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间苯三酚在急性腹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4-05-15

陈成志,梁儒钦,邓世忠,钟桂年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广东 高州 525200

0 引言

急性腹痛属于急诊科常见病,具有起病急、病因复杂等特点,主要症状包括腹部剧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及腹泻等,很多患者无法耐受。在病情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切勿随意使用止痛药进行镇痛,防止掩盖症状造成误诊、漏诊等事件的发生,引发严重后果[1]。因此,采取何种方法来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不影响临床后续诊疗为目前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包括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能类药物,不仅可止痛,还有解痉的作用,临床疗效虽较为满意,但由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2]。间苯三酚属于一种非罂粟碱类平滑肌解痉药,相关研究指出其在治疗胆道功能障碍、消化系统疾病引发的痉挛性疼痛有着显著效果,相比于其他类型平滑肌解痉药,其对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更好,且不会明显影响患者心脏功能[3]。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60例急性腹痛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5月-2021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60例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7岁,平均(42.10±9.33)岁;自发病到入院时间0.5~7h,平均(3.23±0.80)h;每日腹泻次数2~4次,平均(2.75±0.59)次。研究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9~63岁,平均(42.02±8.74)岁;自发病到入院时间1~8h,平均(3.29±0.73)h;每日腹泻次数2~4次,平均(2.78±0.52)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自发病到入院时间及每日腹泻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自发病到入院时间<12h;②因出现急性腹痛伴腹泻而到院就诊;③自愿签署加入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急性胰腺炎、结石或是阑尾炎者;②有心、肝、肾功能损伤者;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反应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所有患者到院后均立即协助其取平卧位,进行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适当补液、饮食控制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治疗:将10mg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07)与250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静滴,每天1次。

研究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将80mg间苯三酚注射液(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766)与250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静滴,每天1次。

1.4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在两组用药20min、40min及1h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范围0~10分,评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

(2)应激反应:在两组用药20min、40min及1h时通过测定两组血糖、皮质醇水平进行应激反应评估,其中血糖水平采用快速血糖仪进行测定,皮质醇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

(3)临床疗效:在两组用药20min、40min及1h时根据两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疼痛缓解率=(用药前VAS评分-用药后VAS评分)/用药前VAS评分×100%,疼痛缓解率≥75%为显效,50%≤疼痛缓解率<75%为有效,疼痛缓解率<50%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4)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腹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及腹泻症状的缓解时间。

(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出现口干、血压异常、视物模糊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VAS评分、血糖、皮质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以()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用药前,两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0min、40min及1h时,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

注:和用药前比,*P<0.05。

2.2 应激反应

用药前,两组血糖、皮质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0min、40min及1h时,研究组血糖、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糖、皮质醇水平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糖、皮质醇水平比较()

注:和用药前比,*P<0.05。

2.3 临床疗效

用药20min、40min及1h时,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点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研究组各类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表4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5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性腹痛主要是由急性胃肠炎、肠易激惹综合征、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胆道运动功能失调以及慢性结肠炎等引起。临床根据急性腹痛的病因不同将其分为牵涉痛、真性内脏痛以及类似内脏痛3种类型,不同病因引发的腹痛严重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若不及时给予有效诊治将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所以,在治疗急性腹痛时,除了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还要注意切勿掩盖实际病情。目前,临床常采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能类药物来治疗急性腹痛,其虽可有效拮抗乙酰胆碱所引发的平滑肌痉挛症状,对急性腹痛有着显著的缓解效果,但由于其易引发口干、血压异常及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率逐渐下降[6]。因此,为急性腹痛患者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

间苯三酚属于一种新型的亲肌性解痉药物,近年来在我国妇科、消化内科及泌尿外科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将其用于急性腹痛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7]。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药20min、40min及1h时,研究组VAS评分、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各类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与山莨菪碱相比,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可更快速、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及临床症状。同时,通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用药20min、40min及1h时,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山莨菪碱。袁剑旋[8]研究指出,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的效果显著,可于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间苯三酚可对多器官平滑肌细胞进行选择性作用,从而有效松弛处于痉挛状态的平滑肌细胞,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而伴随患者机体疼痛程度的有效缓解,其应激反应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9-10]。同时,间苯三酚的半衰期为15min,用药15min后便可发挥药效,在患者肝、肾以及小肠组织部位的浓度较高,而山莨菪碱的半衰期长达40min左右,所以间苯三酚可于更短时间内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11]。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33.33%,提示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的不良反应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间苯三酚仅作用于痉挛平滑肌,而不会明显影响正常平滑肌;同时,其也不会产生抗胆碱样不良反应,所以也不会明显影响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临床安全性较高[12]。

综上所述,对急性腹痛患者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疼痛程度缓解,减轻其机体应激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