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香砂平胃散加减联合热奄包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4-05-15

文/孙宁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冬春季易发病较多,可引发腹痛、腹胀、食少食欲缺乏等症状,易与常见急腹症误诊,需进一步提升其防控水平。西医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以抗感染、抗炎、止痛等措施为主,但是治疗效果不佳,且病程较长,需积极提升其诊疗效果。中医对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历史深远,治疗方式较为丰富,其中方剂、熨烫疗法等中医治疗手段应用较多,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香砂平胃散、热奄包是中医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常用疗法,但是两者联用的效果尚不明确。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对比分析了香砂平胃散加减联合热奄包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热奄包组(41例)和平胃散组(41例)。平胃散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7.48±2.38)岁,病程1~5d、平均病程(3.65±1.19)d。热奄包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7.57±2.26)岁,病程1~5d、平均病程(3.73±1.23)d。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资料完整;近1周内未使用相关治疗药物;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有胃肠道实质性疾病者;先天畸形患儿;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治疗依从性较差者;药物使用禁忌者。

1.3 方法

平胃散组患儿采用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香附、木香、苍术、厚朴、神曲、白芍、枳壳、黄芩、延胡索、赤芍、夏枯草,各10 g;陈皮6g;砂仁、甘草,各3g;痰湿郁热者,加茵陈、玄参各10g;腹胀甚者,姜厚朴加至15g;若嗳气明显,加旋复花、生姜各5g; 脘痞纳呆者,加茯苓15g、藿香15g、炒稻芽10g、神曲10g;恶心呕吐者,加藿香15g、姜半夏5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持续治疗6d;治疗期间忌生冷油腻,避风寒。同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调节电解质、益生菌等对症治疗。

热奄包组在平胃散组基础上增加中药热奄包治疗。方剂组成为:粗盐20g、艾绒10g、苏叶10g、 木香10g 、元胡15g、吴茱萸15g、小茴香10g, 打碎装入无纺布药袋中,外用时注入10ml醋、10ml水,微波炉加热2min;患儿仰卧位,腹部放置两层毛巾,然后将预热好的中药热奄包(50℃~70℃)放置于毛巾上;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询问患儿有无疼痛等症状,避免出现烫伤;药包温度低于45℃后,再次微波加温1min,保持适宜的温度,每次热敷30 min , 2次/d,治疗持续6d。

1.4 观察指标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规定,评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证候。其中,主证包括腹痛,兼证包括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脘痞纳呆、大便稀溏/不畅、舌淡胖/白腻等。每个证候评分0~4分,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统计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患儿治疗前后进行腹部彩超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是否存在肿大情况,并观察患儿腹痛、腹胀症状,参照《褚福棠实用儿科学》评估临床疗效:临床控制,治疗后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达到正常水平,腹痛、腹胀、嗳气等症状完全消退。显效,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显著改善,症状改善、部分症状消退;有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样本数×100.00%。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患者腹痛症状,评分0~10分,统计两组治疗前、治疗2d后、4d后和6d评分变化。

监测两组患儿用药后是否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热奄包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平胃散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热奄包组总有效率(97.56%,40/41),显著高于平胃散组(80.49%,33/4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腹痛程度VAS监测对比

热奄包组治疗2d后、4d后和6d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平胃散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腹痛程度VAS监测对比(±s)

2.4 两组不良反应监测比较

热奄包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6/41)与平胃散组(12.20%,5/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感染因素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致病的重要原因,其病原体主要为细菌、病毒感染,该病与上呼吸道感染存在密切联系,多数患儿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史。肠系膜是胃肠道淋巴网及淋巴管的聚集区,分布着大量淋巴结,是防控感染的主要防御系统,承担了清除细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的重要作用。但是,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发生后,淋巴细胞无法有效吞噬、杀灭、清除细菌、病毒及代谢产物,可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炎,因而西医治疗该病以抗感染、抗炎为主,但是药物毒副作用较多,且疗效欠佳,因而需探索更为高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在儿科腹痛的研究历史深远,将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归为“腹痛、癖积”等范畴;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脾胃功能较弱,饮食内伤或(和)外感寒邪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脾阳不振,内生湿盛,阻滞中焦,气机不畅,脏腑失养,脉络瘀阻,进而易引发腹痛,治疗应以健脾利湿、行气消积为主。香砂平胃散是治疗“腹痛、癖积”的常用方剂,其出自《济阳纲目》(明·武之望),主治食积肋满、胀、痛,在胸胁脘腹疼痛治疗中应用较多。香砂平胃散方中香附可疏肝、理气;木香具有顺气、行气、止痛、导滞之效; 延胡索可理气活血、散瘀止痛;砂仁可醒脾行气、温中化积;陈皮可理气健脾;厚朴、苍术可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神曲可消食和胃; 白芍具有柔肝止痛之效;枳壳可理气消积、宽胸下气;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燥湿、理气行气、消积散结、活血止痛之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较为对症,但是临床疗效有待提升。中医熨烫疗法是治疗中焦之病的常用疗法,研究历史悠久,具有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热奄包是中医熨烫疗法的代表类型之一,将药物用布包热敷脐部,通过热力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腹壁肌薄、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渗透,皮肤直接吸收药物,不受胃肠道消化液、肝脏代谢等因素影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治疗相关文献报道显示,香砂平胃散加减联合热奄包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与单纯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相比,各主症、兼症评分进一步减少0.3~1.9分,而中医证候积分可进一步减少1~8分,疗效可靠。本次研究也发现,热奄包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0.97±0.45、0.86±0.34、0.73±0.67、0.86±0.25、0.62±0.21、0.76±0.43、0.68±0.29)及总积分(6.76±1.56分)均显著低于平胃散组(1.52±0.12、1.39±0.62、1.28±0.46、1.39±0.75、1.41±0.45、1.45±0.31、1.42±0.38、10.69±1.83分)(P<0.05),可知香砂平胃散加减联合热奄包的中医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进一步分析患者西医疗效也发现,热奄包组总有效率(97.56%,40/41)显著高于平胃散组(80.49%,33/41)(P<0.05),可知香砂平胃散加减联合热奄包可促进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消退,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较为理想。本院在热奄包中使用了艾绒、苏叶、木香、元胡、吴茱萸、小茴香等药物,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和胃、活血散结之效,利用粗盐加热的温热作用,促进药物活性成分渗透吸收,因而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热奄包组治疗2d后、4d后和6d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平胃散组,提示联合热奄包治疗患儿腹痛改善速度更快,止痛效果较好。儿童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危群体,需提升其用药安全性,但是本次研究发现热奄包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6/41)与平胃散组(12.20%,5/41)基本一致(P<0.05),可知联合热奄包治疗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临床用药安全可靠,可应用于患儿临床治疗中。

综上所述,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基础上,联合热奄包治疗,可迅速减轻患儿腹痛程度,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中西医疗效均较好,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安全可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