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葛辉
(涡阳县中医院内分泌科,安徽 涡阳 233600)
2型糖尿病是糖代谢障碍的慢性疾病,2020年我国患有2型糖尿病人数约为1.16亿,在中老年人群中极为普遍[1]。其发病的直接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使得机体无法正常代谢糖分,使血液处于高糖状态。糖尿病如血糖持续未得到有效干预,高血糖状态会诱发微血管和大血管的病变,继而造成器官、系统功能的损伤。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进展至尿毒症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2]。临床认为新发DN如能在早期接受科学的治疗管理,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对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有重要作用[3]。本次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医重要治疗新发DN,旨在提高对新发DN的治疗效果。以本院2020年1~12月接诊的DN患者为对象,予以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结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研究病例来自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新发DN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2组,各90例。分组后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51例、39例;年龄52~78岁,平均(66.82±8.46)岁;病程1~6个月,平均(3.04±1.38)个月。观察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47例、43例;年龄53~79岁,平均(66.68±8.50)岁;病程1~6个月,平均(2.95±1.34)个月。本研究经医院伦理文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4];②符合DN的临床诊断,且均为本院确诊的新发DN;③符合中医消渴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5];④患者配合治疗,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⑤签署关于研究的知情书。
排除标准:①非新发DN;②主要器官已出现严重功能障碍;③非糖尿病引起的肾病;④各种原因引起的治疗配合度差;⑤合并恶性肿瘤、免疫疾病等重大疾病。
1.2.1 对照组
在接诊患者后予以其基础常规治疗,包括血糖干预,通过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使血糖维持在正常区间,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同时对血压、血脂等进行调节。此基础上对患者饮食、运动、生活方式进行调节,并予以患者心理干预,使其能够正视疾病、配合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患者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药方为:黄芪20g、麦冬15g、当归10g、生地15g、茯苓15g、太子参15g、丹参15g、山茱萸15g、玄参15。常规煎煮,取汁约250mL,早晚分服,每日1剂。以28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随症加减:有阳虚者,加肉桂、制附片;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赤芍、白芍;湿热较重者,加山栀子、黄芩、连翘;如有其他表现者,视其表现,进行随症加减。
(1)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变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
(2)对比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蛋白。
(3)参考《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6]制定疗效判定。显效:肾功能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早期肾病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无蛋白尿发生;有效:肾功能指标显著改善,早期肾病症状、体征得到控制;无效:肾功能指标未得到明显改善或加重,存在蛋白尿。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4)统计患者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mmol/L,)
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蛋白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尿微量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22%(83/90)高于对照组71.11%(6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n(%)]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7/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90),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DN的发病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持续高血糖对肾脏微血管的损伤,近年来由于糖尿病群体规模的扩大,使得DN的发患者数也呈现明显的增长[7]。目前学界认为DN的发病与糖、脂质、代谢紊乱,遗传、氧化应激、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相关,因而在治疗时采用综合干预的治疗方案[8]。西医目前在治疗DN中,其基础是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同时通过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生活管理等方式延缓疾病的进展,最终使患者疾病得到改善。但西医在DN的治疗中其治疗获益十分有限,疗效难以令人满意。
中医虽然对DN无具体病名,但依据DN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将其归于“消渴病”“水病”“尿浊”等范畴。中医认为DN起病于气阴两虚,消渴日久、热灼津亏至瘀血内生而发病[9]。其基本病机由于是气阴两虚,因而在治疗中以益气养阴为基础,通过纠正患者气阴两虚的证候以改变疾病结局。治疗以中药药物治疗为主,在本次研究中予以患者益气养阴活血方进行治疗,全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之功,其中黄芪可补气固表、利尿排毒;茯苓能健脾补气;当归补血活血通经;麦冬养阴生津;太子参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山茱萸滋补肝肾;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滋阴降火;丹参活血祛瘀;服用后可有效改善肾脏血流状态,有助于控制血压和提升抗凝效果,延缓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使肾功能得到改善。并且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方可提升机体的造血能力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使血糖代谢增强。另外本方对血脂也具有调节作用,对调节机体脂质代谢也有显著作用。
本次研究将益气养阴活血方应用于新发DN的治疗中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1.79%,证实加服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现代药理表明黄芪含有苷类、氨基酸、多糖等物质,这些成分能改善肾脏代谢障碍导致的蛋白增多和脂质代谢障碍,同时可调节免疫,降低机体因肾功能代偿导致的炎性反应,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临床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DN的报道较多,在杜珍芳[10]等的研究中将本方应用于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的治疗中,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56.67%,与本次研究结果对比呈现一致性。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患者血糖、肾功能的改善均有明显作用,在本次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肾功能进行观察中,加服本方的观察组表现均好于对照组。之所以本方可改善血糖和肾功能,在于方中使用药物可帮助血糖代谢和改善肾脏微血管功能。益气养阴活血方应用药物均为临床应用较多,经临床循证验证的中药材,其安全性能够保障。在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对比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基本可应对。
综上所述,益气养阴活血方在治疗新发DN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患者的血糖和肾功能。但考虑到本次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无法对患者疾病进展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因而在后续的研究中将维持对患者的随访,以探讨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肾病结局的远期影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