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进展

时间:2024-05-15

文/黄朋珠

1 概述

心源性休克(英文简称“CS”)是急性心肌梗死(英文简称“AMI”)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并发症,也是一个关键的致死诱因。CS一般是因为各种因素造成的心肌大范围缺血,造成心肌组织受损,心泵功能受限,促使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量减少,造成机体终末器官功能受损的一个综合性疾病,存在较高的致死率,并且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带来极大影响。AMI合并CS是患病率约7.5%,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病率是12.3%。尽管有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机械循环辅助治疗,但AMI-CS患者住院死亡率仍高达40%~50%[1-2]。CS的定义是[3]:(1)无低血容量的基础上,SBP<90mmHg(1mmhg=001333kpa)持续超过30min,或 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才能维持收缩压>90mmHg;(2)在没有支持治疗的情况下心指数不大于1.8 L/(min.m),或基于支 持 治疗的情况下心指数不大于2.2 L/(min.m);(3)左室充盈压升高(肺毛细血管楔压>18mmHg);(4)有机体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如发绀、四肢发冷、皮肤潮湿、精神状态改变、持续性少尿等症状。

2 病因及病理生理学

2.1 病因

近80%的CS是由原发性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STEMI引起。并且,约有75%是因为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造成的,最常见的包括:室间隔穿孔、心脏破损、心包填塞等。其他病因有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代谢性疾病、心脏瓣膜病等。

2.2 病理生理学

开始时是由于心脏泵衰竭导致心脏输出量受损,心室内残余血量及充盈压增加,导致全身组织灌注减少。而这些持续血流动力学紊乱将导致多个器官缺血,乳酸累积增多,肝脏和静脉回流受阻,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3 AMI合并CS的护理进展

3.1 急救护理[4]

要求患者卧床休养,建立好静脉通路,密切监护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备好急救药品及急救器械。

3.2 体位护理

ASVMC患者伴有休克,体位需呈凹卧位、半卧位及坐位[5],必要时则需将两腿下垂,并做好相应的保暖措施,并给予患者高流量的吸氧,对患者有无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咳嗽、水肿等表现进行关注,并注重患者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则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3.3 心理护理

AMI合并CS的病死率非常高,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躁、恐慌等不良心态[6],所以,护理工作者需要督促患者针对性地宣泄不良情绪,并且在语言、行为等方面给予宽慰、激励、支持。定期邀请一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的病患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介绍自己的治疗历程与心得体会,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促使其自信心不断增强。并且,护理工作者要督促患者家属或朋友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持,鼓励其积极探视,给予患者情感上的照顾及支持。

3.4 健康宣教

AMI合并CS患者一般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并且其学历水平、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存在很大差异性,所以,一定要积极实施健康宣教[7]。通过视频、文字、案例介绍等多元化的手段向病患介绍AMI合并CS的发病原理、临床特点、治疗方案、注意要点、预后效果等,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并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日常饮食习惯,使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且使患者明白哪一种行为是对身心有利的,哪一种行为是对身心无利的。

3.5 症状护理

3.5.1 心率失常护理

对于ASVMC患者而言,心律失常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护理工作者必须要动态监测病患的心率、心律等指标,同时提前做好相应的急救药物、医疗设备等,一旦产生心律失常,则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给予其紧急抢救。

3.5.2 心力衰竭的护理

对于产生心力衰竭的ASVMC患者而言,护理人员需指导其呈半卧位或者坐位,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并且,对病患的血压、意识、呼吸、心率等指标给予严密监测,且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水肿、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咳嗽等状况,必要的时候,需给予无创呼吸机[8]。

3.6 用药指导

对于ASVMC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而言,其通常有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且用药种类较多,所以,护理工作者必须要对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给予严密监测,且严格遵循静注顺序等方面的要求,通过输液泵或者注射泵等给予规范用药,在医嘱的指导下科学调整药物剂量,防止出现药物外渗现象。

3.7 饮食指导

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管理,例如:进餐时间、用餐方式、每日用餐频率、进餐量与食物类型,是否有偏食或抽烟饮酒等习惯,饮食是否规律等。由于通过临床调查得出,AMI患者的不健康饮食行为非常普遍,与健康人群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饮食偏咸、有烟酒嗜好、喜爱猪油、肥肉等高脂饮食[9-10]。在进行营养护理前,需要利用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等项目检测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通常通过测量尿液、血液当中的代谢产物或营养素含量,比如血钙、血脂、血清蛋白等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之后将患者的体重、身高、皮褶厚度测量值与正常标准对比,并对患者的口腔、吞咽功能、牙齿排列、排便次数、胃肠道功能、心脏功能等给予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饮食计划[11]。在患者发病的2天-3天内,为了减轻其心脏负担,严禁摄入过量食物,需要限定在500-800kcal/d范围内,另外,食物总容量需要限定于1000-1500mL范围内。要求患者选择流质食物,例如:鱼汤、米汤、果蔬汁、蜂蜜水等。因为这一时期患者必须要静卧休息,因此进食应由他人协助。在患者病情好转后,每日摄入能力可提升至每日1000kcal-1500kcal,给予患者低脂半流质饮食,例如:适量的海鲜、家禽、果蔬、低脂奶、瘦肉等,保持患者胃肠道的畅通,嘱咐患者大便时切忌过分用力,否则可能加重病情。在3周-4周病情稳定后,患者活动能够逐步恢复,其饮食限制也能够逐步放松,但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必须严格控制,避免增加血液黏度、升高血脂。此阶段不用对患者饮食过分限制,否则可能增加其精神负担,导致营养不良。此外,研究发现,每日摄入的钠应低于4g,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而且不会引发副作用,而减少味精、食品添加剂、食盐等的使用量能够有效控制钠的摄入量[12]。因此提倡少食多餐,每日主食分为5餐-6餐,做到营养均衡、饮食清淡,避免过饱,且食物不宜过热或过冷,否则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律失常。

