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老年睡眠障碍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时间:2024-05-15

文/陈颖

在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该病存在复杂的致病因素,同时由于长时间的睡眠障碍,会导致患者出现其他严重的病症,例如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药物是临床治疗睡眠障碍的主要方法,然而单一的药物治疗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2]。近年来,认知疗法逐渐在临床中应用开来,本文主要探究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运用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71.26±8.13)岁;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72.87±7.19)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运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开始时用药剂量为每天3mg,用药2周后将用药剂量调整为每天2mg,用药4周后将用药剂量调整为每天1mg,睡前1小时用药,用药时间为2个月。

除此之外,还给予观察组认知行为干预治疗:(1)教育性指导。心理问题、基础病史、脏器衰竭等相关因素和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发生密切相关。教育指导是将疾病的相关内容告知患者,使其对疾病具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睡眠效率,改善生活质量。(2)行为认知干预。通过行为认知疗法将患者不良的睡眠态度和睡眠信念纠正过来,使患者树立起正确的行为认知,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为主要目标,从而促进其行为认知能力有效提高。将睡眠卫生指导工作开展起来,通过指导患者的睡眠卫生,使其将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起来。(3)心理认知干预。患者缺乏对失眠的正确认识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因素。所以,需要按照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其实施心理认知干预,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促进其自我保护能力有效提高。(4)刺激控制疗法。如果没有睡意,告知患者不要过早的上床休息,不能强迫入眠,这样会使自身的心理负担加重,更加影响睡眠质量。上床20分钟以后如果依旧不能入睡,则需要离开卧室,如果机体活动受到限制,需要指导其进行被动肢体活动。这样可以对其睡眠进行适当的剥夺,有利于出现困意,加快入睡。嘱患者不能在床上进行相关活动,例如思考问题、进食等。(5)改变环境。将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提供给患者,床垫的软硬度合适,灯光柔和,被子透气性良好等。(6)睡眠限制疗法。如果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则可以缩短清醒的卧床时间,增加入睡驱动力,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情况,其中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生理功能、活力等六项内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定不良情绪;运用PSQI评分标准对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评定。

1.4 疗效评价标准

消除临床症状时为显效;明显改善症状时为有效;病情加重时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总有效率【n(%)】

2.2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生活质量(x±s,分)

2.3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本次研究治疗前,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60.48±5.68)分、(61.29±6.35)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60.52±6.01)分、(60.98±5.98)分,两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2.32±5.14)分、(41.15±5.02)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2.45±5.69)分、(51.85±5.62)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睡眠质量对比

本次研究观察组觉醒次数、入睡时间及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28±0.31)次、(0.25±0.24)h、(3.35±1.32)分,对照组觉醒次数、入睡时间及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3.66±1.80)次、(1.69±0.41)h、(6.48±1.41)分,观察组觉醒次数、入睡时间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对于睡眠障碍患者来说,通过对其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能够使其信念系统得到改善,可以将其自我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减轻失眠症状[4]。由于老年患者通常情况下会有皮肤疾病、慢性疼痛等多种基础疾病合并发生,对其睡眠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加上老年患者需要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利尿剂等多种药物治疗,所以较易出现睡眠障碍情况。因老年患者行动不太方便,日常活动较少,在安静状态下较易打瞌睡,所以会对其睡眠周期规律产生影响。不良的睡眠行为会打破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同时由于患者缺乏对睡眠卫生等相关知识的认识,患者的睡眠概念会出现偏差,进而加重睡眠障碍情况。在治疗期间需要将卧床时间适当减少,缩短非睡眠时间,按照睡眠效率合理的调整卧床时间,同时通过放松疗法改善睡眠环境,这样可以使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维持在良好状态[5]。

本文通过探究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运用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78%),(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SAS评分(42.32±5.14)分、SDS评分(41.15±5.02)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觉醒次数、入睡时间及睡眠质量评分均较低(P<0.05)。表明联合治疗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还可以提升其生活质量,减轻其不良情绪,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加快疾病恢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运用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同时可以减轻其不良情绪,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