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药益气活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时间:2024-05-15

●王立颖 徐俊林 张春铭 叶萍 焦艳 陈超

中药益气活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王立颖 徐俊林 张春铭 叶萍 焦艳 陈超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明确诊断为CAG并中医明确气虚血瘀证,胃镜下免疫组化或13C呼气试验测幽门螺杆菌阴性,向患者交待病情后口服中药汤剂6个月,6个月后复查胃镜。结果:临床治剂愈8例(16.7%),显效21例(43.8%),有效16例(33.3%),无效3例(6.2%)。总有效率93.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中药汤剂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难治疗性疾病,病理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或功能减低),粘膜肌层增厚,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主,早在1978年WHO已经反CAG列为癌前病变,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定期监测为主,一旦癌变即进行手术治疗,但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抑制逆转腺体萎缩,甚至可以使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生逆转。笔者从事脾胃病工作10余年,细心拜读朱良春先生临床运用中药治疗脾胃病经验及临床用药经验集,并在临床中应用,现自拟中药汤剂以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为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临床症候总有效率93.5%,疗效较好,现将观察结果分享给同道。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96例病人均为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脾胃病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在36-68岁之间,平均(56.42±12.78)岁,病程平均(20.13±5.62)年,其中伴有中-重度肠化5例,轻度肠化12例,中度不典型增生4例,轻度不典型增生8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在41-72岁之间,平均(57.56±14.21)岁,病程平均(24.86±8.98)年,其中伴有中-重度肠化4例,轻度肠化15例,中度不典型增生6例,轻度不典型增生4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气虚血瘀型:胃脘部胀满,刺痛隐隐,食少纳呆,疲乏无力,嗳气时作,舌质淡红,或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细涩。

西医诊断标准:胃镜及病理明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或伴有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者,同时免疫组化或13C呼气试验测幽门螺杆菌阴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入院病例给予口服中药自拟中药汤剂:黄芪30g、白术20g、刺猬皮15g、莪术10g、枳壳10g、内金10g、徐长卿10g、凤凰衣10g,白花蛇舌草15g,威灵仙10g,水煎取汁300毫升,日一剂,早晚分服。

对照组:摩罗丹浓缩丸,8粒,日三次,口服(邯郸摩罗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疗程:6个月。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证候评分,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型中医证候分级表

2.2.2 胃镜下病理评分 治疗前后对患者胃镜下病理进行评分,3分: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重度肠化。2分:轻度不典型增生或中度肠化。1分:轻度肠化或粘膜腺体萎缩。0分:慢性浅表性炎。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率≥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70%≤证候积分减少率<95%;有效:中医证候有好转,30%≤证候积分减少率<70%;无效:中医证候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率<30%。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3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4%、95.3%,均高于对照组29.1%、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总疗效比较

4 讨论

随着内镜的普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率日益提高,有研究显示:本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增加,在50-54岁人群中CAG的发病率为4.8%,而70-74岁人群中发病率为8.7%,而在ACG人群中男性为女性的3-4倍,40岁以上占74.2%,而30岁以下仅占8.7%[2],本病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至质变的过程,目前认为本病沿着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这一模式演化。临床以胃脘部胀满反复发作,或刺痛隐隐,或胀满堵塞,嗳气时作,食少纳呆,疲乏无力等证,属中医“胃痞”、“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程较长,临床中发现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过食生冷、长期饮食不节制、饥饱失宜、情绪刺激等引起脾胃升降失和,日久脾胃气虚,无力转运血行,瘀血内阻于胃络而形成气虚血瘀之证,笔者在临床中自拟中药汤剂中以黄芪补五脏之虚,炒白术和中益气,强脾胃,进饮食,共同起到健脾益气,和胃消食之功,共为君药,刺猬皮、莪术为臣药,孟诜称:刺猥皮烧灰酒服治胃逆,又煮汁服止反胃,莪术有活血破瘀消食之功,因黄芪、白术得莪术、刺猬皮流通之性,补气不壅中,刺猬皮、莪术得黄芪、白术之气旺,攻破而不伤正,二者辅助君药以软坚散结消瘜肉,使病变弥散于无形;枳壳健脾开胃,调五脏,徐长卿味辛温,善于行气消胀,消食止痛,辅助君药以行气消痞,上四药共为臣药,白花蛇舌草解毒消炎止痛,威灵仙能宣通五脏,治心膈痰水久积,阻断或减缓胃粘膜变性或癌变,内金甘平,宽中健脾,消食磨胃,以助脾运,佐助君臣消癥瘕痞块;使用凤凰衣治溃疡不敛,起至以膜达膜之用,全方以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为主,补而不壅,攻而不峻,使脾气健,瘀滞除,胃气和,思饮食,病症除。

5 体会

本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临床中服药同时进行饮食及情绪调理,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每餐以8分饱为主,少食生冷及不易消化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部分病人,因从电视或书报了解本病易发生癌变,故终日惶惶,《素问 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情舒畅,使肝气条达,脾胃升降功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

[2]唐建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200例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

Objective: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for treating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Method:Clear diagnosis of CAG and clear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Det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or 13C breath test under endoscopy,To explain the disease patients after oral medicine decoction for 6 months,6 months after the review gastroscopy。Result:Clinical cure in 8 cases (16.7%), markedly effective in 21 cases (43.8%), effective in 16 cases (33.3%), ineffective in 3 cases (6.2%). Total effective rate 93.5%。Conclusion:TCM Deco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ymptoms, curative effect, worthy of promotio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Deco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