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瞿秋白:两段深情,一生心系

时间:2024-04-24

张家康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革命文学的奠基人。他诗人般的气质和满腹才华为很多进步青年女性所仰慕,他先后和王剑虹、杨之华的婚姻,至今仍然令人钦羡感叹。

“美人如玉剑如虹”

王剑虹和丁玲是湖南桃源县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同学,后来又同在上海平民女校读书,成为亲密无间的闺蜜。1923年8月的一天,她们由好友施存统介绍与瞿秋白相识,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大家都知道瞿秋白的身份,对瞿秋白的第一印象极好。

她俩打心眼里敬佩瞿秋白,很喜欢与他交谈,深深地被他的才华所折服。在第二次会面时,瞿秋白就劝王剑虹和丁玲去自己执教的上海大学读书。在瞿秋白的鼓励下,王剑虹和丁玲报考了上海大學。

瞿秋白风度翩翩,又平易近人。一天,丁玲无意间在王剑虹的垫被底下发现了一张布纹信纸,上面是王剑虹手书的一首诗《他》:“来自新气的俄乡,本有的潇洒更增新的气质,渊博的才华载回异乡艺术之仓。他的学识、气度、形象,谁不钦羡敬重,但只能偷偷在心底收藏。”丁玲晚年在回忆文章中说,她终于明白了,王剑虹“在热烈地爱着秋白”。

丁玲把这首诗交给了瞿秋白,瞿秋白握了握丁玲的手,激动地说:“我谢谢你。”其实瞿秋白和王剑虹是心有灵犀的,都清楚对方的心迹,只是羞于主动启齿而已。此时此刻,兴奋的瞿秋白不再回避自己的心意,他高兴地来到王剑虹的宿舍,向她坦陈自己的思念。

1924年1月,瞿秋白和王剑虹结婚了。这是瞿秋白短暂人生中最为快乐而又繁忙的时期。

后来,瞿秋白作为党内重要的理论家,写作任务特别多。正是此时,王剑虹不幸得了肺病。瞿秋白也有肺病,因此总以为是自己传染给妻子的,每每想到此,他陷入深深的自责而不能自拔。

不久,王剑虹病逝于上海,年仅23岁。妻子的逝去给瞿秋白带去无比的伤痛,然而现实斗争的残酷在等待瞿秋白去面对。瞿秋白料理好爱妻的后事,一心扑向工作。

“三秋”印章表深情

杨之华是上海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她和王剑虹、丁玲都是上海大学的同学。国共合作时期,她被派往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青年妇女部,协助中共早期妇运领导人向警予工作。

杨之华最初认识瞿秋白也是在课堂上,瞿秋白讲授的课,给杨之华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一次,杨之华代表向警予去向鲍罗廷介绍上海妇运情况。在鲍罗廷家中,她意外地遇见了瞿秋白。正是这次邂逅,使杨之华对瞿秋白产生了莫名的好感。不久,杨之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的入党介绍人就是向警予和瞿秋白。

杨之华有一段由父母包办的失败婚姻,丈夫沈剑龙是个花花公子,杨之华怀孕后,沈剑龙不闻不问,只顾自己寻欢作乐。女儿出生后,杨之华给女儿取名独伊,表明只生一个的决心。

1924年11月,杨之华带着瞿秋白来到杭州萧山沈剑龙家中,共同商议离婚的事。三个人关在房间里谈了差不多一整夜,不吵不闹,心平气和,十分冷静,一场离婚协议就这样达成了。沈剑龙告诉杨之华,你自由了。

杨之华性情活泼开朗,富于生活情趣;瞿秋白温文尔雅,具有浪漫情怀,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人。婚后,瞿秋白准备篆刻三枚印章。他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白华之秋刻成三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1930年9月下旬,瞿秋白和周恩来主持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会后,瞿秋白和杨之华留在上海。1933年底,上级来人通知瞿秋白:“中央有电报来,要你去中央苏区。”瞿秋白问:“之华可以去吗?”那位同志请示后,告诉瞿秋白:“之华要去苏区的问题,要等有人代替她的工作才能走,请你先走吧!”在离别时,杨之华给他买了一只杯子,还有10本他最喜欢用的黑漆布面的笔记本。

是离别还是永别,对于他们这些行走在刀刃上的革命者来说,都是未知数。他把十本黑漆布面的本子分成两份,对她说:“这五本是你的,这五本是我的,我们离别了,不能通讯,就将要说的话写在上面罢,到重见的时候,交换着看吧!”

但现实是残酷的。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俘。6月18日,被蒋介石下令枪决。

(摘自《党史纵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