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中的意义

时间:2024-05-15

●李登华

CT与核磁共振在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中的意义

●李登华

目的:探讨比较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及核磁共振诊断,并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确诊,观察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及确诊率。结果:两种诊断方式显示基底节区、脑干、丘脑是常见发病位置,核磁共振检出病灶48个,检出率为96%,CT检出率为36个,检出率为72%,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核磁共振均能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核磁共振检出率明显高于CT,清晰显示病变特点,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诊断的首选方法。

CT;核磁共振;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意义

腔隙性脑梗死是由小动脉硬化、持续性高血压等引起的常见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手段的不断发展,腔隙性脑梗死发现率呈现出上升趋势[1],CT及核磁共振是临床常用的影像诊断方式,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为对两种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进行观察,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组织学病理确诊并分别采用CT及核磁共振诊断,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70.62±3.17)岁,病程1天~18年,平均病程(6.35±3.24)年。合并症:高血压32例,糖尿病26例,冠心病22例,高脂血症16例,患者均在发病3~72小时内进行核磁共振及CT诊断,同时对患者空腹血糖、心电图、总胆固醇、颈动脉超声、血肌酐、甘油三酯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第三次会议分类草案》中关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慢性发病32例,急性发病18例,其中安静状态下发病39例,活动后发病11例,发病过程中主诉头晕36例,语言障碍主诉为22例,感觉障碍19例,不同程度肢体运动障碍14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

1.3 方法

本研究50例患者均行CT和MRI 检查。MRI检查选择头线圈,行常规颅脑MRI平扫,扫描序列:AXI T1WI、T2WI、T2 FLAIR、DWI;SAG T1 WI。扫描层厚5.0mm,间隔1.5mm。CT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扫描线与眦耳线平行,扫描范围自颅顶至枕骨大孔,扫描层厚5.0mm,扫描螺距1.375:1[2]。分析影像学治疗确定病变数量及部位。以DWI成高信号并随访观察形成软化灶的病灶为诊断标准。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及确诊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文所设计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本次研究中的相关计数资料采用n以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经核磁共振共检出48个病灶,检出率为96%,经CT检出36个病灶,检出率为72%,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核磁共振结果显示9个脑干病灶、10个基底节区病灶、8个丘脑病灶、6个顶叶病灶、5个额叶病灶、4个颞叶病灶、3个小脑病灶、3个枕叶病灶;CT诊断6个脑干病灶、10个基底节区病灶、7个丘脑病灶、5个顶叶病灶、3个额叶病灶、4个颞叶病灶、1个小脑病灶,两种检测结果中,脑干病灶、基底节区病灶及丘脑病灶检出数量明显多于其他部位病灶数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穿支小动脉闭塞所致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坏死[3]。腔隙直径较小,多为2~15mm,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多通过病理检查才可对腔隙性脑梗死病变的明确诊断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后患者脑组织出现坏死、缺血及液化,导致多个不同大小的脑软化灶形成,从而形成多个不规则腔隙,由于梗死血管的不同,患者表现的神经系统症状亦出现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失眠、头痛、健忘、头晕、动作失调、肢体麻木等,严重者可出现痴呆、失语、痴呆等,严重威胁老年患者身体健康,因此尽早明确诊断,找出病因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4]。腔隙性脑梗死是深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导致脑细胞水肿,继而发生液化坏死改变。CT平扫时,腔隙性脑梗死呈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较清,4周左右形成软化灶。然而,CT检查急性起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检出率不高,发病24小时内行CT检查可无阳性异常改变。研究表明,CT检查对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脑组织水肿改变不敏感,一般在发病24小时后病灶部位出现液化坏死时才能显示,并且由于CT扫描于后颅窝存在伪影,致其对对脑干和小脑半球的病灶显示欠佳,尤其当病灶较小时,显示不清[5]。

本次研究中,核磁共振共检出48个病灶,检出率高达96%,CT检出36个病灶,检出率高达72%,两种检测方式均显示基底节区、脑干、丘脑是常见发病位置,由此可见,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病灶,临床价值更高,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影像检查的首选方式。

综上所诉,我们认为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检出率高于CT,MRI对腔隙性脑梗死有较高诊断价值。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更具意义。

(作者单位:南昌市第三医院)

[1]崔思松.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老年疾病分册.1996,4(2):166-167.

[2]张雪林,陈贵孝.实用头颅CT诊断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9(12):194-195.

[3]郭岳霖,刘国瑞,郑文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4,19(6):395-397.

[4]张雪林.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0(3):182-184.

[5]顾克金,李相元,杨燕等.老年腔隙世脑梗死患者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4,14(3):255-25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