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4-05-15

(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500)

0 引言

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具有多种特点,如老年患者较多、病情十分危重、病情变化较快以及仪器应用复杂等,使患者的护理风险明显增加,极易导致护患纠纷出现[1]。所以,需对呼吸内科患者加强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属于对现有不同类型潜在风险进行改进与完善,有目的、有计划的消除风险因素,从而防范风险事件出现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2]。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与护理人员、患者以及管理手段等不同因素有效结合。护理人员在护理风险事件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控制风险事件的影响。呼吸内科中运用风险管理,可使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显著提高,使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事件明显减少,降低医患纠纷率,拉近医患关系,使患者的护理体验显著增强。为了探究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于2017年5 月至2019 年5 月这期间吸内科收治的70 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并总结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的应用优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这期间,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0 例住院患者,入选标准:住院时间都超过三天,患者与家属自愿签署协议书,获得伦理部门的批准;排除标准:心肝肾器质性严重功能障碍患者、意识障碍患者、语言障碍患者以及精神病患者等。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35 例患者中,有男19 例,女16 例,年龄区间20-64 岁,平均(42.26±2.42)岁;疾病类型:支气管扩张12 例,支气管哮喘5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 例;患病时间8-16 年,平均(12.28±4.63)年。实验组35 例患者中,有男20 例,女15 例,年龄区间21-64 岁,平均(42.35±2.56)岁;疾病类型:支气管扩张11 例,支气管哮喘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 例;患病时间9-17 年,平均(13.42±4.74)年。两组患者中位年龄以及平均患病时间等资料没有明显不同(P >0.05)。

1.2 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监测生命体征以及用药指导等;实验组实施风险管理,方法如下:首先,识别风险:对医院近几年出现的不同不良护理事件进行收集,对产生不良事件的减退原因进行分析与总计,对其风险予以有效识别,总结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①疾病方面:因为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较多,多数老年患者组织器官衰退,并且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增大,再加上患者长时间治疗精神压力增强,使护理工作难度明显增大;②环境方面:病房与走廊等硬件设置都会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家属与护理人员如果看护不当,就会导致不良风险事件出现,如烫伤以及跌倒等;③人为方面:一些护理人员在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极易对一些细节化的操作事项忽视,如给药不正确以及输液前没有认真核对药品等;一些护士因为自身专业能力以及工作经验的限制,对不同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不能充分掌握,进而耽误患者的治疗,使护理风险增大;四是,管理方面:新来的见习生通常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极易导致医患纠纷出现,一些规章制度也没有有效落实,对护理工作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其次,风险分析:在明确不同护理风险因素的前提下,对风险存在的具体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如由于患者较多,护理人员需面临较大的压力和责任;护龄较短的护理人员缺乏一定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由于没有接受过全面且专业的培训,导致此方面的知识较欠缺;医院缺乏对防护设备引进的重视;最后,加强风险管理:第一,为了有效评估高风险患者,应首先对不同风险评估单进行有效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等;第二,按照评估分析与科室的具体需要,制定科学的防范规章制度,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建立并完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风险可以及时发现,并在此前提下予以针对性的护理;第三,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科室护士长对风险的管控负责,床头交接过程中,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参与其中,充分了解每个患者的需求,保证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有效进行;第四,和家属有效沟通,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对特殊患者重点管理,并要求家属在床旁陪护,于专人陪同的条件下才可以外出;第五,对于新入职的护理人员,需定期对其技能水平、专业知识等进行培训,确保其对不同操作机能充分掌握,合理应用急救物品,合理预测和控制不同风险因素,减少风险事件出现,进而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第六,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知识讲座,使护理人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高,加强自我防护,改善病房环境,确保病房内不同潜在危险因素及时消除。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危重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包括护理意外、责任差错以及技术缺陷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软件SPSS 21.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如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计量资料(如满意度评分与病房管理)分别用(%)、()表示,检验分别用χ2、t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危重者护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

实验组患者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危重者护理以及满意度评分均比对比组高(P <0.05),见表1。

表1 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危重者护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

表1 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危重者护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86%,比对比组的17.14%低(P <0.05),见表2。

表2 不良事件发生率[n(%)]

3 讨论

呼吸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与病情变快的特点,并且此科室的老年患者较多,使护理风险明显增加,极易导致护患纠纷出现[3]。最近几年,伴随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新型服务业务的产生,再加上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引发潜在的风险日益增多[4-5]。护理风险不仅会损伤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使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明显加重,还可能影响医院的声誉,对可持续发展有不利影响[6]。

风险管理作为新型的管理方法,按照存在与潜在的风险制定科学的措施,从而使医疗风险减少,尽可能的医患纠纷的出现进行预防。目前,伴随风险管理的日益完善,促使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慢慢推广,在降低不良护理风险的前提下,促使总体护理质量显著提高[7-8]。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危重者护理以及满意度评分均比对比组高;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86%,比对比组的17.14% 低。李晓静等[9]学者分析了呼吸内科病房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其选择2019 年2 月至12 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169 例患者,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管理组(84 例)与风险管理组(85 例),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组满意度94.12%,高于常规管理组的79.76%;风险管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3.53%,低于常规换立足的16.67%,说明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中的运用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管理,此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近。

总之,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使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显著提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