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分析中西医多学科模式治疗癌症疼痛临床应用

时间:2024-05-15

孙德喜,朱霞

(1.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2.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5067)

0 引言

在我国,据统计,癌痛发生率为40%~65%,其中,中重度者占20%[1]。而癌痛是癌症患者主要的痛苦原因之一,癌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生活质量,并且对于严重的癌痛患者有时疼痛控制不理想。根据癌痛的疼痛原因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肿瘤直接引起疼痛、癌症治疗导致疼痛以及肿瘤间接引起疼痛[2]。对癌痛治疗除了常规的规范的诊治外,还需要多学科参与[3]。目前,临床主要是采用止痛药物的服用和放疗、化疗、外科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癌痛。中西医多学科模式的运用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治疗癌症的同时,缓解患者癌痛程度,提升整体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中西医多学科模式治疗癌痛的临床应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8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一系列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为晚期恶性肿瘤。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52.47±5.72)岁,疾病类型:结直肠癌13例、胃癌10例、肝癌8例、肺癌8例、乳腺癌4例,肿瘤平均直径为(5.41±3.11)cm;对照组患者43例,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51.22±4.93)岁,疾病类型:结直肠癌12例、胃癌9例、肝癌9例、肺癌7例、乳腺癌6例,肿瘤平均直径为(5.37±3.23)cm。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开展此次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收治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多学科模式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模式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观察组根据患者一般状况及疾病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及药物镇痛等,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疗法。包括中药煎剂、中药穴位贴敷、针刺、艾灸等多种方法。遵循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辨证情况开具中药煎剂,并适当加减,其中可使用僵蚕、全蝎、水蛭、地龙、三七、苏木、川乌、山豆根、丹参、莪术、冰片、红花、麝香等药物对患者的疼痛反应进行控制与改善,着重于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体内疼痛物质的堆积,并对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进行扶正固本治疗,以此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及药物镇痛等西医方式治疗。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统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其疼痛情况、体内炎症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疼痛情况使用疼痛NRS评分进行比较,NRS评分满分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患者认为最剧烈的疼痛。体内炎症情况主要通过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观察,水平越高提示体内炎症越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观察患者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中所有数据输入SPSS 18.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使用t表示研究中所有计量资料,使用卡方表示研究中所有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NRS评分相差无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R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体内炎症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相差无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疼痛NRS评分比较(,分)

表1 疼痛NRS评分比较(,分)

表2 体内炎症情况比较(,mg/L)

表2 体内炎症情况比较(,mg/L)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癌症的发生因素较多,众多的内源性、外源性因素均可以引发癌症[4]。癌痛是癌症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且重要症状之一。癌症所引发的疼痛包括有神经、躯体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改变,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机能衰退、器官功能异常等症状,同时会引起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精神异常症状,即是部分患者无法忍受疼痛的折磨,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躁、消极等心理问题[5-6]。癌痛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癌痛的治疗需要选用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以此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改善患者症状[7-9]。

临床治疗癌症的方法较多,较为常见的即是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10-11]。但单一治疗方法,对癌症的治疗效果都有一定限度,特别是癌痛患者,由于肿瘤的直接侵犯、转移病灶或治疗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疼痛反应亦不同,因此,由于癌痛的复杂性,对癌痛的处理常需要采取综合治疗。同时,应关注患者自身情况,并对癌痛进行有效的处理,缓解患者疼痛,以此提高整体治疗效果[12-13]。

常规的西医综合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一般状况,疼痛的不同部位及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及发生原因,采取合理的、有计划的综合治疗手段,尽可能的缓解疼痛及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而对于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对于癌痛的处理仅局限于使用止痛药物对患者进行镇痛,无法有效缓解患者痛苦,致使整体治疗效果下降。

中医中药理念中,治疗癌症主要着重于对患者的止痛、化瘀、活血、扶正固本等方面,采用口服中药汤剂、中药穴位贴敷、针刺、艾灸等多种方法调节人体阴阳五行平衡,患者大多耐受性良好[14-15]。可与多种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即使体质较差的患者,也可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缓解患者由于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带来的伤害,增强患者的体质,改善患者的食欲及胃肠功能,并且能够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循环、人体微环境以及致痛物质的疏通,在协同治疗癌症的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癌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知,在采用了中西医多学科模式治疗晚期癌症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使用中西医多学科模式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能够结合中医与西医的优势,在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癌痛情况,并改善患者体内炎症情况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是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