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4-05-15

钱文龙

(宝应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江苏 扬州 2258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手术器械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很多医师开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逐步替代传统开腹肌瘤剔除术,成为了微创手术的最佳选择[1]。本文研究与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相关手术指征、局限性、手术操作技巧以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现将具体的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时间内来我院需要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患者116例,随后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着11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这116例患者中,均为女性,年龄为25-40岁,平均(32.06±2.56)岁;其中有35例患者为浆膜下肌瘤,有64例患者为肌壁间肌瘤,有17例患者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同时存在。有71例患者为单发肌瘤,有45例患者为多发肌瘤,子宫肌瘤三径平均值为(6.31±1.48)cm,(5.63±1.43)cm,(5.48±1.31)cm。

1.2 方法

本院采取的腹腔镜为OLYMPUS VISERA OTV-S190电子腹腔镜,同时采取该型号仪器的配套设备以及器械进行手术治疗,需要将仪器的气腹压力参数设置为15 mmHg,同时将凝固以及切割的电流输出率参数设置为30-40 W,而本院采取的粉碎器为桐庐康普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电动组织粉碎器[2]。首先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同时指导患者采取膀胱结石位,适度头低臀高,除此之外,医师还需要适时举宫,以此来保证患者的子宫肌瘤得到充分暴露。随后便需要在患者的脐孔切口处将使用的腹腔镜置入,在手术的过程中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肌瘤的大小、类型以及生长部位等情况进行逐一剔除,具体的手术方法如下:①肌壁间肌瘤:医师首先对血压正常患者的肌瘤的假包膜层注射一定剂量的垂体后叶素,以此来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药物剂量为20mL生理盐水以及6单位的垂体后叶素,而对血压较高的患者的肌瘤的假包膜层注射40 mL生理盐水以及20 U的缩宫素,需要将其注射至患者的肌壁与瘤体的交界处,如果患者的子宫肌瘤直径超过6 cm,则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再次注射40-60的生理盐水,以此来分离患者的子宫肌壁以及肌瘤组织,随后便可以在瘤体上使用单机电钩作一个切口,以此来划开患者的肌瘤包膜,使其直达瘤体,随后医师需要使用粉碎机在患者的操作孔内将瘤体取出。如果患者的肌瘤为大且深的肌瘤瘤腔或者突入宫腔的壁问肌瘤,则需要将患者的子宫桨肌层以及黏膜下肌层采用1号可吸收肠线进行分层缝合。如果患者的肌瘤为未突入宫腔的壁问肌瘤,则采取连续缝合关闭瘤腔便可。②浆膜下肌瘤:如果患者的瘤蒂较为宽大,不能够进行完全暴露的时候,医师则需要向血压正常患者的瘤蒂部位注射20 mL的生理盐水与6单位的垂体后叶素,而对血压较高的患者的肌瘤的假包膜层注射40 mL生理盐水以及20 U的缩宫素,同时沿着瘤蒂采取单极电钩进行环形切开,同时采取粉碎机在患者的操作孔内将瘤体取出,如果在进行分离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活动出血的情况,则需要在腹腔镜下进行连续缝合止血处理,如果患者的肌瘤为窄蒂浆膜下肌瘤,则需要采取单极电凝瘤蒂后切除肌瘤[3]。

1.3 统计学科学处理

我院医师将患者的相关手术情况、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记录于统计学软件SPSS 21.0中进行科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的相关手术情况

在116例患者中,我院医师共计剔除了204个子宫肌瘤,每位患者的剔除子宫肌瘤个数位1-9个不等,平均剔除子宫肌瘤(2.02±0.12)个,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4.80±9.8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7.28±6.02)mL,手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呕吐、恶心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7%。

2.2 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浆膜下肌瘤与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02,1.9632,P<0.05)。具体的情况见表1。肿瘤直径未超过6 cm与肿瘤直径超过6 cm(含6 cm)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6.3312,2.9512,P<0.05)。具体的情况见表2。

表2 肌瘤直径大小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关系(±s)

表2 肌瘤直径大小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关系(±s)

注: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表1 肌瘤分类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关系(±s)

表1 肌瘤分类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关系(±s)

注: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不同于传统开腹手术,其往往是通过电视屏幕上的手术视野显示来进行手术操作[4],该手术对手术操作者的眼、脑、手的相互协调配合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手术操作者具有较为娴熟的腹腔镜操作经验,特别是对于镜下缝合技术的要求[5]。就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言,肌瘤的大小、类型以及数目等均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6]。本文研究与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相关手术指征、局限性、手术操作技巧以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浆膜下肌瘤与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02,1.9632,P<0.05)。肿瘤直径未超过6cm与肿瘤直径超过6 cm(含6 cm)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6.3312,2.9512,P<0.05)。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医师选择合适的指征,同时保证镜下缝合技术[7-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