3.8 并发症预防干预[13-14]

动态监测病患的血压、心率等一系列指标变化,如果病患存在心律不齐等异常变化,必须要第一时间联系临床医生,同时要实施科学、有效地处理。对患者的呼吸道、口腔等进行定期清洁,如果患者有高烧、咳嗽等肺部感染等异常变化,必须要第一时间联系临床医生,同时按照医嘱要求规范用药。

3.9 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护理

3.9.1 术前准备

冠状动脉介入术有利于出现梗死的血管得到有效疏通,使患者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该手术并不了解,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手术的效果、目的、过程、相关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介入治疗具有痛苦轻、创伤小等优势,以此减轻病患的不良情绪,增强其依从性。给予患者碘过敏试验,口服0.8mg阿普唑仑和300mg阿司匹林,做好备皮等准备。

3.9.2 术中配合

行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其中桡动脉穿刺更具优势,例如:没有体位要求、能够尽早下床运动、出血量不多、术后护理简便、住院周期短、舒适性强等,不过,机体的桡动脉狭窄,所以,穿刺困难,操作技术要求严格[15]。第一时间配置抢救设备,例如:心电监护仪、心脏起搏器、抽痰设施、供氧设施;并提前配置所需要的抢救药物,例如:阿托品、地塞米松、吗啡等,还需要第一时间创建≥2条静脉通道。术中需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变化,注重患者主诉,对其心率、心律、血压等进行严密监测,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通过渐进松弛法、深呼吸法放松患者心情,使其更加配合手术。

3.9.3 术后护理

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及支架植入情况,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支持、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遵医嘱使用抗凝剂和补液治疗。由于介入治疗中使用了造影剂,因此在术后应要求患者多喝水,饮水量应在3000mL左右,降低造影剂导致的肾损伤程度[16]。并且,因为术中、术后等需要指导患者应用抗凝药物,所以,一定要动态监测患者的身体出血变化,加强穿刺位置的护理干预,需要提升患肢高度,防止在测量血压、采血等过程中导致患者的局部肿胀或出血等。全面监测患者的血运及足背动脉搏动等变化,桡动脉止血需要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降压放气,预防止血器的长期压迫造成病患手部肿胀、麻痹、感知性减弱等。

3.10 早期康复护理

当患者进入CCU1d之后,需要在康复小组编制的渐进性运动训练计划的指导下,对患者的每日锻炼情况及运动能力进行评估。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评估,理疗师需要对患者的肌力等进行评估,呼吸治疗师需要严密监测呼吸机的运行情况,并动态调整其参数,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开展监护活动,并对相关工作进行科学处置,同时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记录,康复训练及功能评价后的需要延续到患者离开CCU[17-19]。其操作流程包括:①对肢体进行按摩。当患者进入CCU进行急救之后,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按摩,2-3次/d,15min/次,根据肢体近端-远端-近端等顺序给予重复按摩与推拿。②加强肢体的被动训练。患者意识障碍或镇静中无自主运动,吸氧浓度<50%、呼气末正压<10c m H2O、升压药物停用24 h后血压平稳、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即可进行四肢被动活动。一般以被动屈伸训练为主,例如: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手指等部位的伸屈等被动活动,2-3次/d,15min/次(排除IABP管侧肢体。③第3步主动肢体训练。完成第2步康复锻炼以后,当患者逐渐恢复意识,能配合指令时,要求患者仰卧于床,提升臀部高度,拓展髋关节,改善肢体及躯干等痉挛状态,锻炼骨盆控制能力。④第4步卧位及坐位训练。经过前3步康复训练后,患者的吸氧浓度<40%、呼气末正压<7cmH2O、升压药物停用24 h后血压平稳且已拔出IABP置管,左室射血分数>40%方可实施康复活动。基于保障气管插管等安全、稳定等作用下,提升床头高度,确保其与床的夹角达到30°,于膝盖处铺一个软枕,预防其下滑,要求患者伸展脊椎,2-3次,10min/次,直至保持端坐位每次20~30min。⑤第5步呼吸功能及站立训练。当患者坐位无异常表现,逐渐过渡到撤离呼吸机,在呼吸治疗师的帮助下实施呼吸功能训练。当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坐位训练后生命体 征波动小于20%且无不适主诉,即可进行床边站立训练,时间由5min逐渐延长至30min。⑥第6步步行训练。当患者完成站立训练后生命体征平稳且无不适主诉,即可进行原地踏步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原地踏步逐渐训练至前行,能够选择助行器辅助法,该设备一般需要佩戴座椅,能够行走,也能够坐下,按照无疲劳感为限,逐渐过渡为独立前行,每天2次,时间由5min逐渐延长至30min。锻炼期间指导患者携带指脉氧监测仪,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变化,当氧饱和度<0.95和或脉搏超过安静时的20次/min以上,立即停止训练。前三步需要在康复理疗师、护理人员等支持下进行,后三步需要在呼吸治疗师、康复治疗师、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等共同支持下进行。所有步骤都需要严格遵循标准要求,只有在达标的前提下方可进行下一环节的康复锻炼,整个过程要确保病患的安全,预防滑倒等风险事件出现。一些调查者[20-21]指出在活动中必须要体现出个性化特点,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心理变化、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等,实施个性化的锻炼方案,并确定合适的运动量与训练模式等,做到循序渐进,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 小结

由于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在我国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的背景下,心血管疾病呈现出增多趋势,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任重而道远。护理人员应对狭隘的传统护理进行扩展,以创新、求实的态度改变护理模式,给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加速其康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