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结局

时间:2024-05-15

朱蕊,张玲,张阳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多见的静脉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血液于深静脉内出现凝结,致使静脉腔存在堵塞,影响了静脉血的回流[1-2]。如果治疗不及时,对患者的预后会有不良影响,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残疾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文章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结局予以分析,详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2月在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纳入研究,依照随机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4~67岁,平均(47.2±5.6)岁。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2~69岁,平均(46.1±6.2)岁。所有患者基础信息无差异(P>0.05),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①心理护理:医护人员用亲和的语言对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安慰患者,通过语言或者动作诱导,给予患者心理暗示,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缓解其负面情绪;②体位护理:卧床休息,患肢需要抬高,膝关节适当地弯曲,髋关节不可以过度地弯曲,患者处于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该动作轻柔,医护人员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位改变,动作幅度不能太大,保持良好的体位,确保血流通畅;③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溶栓治疗,予以患者介入抗凝药,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医护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关注活化凝血酶活性,严格观察患者的身体指标;④患肢护理:观察患者患肢情况,若体温较低或者其他不良状况需要告知医生及时进行处理,定期对患者的床单被套予以消毒和清洗,确保病房内的通风和采光,保证空气的流通;⑤饮食和生活护理:叮嘱患者多饮水,稀释血液,避免血液过于黏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多食用低胆固醇、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⑥疼痛护理:观察患者出现疼痛的位置、时间等,通过音乐疗法或者催眠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果必要再使用止痛药物;⑦并发肺栓塞:定期对患者的身体指标予以检查,如果患者存在咳嗽或者胸闷等症状,告知患者平卧在床上,予以氧气面罩给氧,叮嘱患者试着放松全身,不可用力呼吸;⑧健康知识宣教: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能力,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知识和预防措施。若患者存在吸烟情况,主动劝导患者主动戒烟,尼古丁中含有刺激性物质会引起静脉血管收缩,且血液黏稠度增高会增加下肢血栓静脉形成风险。对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可加强对原发疾病控制,如血糖、血压及血脂等,肥胖者饮食上选择清淡为宜,有效控制好体重指数。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增强患者自觉性,对日后身体康复及其生活方式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⑨物理预防骨科静脉血栓栓塞作为临床常见干预形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类:气压疗法、医用减压弹力袜、弹力绷带等。气压疗法上常见为多腔气囊、足底静脉泵等,分析原理包括经气压反复对肢体组织及血管冲击,形成循环压力促进血液流动,达到改善微循环防范凝血因子因血液缓慢聚集、黏附于血管壁;⑩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予以出院指导工作,告知患者继续进行康复训练,运动强度适量,切记不可剧烈运动,告知患者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评分表,百分制,有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满意:超过80分;较满意:高于或等于60分;不满意:低于60分[4];②统计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根据医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表,百分制,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对比两组患者D二聚体(D-D)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指标,采集患者静脉血,于枸橼酸钠试管中,离心后检查血浆成分[5];③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6],分为以下四类:无;轻度: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脚踝位置感到不适;中度:脚踝色素沉着,站立感到肿胀、疼痛;重度:站立后伴有剧烈疼痛,且下肢肿胀严重,部分合并溃疡、湿疹。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n(%)]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D-D、vWF指标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D-D、vWF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D-D、vWF指标()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D-D、vWF指标()

2.3 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深静脉血栓无为97.50%,高于对照组82.50%,轻度、中度为2.50%、0.00%,低于对照组10.00%、5.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重度0.00%,低于对照组2.5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多见的慢性病症,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主要表现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致病以及病死率较高,在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间,患者极易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无疑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指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7]。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患者出现的肺血栓栓塞症,主要是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予以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系统可以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形成[8]。

D-D以及vWF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如果患者的这两项指标显著增加,提示出现了纤维蛋白血栓,故而,检查患者血浆中的D-D以及vWF指标,可以对血栓形成予以初步的判断[9]。科学及时评估最大程度完善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体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干扰而受益。为此,对该类患者采取合理有效护理模式干预,保障患者治疗安全尤为重要。文章研究指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模式,经干预后,患者D-D、vWF指标显著降低,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优质护理是基于传统护理模式上细化护理模式,遵从以“患者为中心”理念,通过心理护理、饮食和生活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方面予以患者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模式,以此提升治疗效果[10]。通过开展合理护理模式干预下,患者整体病情管理效果显著,基于患者病情下制定合理护理计划,能保障治疗顺利开展,降低治疗期间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之间交流沟通增加,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文章表1得出,对患者满意度比较分析,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整体满意度显著提升,与对照组比较(P<0.05)。满意度作为评估患者治疗期间对就诊指标之一,护理期间经常与患者交流沟通,交换意见,不断完善护理期间不足之处,患者整体满意度提升[11]。通过临床开展合理有效护理模式,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全面合理深入到位个性化预防护理活动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一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体验,避免患者受到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困扰。本文研究指出,综合护理干预下,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整体偏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优质护理模式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生化指标,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积极配合临床医护人员指导,预防性用药并监测,可防范用药并发症,提高防范效果。体位护理可防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2]。通过上述护理干预下,能利于下肢血液循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D-D、vWF指标,提升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