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时间:2024-05-15

宋香谆,张海鹏

(1.吉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科,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在人们饮食结构多样化、生活方式改变的今天,各种消化道疾病的罹患率逐年不断增加,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罹患消化道早癌的风险。消化道早癌处于癌变早期,黏膜下层尚未被癌细胞侵犯,若得到尽早诊断与规范治疗,患者5年存活率高达90%[1]。本组实验课题中,我们对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消化内镜诊断,同时在消化内镜引导下实施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整体诊疗效果较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实验设计采集140 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由我院收治于2015 年11 月至2018年11 月,符合WHO 制定的消化道早癌诊断标准[2],自诉存在胃胀、反酸及嗳气等症状。其中男性78例,女性62 例,年龄35~68 岁,平均(45.2±5.8)岁;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两组(70 例/组)实验,Ⅰ组与Ⅱ组的基线资料使用SPSS17.0 软件统计分析,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Ⅰ组使用常规白光内镜对消化道进行全面诊断,检出可疑癌变后取样送检,并在证实为早癌后给予开腹手术处理。Ⅱ组使用消化内镜检查消化道,对消化道形态、毛细血管以及胃小凹等进行重点观察,明确癌细胞的浸润深度与位置。在证实为早癌后,于消化内镜引导下对患者实施粘膜下剥离术处理,使用染色标记早癌外缘2~5mm 的正常组织,同时于黏膜下层注射配备靛胭脂的肾上腺素盐水(1∶10000),用量约3mL,再利用黏膜下剥除法将癌变组织彻底切除。

1.3 评估项目

参照相关资料标准[3]评估两组的影像质量,主要包括毛细血管、形态与胃小凹分型3 个部分。同时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

1.4 统计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使用SPSS 17.0 软件分析,经卡方和t检验,由率(%)和(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描述,P<0.05,说明实验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影像质量评估情况分析

Ⅱ组患者在毛细血管、形态等各项影像质量评分上较Ⅰ组更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影像质量评估情况分析, 分)

表1 两组的影像质量评估情况分析, 分)

Ⅰ组 70 3.73±1.02 4.02±0.98 3.88±0.79Ⅱ组 70 2.05±0.33 2.28±0.54 1.96±0.51

2.2 两组的手术处理情况分析

对比Ⅰ组,Ⅱ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缩短,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手术处理情况分析n,%)]

表2 两组的手术处理情况分析n,%)]

Ⅰ组 70 78.3±13.2 8.9±2.3 2 5 2 12.86Ⅱ组 70 48.1±5.5 6.1±1.2 1 2 0 4.29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早癌包括食管癌、胃癌等,由于是癌变早期,经及时妥善的诊疗与处理后,患者预后一般较理想[3-4]。但其缺乏典型的症状表现,在临床上通常仅有腹胀、胃胀、反酸或嗳气等表现,极易被患者忽视,从而导致患者错失最佳诊疗时机。部分患者虽有所重视,但仍可能由于常规内镜检查而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5]。

消化内镜是一种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精密设备,在诊断多种消化道疾病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够借助放大内镜系统探测消化道,便于全面、清晰地观察消化道的病变情况,且不易受外界干扰,对消化道的形态、毛细血管等结构组织也具有较理想的成像质量,有利于检出微小病变,同时做到准确分期[6]。相关研究表明,对消化道早癌实施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疗,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7.4%[7]。王艳斌等[8]研究对比68 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诊断、治疗效果均较好,优于常规内镜检查与开腹手术处理结果。

本组实验课题中,我们发现Ⅱ组患者在毛细血管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及形态影像上均优于Ⅰ组,并且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率方面也较Ⅰ组占有优势,整体诊断与治疗效果相对令人满意,与上述资料以及陈广建等[9]研究、汤治权等[10]研究看法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消化内镜以及消化内镜引导下黏膜剥离术进行诊疗,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影像信息,且具有优化手术处理效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