治疗;(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接受影像学检查。排除标准:(1)CT/MRI检查禁忌;(2)精神疾病患者;(3)昏迷;(4)意识障碍。
1.2.1 CT检查
向患者及家属做检查前的宣教工作,明确告知CT检查操作、注意事项、原理、效果等,提高患者对CT检查的重视与认识程度,征得患者同意后安排检查。嘱咐患者取舒适仰卧位,放松身心,消除紧张与焦虑感。使用西门子SOMATOM go.Top 64排CT机。调节CT运动参数如下:①管电压120kV;②管电流160mA;③扫描层厚/层间距为5mm/5mm;④扫描脑部窗宽为80-100Hu;⑤扫描窗位为30-40Hu。指导患者头先进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平扫,观察患者颅脑有无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发现病灶后进行灌注扫描。使用碘普罗胺370mgI/ml浓度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获得患者两侧椎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CT检查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完成检查结果分析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单独阅片并给出诊断结果,如果诊断结果存在分歧,需要邀请第三名临床医生加入,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诊断结果进行明确。
1.2.2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检查前的宣教与准备工作与对照组一致,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准备并开展磁共振成像检查。使用西门子MAGNETOM ESSENZA Galaxy 1.5T超导磁共振(MRI)系统,使用8通道相控阵头部线圈进行全面脑部扫描。患者进行常规序列扫描,包括T1WI、T2WI和T2 FLAIR,然后进行DWI和MRA扫描。(1) T1WI序列:TE设置为21.80ms, TR设置为1750ms。(2) TE和TR分别为107.3ms和3598ms。(3) T2 FLAIR序列:TE为91ms, TR为8000ms。(4) DWI扫描:扫描参数为:TE设置为87ms, TR设置为8400ms,层厚4.0mm,层间距2mm,激励次数1次。FOV设置为24cm×24cm,矩阵为128×128,扫描时间为240s,连续扫描50次。(5) MRA扫描:TR/TE=25ms/3.45ms,脉冲序列3.23ms,反向角度200,激发次数1,第4层,重叠次数1,第200层,层厚20mm,视场设置为20cm×20cm,矩阵320×183。将原始图像重建为全脑血管三维最大密度投影图像。PWI扫描指对患者使用钆喷酸葡胺,按照0.2mmol/kg用量,对患者进行肘静脉快速注射,进行连续扫描。获取颅脑图像后传至工作站进行后期处理。磁共振成像检查由同一名影像科医生进行,检查结果分析由两名高年资临床医生同时给出诊断结论,如果诊断结论不统一,则加入一名临床医生,对磁共振成像图像进行再次分析,商讨后形成一致诊断意见。
以综合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CT与磁共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观察检查图像特征。
80例患者经过综合检查后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54例、其他颅脑损伤疾病26例。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性53例、阴性27例,其中诊断准确75例、2例误诊、3例漏诊。CT检查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性48例、阴性32例,其中诊断准确66例、4例误诊、10例漏诊。CT与磁共振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效果比较,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灵敏度明显高于CT,差异显著(P<0.05),诊断特异度比较,CT与磁共振成像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CT与磁共振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效果比较[n(%)]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影像特征:灰白质分界不清、豆状核轮廓模糊、脑沟及脑裂变窄、皮质及岛带低密度影、大血管闭塞后密度增加。磁共振成像特征:病灶DWI表现为弥散受限的高信号表达,ADC值低信号。
脑卒中是我国临床高发病、常见病,多数发生于老年人,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因,包括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狭窄、堵塞导致,患者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出现缺血性、缺氧坏死,危害较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与治疗时机有很大关系,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的鉴别诊断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常用的包括CT与磁共振成像,两者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势和不足,在脑卒中诊断准确性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临床诊疗条件、技术水平、病情等综合情况,合理选择影像学诊断方式。
CT是临床普遍使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密度差异得到清晰图像,可识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管狭窄、堵塞情况。但是由于CT扫描密度的分辨率低,患者在发病初期脑组织病变轻微,因此难以获得良好的图像,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耽误患者脑卒中治疗,错过最佳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另外,如果病灶位置在大脑底部或者颅窝处,受到颅脑骨骼等组织的遮挡和干扰,比较难以发现病灶。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比CT更高的分辨率与图像质量,尤其是对患者进行DWI检查时,因为颅脑缺血所致的神经元与胶质细胞敏感性非常高,通过弥散系数ADC可以对分水子的微观运动进行表达,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病变进行识别。患者发病初期,脑细胞膜ATP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水分会通过细胞外间隙进入细胞,形成水、钠潴留,引起细胞性水肿,ADC值发生显著降低。另外,磁共振成像软组织分辨率、空间及时间分辨率都比较高,并且没有电离辐射,可对颅脑血流及脑功能代谢进行清晰表达,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图像参考。但是,与CT相比较,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费用更高,并且也存在漏诊、误诊,因此联合使用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郭富强研究指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使用CT、磁共振成像的前提要素是病情、症状、体征,因为很多病例脑卒中症状特别明显,并且CT影像学特征十分清晰,就无须进行磁共振成像复查和确定。对于部分脑卒中CT影像学特征模糊的病例,为了确诊可以考虑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病情进一步明确。
本次研究中,综合检查后对80例患者进行确诊,诊断结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54例、其他颅脑损伤疾病26例。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性53例、阴性27例,其中诊断准确75例、2例误诊、3例漏诊。CT检查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性48例、阴性32例,其中诊断准确66例、4例误诊、10例漏诊。CT与磁共振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效果比较,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灵敏度明显高于CT,诊断特异度比较,CT与磁共振成像效果相当,说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应用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比CT好,可以更加准确地检出疾病并确诊,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磁共振成像效果好于CT,诊断准确率与诊断灵敏度更高,疾病检出更加容易,可为医生确诊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参考,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