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医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时间:2024-05-15

●刘鹏园 陈秀秀

诊断技术

医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刘鹏园 陈秀秀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儿科门诊处方共计2902张,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结果:2902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184张,占总处方的比例为6.34%,其中适应症不适宜及用量不适宜的不合理处方比例较高,分别占不合理处方的比例为32.61%及43.48%。结论:本院儿科门诊处方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抗生素应用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抗生素使用率偏高、用药起点偏高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等问题上,要求在儿科用药方面需依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并结合儿童不同时期生理特点制定给药方案,确保儿科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儿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分析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肝肾功能不成熟,中枢神经系统、酶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与成人不尽相同,较成人更易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儿科合理用药问题已成为目前临床用药的重点关注问题。为了解本院儿科合理用药情况,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儿科门诊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适宜性进行研究和评价,从而发现已经存在或潜在的不合理、用药不安全等问题,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儿科门诊处方共计2902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相关指南、药品说明书,结合临床药理学知识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并对处方合理性进行归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抽取的2902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84张,占抽取处方总数的6.34%。

表1 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统计表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

如一些非感染性疾病如一般性腹泻、感冒发热的患儿首先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这种现象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即是迫于家长为孩子快速治愈疾病的迫切心情,医生在未明确病原体的情况下,盲目使用大量抗菌药物。据文献报道[1],小儿感染性腹泻感染病原有63%为肠产毒性杆菌和轮状病毒,盲目应用抗菌药物不但不能缩短病程及减轻症状,而且长期应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甚至加重腹泻并且易导致二重感染和增加耐药性;对于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90%以上是病毒感染,仅少数是细菌感染或者继发于病毒感染的细菌感染。腹泻及上呼吸道感染盲目应用抗菌药物可能是造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适应症不适宜

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或者头孢克肟。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多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所致,少数为细菌感染或者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性细菌感染,在无细菌感染症状时,经验性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2]。

3.3 用法、用量不适宜

如支气管肺炎、4岁患儿,医嘱为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1.0g静点QD。对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杀菌范围主要依赖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此类抗生素无抗菌后效应(PAE),其抗菌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将每次剂量增大,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1次,这样可以避免因药物浓度达不到抗菌效果而产生耐药性。给予患儿日一次给药,给药频次偏低,这会造成血药浓度MIC时间不足而导致疗效降低[3]而使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3.4 给药途径不适宜

静脉给药处方比例高。由于静脉给药后药物之间的作用相对强烈和难以逆转,同时又受到载体溶度、药物的稀释浓度、给药速度、给药容器、药物配伍等因素影响[4],以及在临床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污染严重[5],可引起静脉炎、过敏、肉芽肿等,另外还可引起局部疼痛、肿块、硬结、感染机会增加等,龚小明[6]研究发现,静脉给药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占93.97%。因此,对于儿童来说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以减少注射给药对患儿带来的不良刺激。

3.5 其他用药不适宜。

如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支原体肺炎、5岁患儿,医嘱为注射用硫酸阿奇霉素0.17gQD应用5日后继续给予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0.17gBID4日治疗。阿奇霉素血清和组织半衰期长(24~96h),且在组织内浓度可达血清浓度的10~100倍。同时阿奇霉素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PAE),无论是在高于或低于MIC时均能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菌的调理吞噬作用。因此,给予阿奇霉素1疗程后,阿奇霉素在组织中仍然可发挥抗菌作用较长时间,该患儿在应用阿奇霉素1疗程后继续给予红霉素抗菌治疗显然是不适宜的,一方面,体内组织中阿奇霉素的浓度仍然可以起到抗菌作用,没有必要此时继续加入红霉素抗菌治疗;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体内大环内脂类药物浓度过高,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用药问题中抗菌药物问题是儿科用药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求医师应遵循尽量避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给药方案,限制高起点、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7],剂量根据患儿身体发育阶段而定,频次应考虑到药物本身代谢特点并结合患儿本身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给予;此外,儿科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针对性用药,根据儿童药动学及药效学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尽量用少而精的药物,实现个体化给药,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且最经济的对药物进行利用,确保儿科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性。

(作者单位: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药剂科)

[1]李先林,王静牟,美娜.儿科用药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231-233.

[2]成美.我院门急诊处方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0,23(4):641-643.

[3]戴自英,刘裕昆,汪复.实用抗菌药物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3,591.

[4]赵汉臣,曲国君,王希海.注射药物应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5]李立安.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2):267.

[6]龚小明.390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2):118-120.

[7]侯鹏鹏,孙建勋,李红伟.1017张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410-4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