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概述

时间:2024-05-15

● 焦立红 杨龙飞 李昌 王广伟 吴海明

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概述

● 焦立红 杨龙飞 李昌 王广伟 吴海明

文章通过对四种主流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进行简介,将其应用到急慢性疾病的药物经济性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疾病的转归不同,进而选择合适的方法。

药物经济学;成本-效用分析;生命质量修正年数

1 药物经济学概述

药物经济学就是在治疗疾病的基础上将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因为医疗资源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所以说药物经济学无论是对国家医疗资金投入的合理分配还是对患者个人医疗费用的支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1]

目前,关于药物经济学的文章中使用的方法过于千篇一律,主要是利用了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中的成本-效果分析。虽然药物经济学的相关指南中提到了4种以上的评价方法,但是大部分作者还是钟情于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作者对于4种方法的适用性和方法的灵活多变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还不是很熟练。[1]而此篇研究旨在将药物经济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进行介绍,以供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参考。加入的因素多种多样。

2 药物经济的评价方法

在确定对比的药物或者疗法之后,利用对患者的疗效,包括:(1)治愈;(2)好转;(3)无效。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关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SPSS),分析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药物经济学主流的评价方法有四种。

2.1 成本-效益分析

比较单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之间或其他干预所耗费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值(效益)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成本和效益均用货币来表示。[2]

2.2 成本-效果分析

主要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分析比值)表示。[2]

2.3 成本-效用分析

生命质量修正年数(QALYs)作为效用单位,这个方法是基于患者的生命质量。在QALYs这个指标中,其本质是由相关的调查表或者说是评分标准组成的。[2][3]

2.4 最小成本分析

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应用范围较局限。[2]

以上四方法中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病人住院的花费。间接成本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用,误工费,看护费,护工或者家人的看护费以及生活费用,治疗药物副作用的费用等。

3 如何利用四种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

从以上四种方法的简介中可以看出,四种方法各有侧重,并没有高低优差之分,只是需要的条件不同。究竟要选择哪种或者哪几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关键是研究者的目的或者想要达到的效果如何。所以就一些常见的疾病对四种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3.1 通过急慢性病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人类疾病可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急性病,例如,感冒、发烧、急性肠胃炎、伤口愈合等。患者在经过某些药物治疗一段时间之后,会有痊愈、好转、无效这三个大方面的结果。有些是容易被治愈而且对于人类危害较低的,比如感冒,发烧等。那么这些疾病相关药物的经济学研究可以使用成本-效益分析和最小成本分析。如果是急性脑血栓,心绞痛急性发作类的急性病应主要考虑药物的有效性,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4]

在慢性病当中,有些疾病只需用药控制,并无明显症状,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利用相关药物控制相关指标后(血压和血糖),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基本不会受到疾病的影响。那么此类患者用药应该以成本-效益分析和最小成本分析为主要方法。如果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慢性病,例如慢性胃炎,脑梗塞后遗症等,此类疾病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有所下降。那么QALYs(生命质量调整年)这个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在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是一个双向选择和个体化治疗过程,如果将QALYs指标运用得当,就可以将不同的诊疗方案种药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展露出来。[4]

3.2 有效率在药物经济学方法中的应用

在很多的药物经济学文章中进行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分析时会用到有效率这个指标。但是,患者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有效率的判定持续性会缺失。

如此会有两个问题的出现,首先,痊愈、显效和好转的临床意义是不同的,如果都作为有效性来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就会降低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对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进行分情况讨论。(1)若是对急性病用药进行分析,例如感冒、发烧的治疗。若以一个周期(14d)为评价方案,就会出现漏洞,因为在一个周期内的治疗,患者疾病痊愈、显效和好转的天数不同,而如果都是以14d作为评价基数,那么结果的有效性就会有所下降。所以,应以患者疾病的痊愈、显效和好转的天数作为节点进行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分析,引入QALDs(生命质量调整天数)去进行成本-效用分析。(2)若是对慢性疾病的讨论,无法对于药物本身的延展性做出评价,例如,药物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结果可以用相关的评分标准进行测评,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患者所患脑梗塞疾病的程度也会有所变化,重度可以向中轻度转化,中度和轻度也会向重中度转化。

疾病的转化程度计算可以使用矩阵的研究方法,其实矩阵的研究方法与马尔科夫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矩阵研究又是马尔科夫模型的简化,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接受和掌握。

4 综合分析

经过对四种药物经济学方法和一些疾病研究选择的分析之后,似乎经过成本-效用分析得出的结果更加客观。因为该指标是以患者在治疗期间自身的满意程度为评价标准,很大程度反映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原则。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中医院)

[1]吴久鸿,刘国恩.药物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1):1-3.

[2]陈洁.药物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杨樟卫,张钧.成本-效用分析方法与应用[J].中国药房,1998,9(2):54-56.

[4]吴晶,孙利华,刘国恩,等.中国药物经济学学科发展现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6):7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