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杨再稳
脑卒中康复期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杨再稳
目的:主要探究脑卒中康复期情绪障碍的主要因素,以及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疗效情况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地抽取我院半年内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分别对着60例患者的卒中类型、病灶位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症状自评量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以及焦虑自评表进行统计和评价,对这60名患者中有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在这60名患者之中,情感障碍的总共有34例,中度抑郁的有14例,中度焦虑有33例。对这些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以及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情感障碍有了明显的缓解。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以及抑郁的状况,如果对这些患者进行积极地心理干预治疗,能显著地减轻患者的症状,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脑卒中;病灶;康复期;情绪障碍;心理干预
脑卒中在临床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它通常有着极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具相关数据表明,脑卒中已经成为了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脑卒中疾病的不断发展,脑卒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并发症,并且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每年都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障碍也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表现,这种负面情绪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以及患者家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治疗质量。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情绪障碍的发病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尚不明晰。因此,本文将以心理干预作为切入点,结合临床症状,探讨脑卒中疾病康复期的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干预对于脑卒中治疗的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为了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度以及可靠性,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地抽取我院半年以来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这60例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5∶4,年龄区间为36岁至62岁,这些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度的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且这60名患者没有其他遗传病和并发症,他们在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上面没有统计学差异[1]。
1.2 方法
对于这60例脑卒中患者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焦虑自评表进行评分和裁定,相关医师根据经验和表上的结果对患者做出抑郁和焦虑的临床评定,划分出焦虑症患者和抑郁症患者。
1.3 评价标准
对于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大于7分的是轻度抑郁,大于等于17分的为中度抑郁,大于等于24分的为重度抑郁。对于有轻度抑郁和有轻度焦虑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每周进行一次,对于有重度、中度抑郁以及焦虑患者除了进行每周一次的心理干预治疗外,还加入了药物辅助治疗,统计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得出结论。
1.4 统计学处理
对于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归纳,对于初步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组与组之间采用t分布,当P值小于0.05时即可判定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统计结果以及医师诊断我们可以发现,在这60例患者中,情感障碍总共发生了34例,其中轻度、中度抑郁症有14例,中度焦虑症有33例。此外,在卒中后情感发生率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左侧大脑的焦虑感和抑郁度都明显高于右侧大脑,并且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等症状在左右侧大脑之间没有差异。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 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率的比较
表2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评分表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脑卒中康复期的情绪障碍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脑卒中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以及致死致残率,甚至在老年人群中也有蔓延的趋势,所以,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会产生较大的负面情绪,焦虑和抑郁是这种病症的常见类型,一旦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心理[2],那么将对患者的后续治疗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有一部分患者甚至会丧失治疗疾病的信心,最终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此次实验中,发生情感障碍的患者总共有34例,占总数的57%,这些患者中,轻度、中度抑郁障碍有14例,占比42%,轻度、中度焦虑障碍有33例,占比高达96.89%。从整体上看,情感障碍一般的临床及心理表现有抑郁、紧张、肢体僵硬、敏感多疑、焦虑等症状,而且在实验探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无论是焦虑症状还是抑郁症状与病理发生变化的大脑部位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但是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差异,一般来说,左侧的损伤更容易造成抑郁和焦虑感,其次,在此次实验讨论中,脑出血的相关抑郁指数要高于脑梗死组,这是因为脑出血患者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证明,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提升作用,对于患者的依从性以及配合度都有着明显的效果。由于脑卒中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再加上有着极高的致残率,所以一旦患上这种病,患者往往会比较消极,会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更有甚者会产生轻生的现象,同时也给患者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3]。其实,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脑卒中疾病的死亡率基本可以控制,只是这种致残率依然还普遍存在与患者之中,但是,如果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一定量的康复治疗训练,这种疾病的康复率还是很大的,在康复治疗过程,医护人员首先应该做到的是调整患者的心态,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对于病房要进行定期消毒,可以每天定时在病房中播放一些温柔轻快的轻音乐,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以及焦虑感,医护人员一定要客观的向患者介绍病情,让患者明白脑卒中病症是可以通过后期的康复治疗进行恢复的,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要时时刻刻关注每一位病人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他们有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出现,一定要及时疏导他们的这种不良心理。此外,除了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外,也可以对患者尝试团队心理辅导,团队心理辅导可以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让患者与患者至今分享治疗的心得与体会,与此同时,团队心理辅导的费用要低于个体心理辅导,这样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这种团队心理疗法可以让患者们打开心扉,交流病情,对于患者负面情绪的控制有着非常积极的疗效[4],同时,团队心理治疗也可以形成患者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风气,共享治疗信息,对于脑卒中疾病的控制以及康复训练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后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医护人员一定要注意患者的情绪障碍,及时排解患者这种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配合度,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在最快速度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1]廖晶晶,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抑郁及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0):24-25.
[2]祁丽丽,胡亚妮,来海鸥等,脑卒中康复期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761-762.
[3]黄刚,脑卒中康复患者心理治疗的临床初探[J],中国病案,2014,(15):65-67.
[4]王国芳,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治疗[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72-7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