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周禄阳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肾病内科,四川 达州 635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自身动静脉内瘘因具有能够反复进行穿刺、使用时间长等优点而被选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能够为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充足的血液[1];但近年来,需要透析的高龄人群所占的比例较之前增大,另外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所致的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在建立较优越的血管通路上具有一定的困难,对后续动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内瘘血流量也有一定的影响[2]。而有研究[3]发现活血化瘀汤治疗能够减少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降低内瘘低血流量事件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就活血化瘀方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动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内瘘血流量的影响展开探讨,详情如下。
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47例。其中研究组中女18例,男29例;年龄46~73岁,平均(54.23±5.36)岁;病程2~5年,平均(2.41±0.87)年;根据病因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5例。参照组女19例,男28例;年龄47~75岁,平均(55.16±5.24)岁;病程1~5年,平均(2.53±0.80)年。参照组根据病因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9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肾功能滤过率低于15mL·min-1;②自愿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未合并其他慢性疾病;④未合并其心、肝、脑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⑤首次接受动静脉内瘘术。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恶性肿瘤、全身感染性疾病;②凝血功能异常、手术不耐受的患者;③存在意识障碍、痴呆等配合度低者;④不配合检查,中途退出者。
于所有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术前对患者表现出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压监测等常规术前准备;术后予患者抗凝治疗、内瘘切口处妥善护理、指导健瘘操锻炼等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予研究组患者活血化瘀方进行熏洗治疗,于患者切口拆线后第3d开始治疗。具体用药方法如下:红花、桃仁、牛膝、黄芪、当归各30g,川芎、没药、灵脂、甘草各10g;以上诸药,加入1000mL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后上火煎至500mL;保持温度在65℃左右,在切口处局部熏蒸15~20min后加入2000mL热水洗浴,保持温度在40℃左右洗浴10~15min,每日一次。观察患者内瘘成熟情况,待内瘘成熟后进行动静脉穿刺。
(1)临床疗效[4]:以患者穿刺后内瘘血流量及血管通路情况作为评定标准。显效:穿刺后未见出血、血肿等情况,无血管硬结,血液透析流量在220mL·min-1以上;有效:穿刺后可见少量出血、轻微血肿的情况,可见小的血管硬结,血液透析流量在200~220mL·min-1范围内;无效:内瘘出血次数较多,血管硬结未见消退,血液透析流量在200mL·min-1以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统计两组患者内瘘成熟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内瘘血流量。内瘘成熟标志[5]:①瘘血管扩张至6cm以上且距皮肤的深度低于6cm;②瘘血管的血流量在600mL·min-1以上;③能够摸到血管有明显的震颤,听到低钝杂音。
(3)内瘘皮肤瘢痕形成:1年内对两组患者发生在穿刺部位皮肤瘢痕的直径、厚度进行测量对比。
(4)并发症:比较两组内瘘狭窄、栓塞、血管硬化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研究组内瘘成熟所需时间低于参照组,内瘘皮肤瘢痕范围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首次穿刺成功率(100.00%)、内瘘血流量较参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85.11%)、内瘘血流量高,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内瘘成熟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内瘘血流量以及内瘘皮肤瘢痕范围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8%,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40%,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患者动脉与静脉连接,以便静脉更好的处理返回体内的血液量,有助于透析;但近年来老年慢性肾衰竭及糖尿病、高血压所致的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部分患者多数存在血管细、血管硬化、弹性差等较差的血管条件,对动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内瘘血流量造成不良的影响,使透析不够充分进而使毒素及其代谢产物不能彻底有效的清除,长期透析血流量不足还会导致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低透析血流量的状况,形成恶性循环。另外,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使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硬化,脆性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肾衰患者自身存在凝血、纤溶异常等,造成静脉闭塞都会对术后患者内瘘的成熟及穿刺产生影响[6]。
活血化瘀方主要由红花、桃仁、牛膝、黄芪、当归、川芎、没药、灵脂、甘草等中草药组成,具有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瘀散血的作用[7-8]。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中红花中的成分红花黄色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作用,能够很好地保护血管,且该成分具有较好的镇痛与抗炎作用,对于术后切口处的炎症反应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桃仁具有增加静脉血流量、舒张血管的作用,其提取物三油酸甘油酯能够起到抗凝血的作用;川芎中的成分川芎嗪能够使血小板表面活性得以明显降低,从而对血小板进行抑制,且能够使已经聚集的血小板发生解散,具有很好的抗血栓的效用;没药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的含油树脂部分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并且能够防止斑块形成[9-10]。本研究组所采用中药熏洗是将中药煮沸后使产生的蒸汽熏蒸患者局部,其中中药的有效成分可呈离子状态渗透进入体内,患者局部受热后,毛孔便会扩张,微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的吸收;熏洗能够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新陈代谢,与药物协同产生双重治疗作用[11-12]。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活血化瘀方熏洗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内瘘成熟所需时间低于参照组,内瘘皮肤瘢痕范围少于参照组;研究组首次穿刺成功率(100.00%)、内瘘血流量较参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85.11%)、内瘘血流量高;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活血化瘀方治疗能够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条件,促进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并使透析血流量保持在有效的水平。进一步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现,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说明活血化瘀方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考虑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活血化瘀方治疗具有抗炎、抗血栓等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温经活血通络、抗凝以及预防血栓等作用,从而减少血管栓塞、硬化等发生概率[13]。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方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动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患者内瘘血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