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时间:2024-05-15

文 李池(西充县人民医院)

导读

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按照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部位分为两种,一种是小腿深静脉血栓,一种是近端深静脉血栓。当患者在髋骨骨折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时,若未及时采取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情况,严重时出现残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因此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才能有效提高骨科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想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通过了解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办法。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血液应激性高凝状态:患者在接受手术时,由于手术带来的刺激,会激活某些凝血因子。在手术过程中,若应用大剂量的脱水和利尿剂,可能会导致血液浓缩,从而使血细胞的数量增加。患者疾病本身带来的影响也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促使血小板凝聚功能增强,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增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下肢静脉的血流与正常的静脉瓣功能有一定联系,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这时患者的肌肉属于全麻状态。在手术之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此肢体活动量较少,会使肌肉收缩力降低,从而导致静脉瓣功能减弱,容易发生下肢静脉回流不畅。

静脉壁受到伤害:患者手术治疗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从而促使胶原和基底膜暴露,使血小板聚集,从而引发血栓。

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策略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思想教育。通过对医护人员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在手术之前,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使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同时也应将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护理的重点告知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预防意识,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病信心。

患者自身运动。患者在手术之后,若病情稳定,可以适当地进行锻炼,能够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患者也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肢肌群收缩练习,既能预防肌肉萎缩,也能促进血液回流。医护人员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在对患者护理时,应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和咳嗽动作,抬高患肢。在对患者输液时,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避免在患肢穿刺,由此才能有效预防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加强对患者的术后护理。患者在手术之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当发现患者出现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护理人员也应观察患者患肢的疼痛时间,并准确记录。引导患者抬高患肢,不要在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膝关节过度屈伸而影响静脉回流。

术后预防用药。患者在手术前后需要长期卧床,若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血管扭曲,也有可能会导致血液回流缓慢,从而诱发血栓。对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时,应选用抗凝药物,在手术前后指导患者应用,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中医临床研究发现,益气活血的中药能够预防和控制血栓的形成。由此可以看出,术后预防性的用药能够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也能有效提高骨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无论应用中药还是西药,都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药物、控制药量,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保证患者的用药效果。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创伤或骨折手术之后,患者会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是骨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患者身体残疾,因此在骨科手术后,应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才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通过引导患者了解疾病知识,使患者重视术后并发症,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开展功能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