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4-05-15

●赵广晖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赵广晖

目的:观察分析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分配方式选用随机分配法,前者采用拜阿司匹林药物,后者采用阿替普酶药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到,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较高,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过程满意度也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普及。

阿替普酶;拜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效果对比

急性脑梗死疾病具有临床较高的病亡率,且病情发展快速,在发病后若不能急于患者妥善、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病亡或病残[1]。造成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脑部出现血栓,堵住了脑动脉血管。本次研究分析阿替普酶药物与拜阿司匹林药物的效果,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某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参与治疗研究,在研究前需要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本次将所选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分有8例,女性患者分有7例,患者中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40岁,平均患病年龄为(52±3.5)岁,其中患者的发病时间小于3h的有8例,发病时间在3~6h之间的有7例。在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分有9例,女性患者分有6例,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42岁,平均患病年龄为(53±3.9)岁,其中患者的发病时间小于3h的有8例,发病时间在3~6h之间的有7例。在所选患者中已经排除患有其他肝肾严重疾病患者,避免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30例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等基本资料中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15例)患者实施拜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治疗方式为口服拜阿司匹林药物,要求患者每天服用一次,每次剂量为300mg,坚持治疗7d,观察治疗效果。

1.2.2 实验组方法

实验组(15例)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治疗法∶治疗方式采用静脉推注与静脉滴注联合治疗法,剂量为0.9mg/kg,在首次静脉推注时,只推注总剂量的10%,剩余90%剂量在推注过后60min内给予静脉滴注治疗方法。治疗24h后,对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确保患者颅内无出血症状,坚持治疗7d,观察治疗效果。

1.3 治疗评判标准

1.3.1 治疗效果评判

治疗显效标准∶在治疗后,经过CT检查发现患者没有出现颅内出血症状,恢复良好,没有留下后遗症,不影响正常生活。治疗有效标准∶治疗后,经过CT检查没有发现颅内出血,但行动较为缓慢,有轻微后遗症,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治疗无效标准∶治疗后,患者出现颅内出血症状或者出现偏瘫、全瘫等不良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治疗效果=显效+有效。

1.3.2 治疗满意度评判

对患者是否满意治疗过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满分100分,对患者进行调查。对于一些视力有障碍、文化程度不高等无法自行完成问卷调查内容的患者,医生可以辅助完成问卷。评判标准∶当问卷调查分数大于80分时,治疗满意度为满意;当问卷调查分数在60~80分之间时,

治疗满意度为一般满意;当问卷调查分数低于60分时,治疗满意度为不满意。治疗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的分析与研究,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及资料进行整理,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结果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的出以下结果数据∶对照组(15例)急性脑梗死疾病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判为显效,有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判为有效,有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判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3.3%;实验组(15例)急性脑梗死疾病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判为显效,有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判为有效,有1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判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根据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可得,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过程满意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得到以下数据∶对照组(15例)患者中,满意患者4例,一般满意患者6例,不满意患者5例,治疗满意度为66.7%;实验组(15例)患者中,满意患者7例,一般满意患者7例,不满意患者1例,治疗满意度为93.3%。根据治疗满意度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治疗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关键在于将患者脑组织缺血的血流供给恢复,对堵塞的脑血管进行疏导,对缺血区域的血流循环进行重建。阿替普酶属于第二代溶栓药物的一种,糖蛋白为该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3]。在采用该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糖蛋白残基能够和纤维蛋白进行有效结合,并且将酶原向酶进行转化,最终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采用阿替普酶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该药物能够和纤维蛋白进行作用,最终达到有效溶栓的效果。

本次研究发现,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法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过程满意度均显著高于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因此,当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疾病时,应当优先给予阿替普酶治疗法,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莒南县人民医院)

[1]梁华峰,王宏,张云霞,刘春红,余鹃.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当代医学,2011,16(18):144-145.

[2]史宝和,陈晓虹,李成洋,阿拉坦.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0(21):635-636.

[3]崔悦,王永强.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02(14):182-18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