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曾桃霞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病情多呈进行性发展,随着病情加重,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而呼吸衰竭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COPD患者残疾、病死的重要原因[1-2]。针对重症COPD,临床多采用序贯机械通气疗法,以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3]。但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易因呼吸机依赖而出现撤机失败,增加患者痛苦,故临床需配合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克服上述问题。危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通过成立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机械通气相关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专职、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保证各项干预措施及时到位,已在多种危重症患者中广泛应用[4]。鉴于此,本研究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收治的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危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对其具体影响,信息示下。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收治的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3~78岁,平均(62.45±3.81)岁;病程2~7年,平均(4.16±0.72)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52~77岁,平均(62.49±3.84)岁;病程2~9年,平均(4.20±0.7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会同意。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5]中关于COPD相关标准,且合并呼吸衰竭;②均行机械通气治疗,且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③精神良好,认知、语言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障碍者;②患有心脑肾疾病者;③急性心力衰竭者。
所有患者均行序贯机械通气疗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讲解疾病知识、机械通气疗法原理、流程等,并多与患者交流,予以安慰;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并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并根据患者耐受度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危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成立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并培训:由呼吸内科护士长(组长)、主管护师、若干名经验丰富的呼吸内科护士组成,由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护士长对小组成员展开培训,包括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发病原因及生理病理特征、序贯机械通气相关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危重症专职护理理念、有效安全拔管法等知识,培训时间为60min/次,2次/周,共培训4次,通过考核后的人员方可入组。
(2)质量控制:由护理部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机械通气的护理质量并进一步规范;每月展开呼吸质量控制管理讨论会,监督通气质量并针对反馈提出改进措施;由组长加强各个环节质量把控,如病房环境、呼吸机管道管理、口腔分泌物、吸痰技巧等。
(3)具体实施:①健康教育:采用视频、动画、图文结合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机械通气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及其治疗方案的认知。②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予以针对性疏导,同时教会患者调控情绪,叮嘱其随时进行自我调控。③生理干预:每60~90min协助患者改变1次体位,抬高床头至30~45°,以促进气管内分泌物排出;并每隔120min协助患者翻身1次,在操作前后需更换手套并清洁双手,使用多功能动态空气机消毒空气,定期通风,时间均为30min/次,2次/d;在患者未行机械通气时,指导其展开缩唇呼吸(嘴唇做吹笛状,用鼻腔吸气后经口慢慢呼出,练习时间为30min)、腹式呼吸(站立位,双手置于腹、胸部位,吸气时胸不动,充分扩张腹部,并屏息3~5s,随后腹部下沉,持续练习5min);使用冲洗牙刷护理患者口腔,边冲洗边吸引,以免误吸。④早期活动:序贯机械通气早期协助患者进行上下肢被动活动,时间为15min/次,2次/d;每次排痰前对患者后背进行震荡和叩打,时间为15min,频率为200次/min;病情稳定后可进行抬臀运动,早晚进行,强度为50~100次。活动全程由相关护士陪同在侧。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
对比分析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恢复情况、生活质量。
(1)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于干预前、干预后(出院前1d)采用丹麦雷度血气分析仪(Radiometer,型号ABL9/ABL80 FLEX)测定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
(2)恢复情况:记录两组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
(3)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6]评定,包括躯体疼痛、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等,共计36个条目,最高评分100分,评分高表示生活质量好。
观察组干预后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入住RICU、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重症COPD会引起肺通气功能和弥散性功能障碍,影响氧气交换,进而引发呼吸衰竭,而缺氧会造成多器官功能异常,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8]。序贯机械通气疗法能够改善重症COPD患者呼吸状况,纠正呼吸衰竭,改善机体缺氧,控制病情发展。研究发现,有效拔管时间与机械通气成功密切相关,而采取科学、细致的干预有利于把控有效拔管时间[9-10]。
常规护理下各项措施多遵医嘱展开,缺乏规范性和质量把控,临床应用受限,难以满足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需求[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入住RICU、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危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在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原因在于危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通过成立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展开专业指导和培训,规范小组成员行为,能够确保小组成员掌握机械通气操作和护理操作技能,为机械通气护理措施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12]。危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减轻跟踪督导、质量把控,可有助于机械通气安全、有效进行,保障治疗效果,并可根据患者情况适时拔管,进而有效缩短患者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针对患者展开有关机械通气相关宣教,可提高其认知,促使其行为、态度正向转变,并配合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行机械通气依从性,有利于血清指标的改善。同时,危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通过体位调整、呼吸锻炼等,能够增强患者肺活量,促进氧气吸入、二氧化碳排出,进而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促使患者尽早从RICU转入普通病房。另外,危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强调早期协助患者展开活动,能够加快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使患者尽早恢复,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危重症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缩短入住RICU、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