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糖尿病治疗中应用阿卡波糖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4-05-15

孔凡义

(北京通州区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100)

0 引言

糖尿病为一组由人体内胰岛素绝对、相对分泌不足、胰岛素利用障碍导致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糖为主要标志[1]。患者表现出排尿量增多、饮水量增多、饮食量增大,消瘦、血糖升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2]。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较多见的类型,成年人发病率较高,又可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不断上升,使体内环境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等发生病理变化,对心脏、眼睛、肾脏等器官造成较大影响。甘精胰岛素为一种在中性pH液中溶解度低的人胰岛素类似物,是一种抗糖尿病药物,作用时间长、药效平稳。阿卡波糖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复杂的低聚糖,可有效改善饭后血糖高表现[3]。本研究从我院选取适量病例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内容如下文所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接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5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男、女分别有36例、39例,年龄61~83岁,平均(75.57±2.35)岁;观察组男、女分别有37例、38例,年龄60~80岁,平均(71.52±2.3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实验对比。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WHO与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异同的探讨》[4](2000)中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②所有的患者参加本次实验都是出于自愿,且愿意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临床资料没有损坏或残缺。

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严重的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还有免疫系统疾病;②思维逻辑异常者、对实验无法积极配合的患者;③拒绝实验;④胃肠道疾病;⑤对甘精胰岛素或阿卡波糖过敏、不耐受;⑥有凝血功能方面的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⑦言语交流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甘精胰岛素治疗,提供甘精胰岛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20031,生产企业: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药物规格:3mL∶300U]皮下注射治疗,第一次使用0.15IU/kg,根据患者自身对预期血糖水平的需求、降血糖药用量及给药时间等及时调整注射剂量。为减少夜间、晨间低血糖发生率,将每日注射2次NPH胰岛素患者变为每日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并在变换治疗方案的第1周,减少每日基础胰岛素使用量20%~30%,并注意观察患者体重、生活方式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量、时间等,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月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应用阿卡波糖展开治疗,提供阿卡波糖(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205,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药物规格:50mg×30片)餐前口服治疗,初始用量50mg/次,3次/d,随后逐渐增加剂量至0.1g/次,3次/d。若患者情况特殊可增加至0.2g/次,3次/d。

1.4 临床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餐前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C肽水平、不良反应(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并发症、血糖达标时间等。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准则。显效:身体乏力、视力变化等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得到良好控制。有效:身体乏力、视力变化等临床症状有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无效:患者状况无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150例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 22.0软件中行详细分析,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表示,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进行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患者(8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C肽水平对比

用药前两组患者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C肽水平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各项指标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C肽水平对比(,n=75)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C肽水平对比(,n=75)

注:与对照组用药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用药3个月后对比,#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并发症率对比

两组患者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4.00%)低于对照组患者(16.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

2.4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对比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7.78±3.23)d,对照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13.58±4.45)d,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t=9.135,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并发症率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趋向,糖尿病患者中多数是2型糖尿病患者[5]。吃过多、未进行适量体力活动引起的肥胖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患者表现肥胖、疲乏无力等,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阿卡波糖可有效减少餐后血糖漂移,对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具有积极作用[6]。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用药后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C肽水平等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阿卡波糖应用于糖尿病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C肽水平等,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餐前血糖为临床检测糖尿病的常用指标,可反映胰岛β 细胞功能[7]。餐后2 h血糖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的展开、胰岛素敏感程度,是现如今临床筛选、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常用方式[8]。若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差,糖化血红蛋白则会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糖控制情况[9]。阿卡波糖可降低蔗糖分解为葡萄糖、果糖速度,减缓肠道吸收葡萄糖,进而降低餐后血糖。患者长时间服用阿卡波糖将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匡鹏等[10]通过68例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应用阿卡波糖的临床价值,经研究发现应用阿卡波糖后患者血糖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未应用阿卡波糖患者,指出阿卡波糖可通过竞争性抑制寡糖分解,减缓葡萄糖被胃肠道吸收。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赵纪波等[11]对96例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后发现接受阿卡波糖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未接受阿卡波糖治疗组,指出长效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可发挥持久降血糖效果、安全可靠性良好。本研究中还发现糖尿病多发于老年患者,此类患者依从性较低,联合用药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阿卡波糖可通过改变餐后糖负荷使餐前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率。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效果确切,有效改善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减少并发症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用于临床治疗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