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周新杰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东营 257500)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模式应以协调和处理公共卫生为基准,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依据,加强对公共卫生的维护,并妥善处理其他工作。管理模式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核心与基础,但近年来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管理模式中管理不善导致的疫苗超温等问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不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也引起了卫生系统与医疗工作者的警惕,为了预防由于传统疫苗管理模式中措施不完善造成的疫苗热暴露等问题,避免其导致的社会不良事件发生,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管理模式管控进行改善是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质量、避免疫苗热暴露等问题的重要手段[1-3]。目前疾病防控控制中心也不断加强对管理模式的优化,为此,本次研究通过国内外疾病防控控制中心管理模式的优化的先进经验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管理模式提供相关意见,具体报告如下。
针对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管理模式后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统管理模式作为历史对照。
(1)管办分开。物资管理体系统一管理职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疫苗仓储、物流管理的职能从传统业务科管理剥离开来。通过单独给予其职能,划归器材物资科,将业务科转变为疫苗的使用以及指导,改变其以往的疫苗管理模式,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模式的监管力度,并通过各部门职能的相互监督与制约避免商业贿赂现象发生。
(2)强化各部门职责。根据我国北京市先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模式的经验表明,通过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部门在预防工作中的职责,实行全面业务管理以及相关业务规范制定,并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同时连接各区域、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业务规范以及工作指标执行其具体工作任务,包括严格完成免疫接种以及相关工作。
(3)通过进一步规范疫苗出入库管理。强化报表管理并且每年均按照实际使用量进行详细的分析,选取上一年报表中的计划量作为对比,分析具体差异,并根据实际使用库存进行详细规划,做好疫苗使用量的核实,为当地流行病学积累资料,并为防病策略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强化资质管理完善疫苗的出入库管理,严格登记疫苗运输温度记录等。针对目前冷链管理的问题应进行针对性以及强化预防,由专业人员负责运输以及储存管理,在接收疫苗时,通过查验当天温度、运输温度、动态温度以及及时核查疫苗储存情况,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其进行监管,设计全自动温控系统进行管理,严格对疫苗冷藏条件进行记录,在运输之后应严格进行各方面的查验,包括供货单位以及有效期等,做到备查时有迹可循。此外还应加强账目管理,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账目管理,取缔原先的手工记账管理,全面完善疫苗的出入库管理,并通过建立岗位监督机制实行对账目保存管理、疫苗有效期管理等。
(4)加强监督审查,为了使预防接种工作更深入顺利地展开,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接种单位的疫苗各方面管理情况,包括储存、运输以及接种等诸多方面,细化检查标准,通过强化监督检查避免流通环节出现违法行为。
对28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使其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管理模式以及既往管理模式进行评价,满分一百分,监督审查25分,储存、运输以及接种等诸多方面均完全符合标准,可全面落实监督审查;运输管理25分,可在运输接收时通过运输流程对当天温度、运输温度、动态温度等进行核查,并做好相关工作;账目管理25分。此部分内容包括手工记账管理以及现在应用的计算机系统自动账目管理,通过对两组差错事件以及工作效率进行评价;员工责任感25分,主要评价为各部门员工在两种模式下工作职责感。
将本研究的所有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管理模式下员工对监督审查、账目管理、运输管理以及员工责任感等评价均高于传统模式,对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模式员工评价对比(±s, 分)
表1 两种模式员工评价对比(±s, 分)
组别 监督审查 账目管理 运输管理 员工责任感新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t P 23.33±4.12 18.52±1.05 8..931 0.000 23.08±5.11 17.73±1.03 7.831 0.000 22.14±4.25 17.79±1.28 7.838 0.000 23.06±4.28 17.12±1.13 7.239 0.000
近年来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局限性,导致其存在着事故隐患以及一定风险性,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能在采购、选择以及使用过程中完成系统的监控,加之疫苗不是普通药品,在传统冷链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未及时收到报警、冷链系统缺乏监控存在死角等因素也可导致疫苗质量受损[4-6]。由于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尚未得到充分的应用,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免疫规划工作有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我国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7-10]。
本次研究通过探讨了疫苗质量受影响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冷链配送能力与运输管理问题、账目管理问题、监督质量不佳以及采购疫苗信息来源不足等诸多问题。有研究表明其主要由于企业冷链配送能力不足,在疫苗长途运输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监测,导致了运输疫苗质量出现问题[11-15]。为此本文通过规范出入库管理,强化冷链管理,加强接收疫苗时的各种检验工作,确保在规定的冷藏温度下运输才可接收疫苗。此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储存情况也往往因疫苗冷链系统的相对滞后,使得疫苗损毁情况较为突出,群众的健康安全问题受到了侵犯[16-17]。为此本研究通过加强储存管理,实行全自动温控系统,强化监督检查,细化工作职责,并通过利用计算机自动账目管理加强账目管理等,使其做到有迹可循,可及时针对其质量问题进行追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调整机构实行管办分开有利于加强监管力度,实行强化职责可以提升员工的职责感,在培训以及业务指导过程中也可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并且使得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挥其应有的职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管理模式重点突出在疫苗的出入库管理,通过强化报表管理解决疫苗采购时信息来源不足的情况,并且通过强化资质管理可提升疫苗质量,强化冷链管理、储存管理可以避免疫苗出现问题等。
综上所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管理模式对解决冷链配送能力问题、账目管理问题、监督质量不佳以及采购疫苗信息来源不足等诸多问题有良好作用,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质量与充分维护公共卫生职能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