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普文钦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民医院,云南 保山 678100)
手足癣属于常见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往对该病的治疗不具有彻底性,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1-2],自2015年来本院皮肤科对因手足癣来就诊患者制定特比萘芬联合联苯苄唑两种药物治疗,在病情控制以及安全性方面均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收治确诊为手足癣并制定对症治疗手段患者210例,将其纳为分析对象并编序后随机数字表各组10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性61例,女性44例;年龄在20~56岁,平均(47.6±2.4)岁;病程在1个月至5年,平均(1.5±0.5)年。观察组男性63例,女性42例;年龄在21~55岁,平均(47.1±2.4)岁;病程在1个月至5年,平均(1.4±0.6)年。组间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差异无意义(P>0.05),可作为对比分析资料来源。
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特比萘芬,用药方式为口服,1次/d,每次剂量为250mg,需连续治疗4周。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口服特比萘芬治疗基础上外用联苯苄唑,在手足癣患处涂抹1%联苯苄唑乳膏,早晚1次,需连续治疗4周[3]。
疗效标准[4]:疗程后患者手足癣的典型临床症状、体征等完全消失,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后提示为阴性,疗效指数达到100%,判定痊愈;疗程后患者手足癣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有效控制,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后提示为阴性,疗效指数在60%~99%,判定显效;疗程后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得到控制,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后提示为阴性/阳性,疗效指数在20%~59%,判定有效;疗程后症状、体征无改善,真菌直接镜检为阳性,疗效指数在20%以下,判定无效。
对本文所涉及要统计学处理数据输入SPSS 20.0软件,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评估观察组患者对手足癣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提示(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种治疗方案对手足癣患者病情疗效比较(n, %)
在疗程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治疗方案相关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所有不良反应相对轻微,无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组间数据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提示(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种治疗方案下手足癣患者安全性情况比较(n, %)
当前医学理论认为手足癣是肢体如手掌、脚掌、足跖等受到皮肤癣菌侵犯使得平滑皮肤出现感染,属于皮肤科出现概率相对较高的感染性疾病,且近年来随着环境变化而出现逐年高发的趋势。手足癣主要临床症状在于皮损位置出现红肿、化脓、疼痛,病情严重甚至可发生继发感染[5-6]。
对手足癣的治疗原则在于杀灭致病菌,在短时间内控制缓解病情,避免复发。常见有局部治疗、系统治疗、联合治疗[7-8]。以往大多数患者倾向于单纯外用治疗,虽然在涂抹后短时间内可发挥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患者无需负担严重的医疗费用,但在治疗依从性方面难以保障,同时遗漏皮损,患者疗程后发生复发的概率相对较高[9-10]。
特比萘芬属于常见丙烯胺类药物,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特点,服用后能够对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有抑制杀灭效果,降低麦角固醇的合成速度,控制真菌生长速度,同时聚集角鲨烯于细胞内,通过脂滴的方式进入真菌细胞膜并将其中脂质成分破坏,将真菌杀灭[11]。在本文研究中,相对于单纯服用特比萘芬,联合联苯苄唑外用治疗患者在病情控制以及安全性方面均更具优越性,联苯苄唑能够阻碍真菌麦角固醇的进一步合成,阻断其转化细胞色素P450系统,另一方面对于HMG-CO-A还原酶前期阶段的转化也有抑制作用,从两个方面达到杀灭真菌的效果。
综上所述,手足癣患者在常规特比萘芬治疗基础上联合联苯苄唑外用,相对于单一用药在疗效以及安全性方面均有明显优越性,同时保障患者预后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让疗程顺利完成,值得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