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15

●吴芳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吴芳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用于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为疾病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从病例库调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有80例收录的确诊感染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进行讨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法,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法,于1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的感染程度,统计对感染患者控制的成效。结果:结合2种感染控制方法,1个月后按照轻度、中度、重度等3个标准,统计2组患者感染变化,具体情况:对照组,轻度感染12例,中度感染19例、重度感染9例;观察组,轻度感染28例,中度感染10例,重度感染2例,两组感染控制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医院疾病防控阶段,选用微生物进行感染检验,可提高后期治疗的针对性,消除潜在因素对疾病控制产生的不利影响。

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应用;效果

“感染”住院治疗期间常见问题,既可以增加患者病况,延长治疗周期,也对患者心理负担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医疗费用投入。因此,严格控制院内感染是治疗阶段不可缺少的,也是保持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关键。当前,微生物检验是消除潜在感染风险的有效方式,结合检验报告可从传染源、传播路径、易感染对象等方面控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本次结合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录的80例患者资料,对其微生物检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包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病例库调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80例我院收录的确诊感染患者资料,年龄范围22-62岁,平均年龄40±2.7岁。其中,男46例,平均年龄43±1.8岁,女34例,平均年龄37±2.2岁。住院时间5-20d,平均住院时间9±2.5d。按照是否手术治疗住院,本次手术55例,非手术治疗25例。

1.2 方法

(1)分组。采用分组法进行讨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法,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法,于1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的感染程度,统计对感染患者控制的成效。本次2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2)检验。①对照组:选用常规检验方式进行感染控制,按照检验标准执行操作,使用药物完成抗感染治疗处理。②观察组:除了对照组方法外,采用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治疗控制;检定细菌感染情况,对此要求进行检测,包括:阴性葡萄球菌、尿肠球菌;结合细菌学理论,对细菌感染源执行监测处理,安排人员进行院内消毒,起到预防与控制感染的作用;同时,对医疗器械、室内污染等实施监测;执行正常菌群的监测与分析工作。

1.3 指标

详细观察80例患者的感染情况,按照卫生部门编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80例患者进行评估、诊断等,按照轻度、中度、重度等标准划分,提出切实可行的感染控制方案。

1.4 统计学

本次选用SPSS19.0,对数据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统计2组患者感染控制效果,按照%进行编写,以P<0.05为差异性显著。

2 结果

结合2种感染控制方法,1个月后按照轻度、中度、重度等3个标准,统计2组患者感染变化,具体情况:对照组,轻度感染12例,中度感染19例、重度感染9例;观察组,轻度感染28例,中度感染10例,重度感染2例,两组感染控制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

表1 80例患者检验结果分组对比

3 讨论

3.1 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机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医院临床治疗疾病类别更加复杂化,各种感染性疾病处理成为医学研究重点。另一方面,医院感染率持续上升,增加了患者承担的风险隐患,容易诱发诸多潜在的并发症。尤其在医疗技术、设备、材料等革新趋势下,医院交叉感染风险系数更高,容易导致不同类型疾病突发。

3.2 微生物检验用于感染控制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由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临床干预,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全院反馈。院内感染控制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本次分组研究中,感染控制必要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细菌室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结合2种感染控制方法,1个月后按照轻度、中度、重度等3个标准,统计2组患者感染变化,具体情况:对照组,轻度感染12例,中度感染19例、重度感染9例;观察组,轻度感染28例,中度感染10例,重度感染2例,两组感染控制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2)环境卫生学监测。基于微生物检验结果指导下,掌握环境卫生地病害防控的作用,降低感染风险引起的病症危害,从而提高环境卫生监测的有效性。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内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抽样监测。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每1-3个月进行监测一次,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监控护师及科室监控护师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细菌室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科定期检查,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指标。(3)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科室感控护士负责采样,医院感染控制科进行抽查督导,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不要时做好记录。此外,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术室、供应室、ICU、产房、口腔科、检验科,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等监测,并及时上报,院感科每月按照医院感染质量检查考核标准检查监督,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4 结论

医院疾病防控阶段,选用微生物进行感染检验,可提高后期治疗的针对性,消除潜在因素对疾病控制产生的不利影响。考虑到住院环境的特殊性,各种因素诱发感染会引起异常病变,导致疾病治疗失去了预定效果。现代微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趋势下,微生物检验对感染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探究微生物检验用于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为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

(作者单位: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武华,陈静,杨秀莲.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4)

[2]梁玉金,何凤君.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20)

[3]张伟.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24)

[4]孙克.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华北国防医药.2010(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