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原地区以577nm激光为主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黄斑出血1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4-05-15

央珍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眼科,西藏 拉萨 850000)

0 引言

视网膜大动脉瘤(RAM)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动脉出现血管壁局部扩张,且逐渐形成大动脉瘤;而该病症极易引起黄斑出血,继而严重影响到患者视觉功能[1-2]。临床认为激光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变组织,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激光也会影响到视网膜的正常结构及功能,继而引发Bruch 膜破裂、视力及视敏度下降等并发症[3-4]。而577nm 激光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眼底病激光治疗的热点及重点,可以通过微秒级曝光,(RPE),促使其细胞部分性状出现改变,充分发挥激光治疗效果,同时也可尽可能保护正常视网膜神经及脉络膜血管等组织。基于此,本研究将对高原地区10 例视网膜大动脉瘤(RAM)伴黄斑出血患者应用577nm 激光为主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眼科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月就诊的10 例(10 只眼)RAM 伴黄斑出血患者,患者具体资料如下:均为单眼患病,男2 例,女8 例,年龄60~75 岁,平均(67.44±3.21)岁;病程12d至3 个月,平均(1.84±0.43)个月;瘤体部位:5 例颞上支,5 例颞下支;出血范围2~8PD,平均(5.97±1.25)PD;本研究制定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标准及要求,且经医院伦理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RAM 诊断标准:患者表现出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症状,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证实存在瘤体,且瘤体内有荧光素;②患者均符合黄斑出血诊断标准[5];③患者病程时间≤3 个月;④患者或家属签署治疗研究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其他相关治疗者;②患者合并其他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③存在肝、肾功能重度障碍者;④对激光治疗不耐受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577nm 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仪器选择577Y 型黄色激光(来源:法国光太Supra),设置相关参数:工作时间调整为0.17ms,工作负载率调整为15%,间隔时间调整为1ms,曝光时间200ms,光斑直径调整为100μm。577nm 激光治疗操作如下:于黄斑出血处最轻的部位检测定阈能量,起始功率50mW,逐渐调整到200mW,产生淡灰白色光凝斑即为Ⅱ级光斑,再应用微脉冲模式,在15%工作负载率参数下进行以下光凝处理,治疗功率调整为400mW,曝光时间保持200ms,处理范围为黄斑中心凹直径范围内(根据OCT 及FFA 结果),避开黄斑视乳头束,射击血管瘤,一般为1 次治疗,若治疗效果不佳需重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观察10 例视网膜大动脉瘤伴黄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疗效标准制定如下:随访3 个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显效-患者黄斑出血、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症状基本消失,瘤体较治疗前萎缩幅度≥90%,且未继发性出现视网膜大动脉瘤活动性出血;有效-黄斑出血范围较治疗前范围缩小≥1/2,瘤体出现一定萎缩及渗出吸收,或视网膜大动脉瘤活动性出血范围≤1/2;无效-黄斑出血范围较治疗前范围缩小<1/2或出现面积扩大,瘤体体积未出现变化,且视网膜大动脉瘤活动性出血范围>1/2。

(2)观察10 例视网膜大动脉瘤伴黄斑出血患者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En Face 图像分析是否出现RPE 改变、黄斑水肿、眼内压增高、视网膜裂孔、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

(3)对比视网膜大动脉瘤伴黄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视力改善疗效制定标准如下:视力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量治疗前后30min 患者视力情况,提高:即视力较治疗前提高1 行及以上,稳定:视力较治疗前无提高,且下降≤1 行,下降:视力较治疗前下降>1 行。

(4)对比视网膜大动脉瘤伴黄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包括黄斑区6mm×6mm 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NA)。黄斑区血流密度采用OCTA 测量,CMT 应用OCT 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将视网膜大动脉瘤伴黄斑出血患者数据纳入SPSS 23.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上述指标,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以(%)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10 例RAM 伴黄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

实施577nm 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后,10 例患者经OCTA 评估,结果显示,动脉瘤体均出血完全或部分萎缩,黄斑出血症状得到显著抑制,治疗显效者9例,治疗有效者1 例,9 例患者均表现出出血吸收、瘤体萎缩、视力稳定,且未出现再次出血迹象。而1 例患者仍存在黄斑出血症状,自觉有激光对应区域存在小片视物暗影,治疗疗效率为100.00%(10/10)。

2.2 观察10 例RAM 伴黄斑出血患者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施577nm 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过程中,未出现RPE 改变、黄斑水肿、眼内压增高、视网膜裂孔、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

2.3 对比RAM 伴黄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

实施577nm 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后,结果显示视力提高患者9 例,视力稳定患者1 例,即>0.5 患者保持稳定,无视力下降患者,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RAM 伴黄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n)

2.4 对比RAM 伴黄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

实施577nm 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后,10 例患者各项临床相关指标(BCVA、眼压、CMT、黄斑区血流密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比RAM 伴黄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

3 讨论

RAM 属于获得性视网膜血管异常,瘤体破裂出血后一般会累及到黄斑,继而引发出血症状,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症状[6-9]。视网膜激光治疗属于有效且应用广泛的视网膜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作用原理是给予光热效应激光,通过在RPE 中形成一个激光凝固斑,并应用光效应将其热量以点状辐射至RPE 以及脉络膜处,应用热效应将其烧灼,促使视网膜细胞内蛋白质产生凝固变性反应,继而达到封闭及抑制病变效果[10-12];同时可以光凝治疗后光感受器细胞受到破坏,视网膜会变薄,可以降低外层视网膜耗氧量,并促进脉络膜毛细血管氧气经外层视网膜进入内层,供养氧气,有利于改善视网膜缺氧症状[13-14]。传统激光脉冲能量相对较大,且靶组织吸收后会出现瞬时高温效应,而产生的热量经纵向、横向方式传导至周边组织,继而引起视网膜、脉络膜出现凝固性坏死。而577nm 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在产生激光凝固斑时,向周围视网膜、脉络膜的辐射热量扩散相对较小,更加安全,可以达到一个创伤性较小的光凝效果[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577nm 激光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疗效率为100.00%,且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各项临床相关指标(BCVA、眼压、CMT、黄斑区血流密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其原因在于,577nm 波长处于叶黄素光波吸收峰值范围区间外,同时RPE 细胞对于该波长的吸收比例相对较大,穿透力相对较强,因此该波长可以不被叶黄素吸收,并穿透眼部晶状体及浅层出血部位,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该波长不易产生光毒性,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激光对黄斑视功能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以577nm 激光为主治疗方案应用于高原地区RAM伴黄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眼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