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伏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4-05-15

徐莹,宋江华,宋世刚,王国庆,徐华鹏

(1.冠县中心医院 中医科,山东 聊城 252500;2.冠县人民医院 中医科,山东 聊城 252500)

0 引言

变应性鼻炎亦被称为过敏性鼻炎,以鼻痒鼻塞、流清涕、打喷嚏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眼痒、流泪、咽痒等临床表现。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环境和遗传因素相关,早期如果不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哮喘发生,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十分严重。近十年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明显增加,据统计,大约影响到全球10%-20%人群[1]。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儿童和青少年的发病率更高,且呈持续上升趋势。一项在亚洲各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儿童的发病率高10%-46%[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组胺药+激素治疗同时结合免疫脱敏疗法进行治疗,但是药物治疗时间一长很容易引起各类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临床上一直致力于研究更为有效且副反应小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国内外寻求中医疗法来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和报道逐渐增多。我科与冠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在2015年三伏天期间展开良好合作,采用《张氏医通》经典天灸方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本次对该研究展开详细论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冠县中心医院中医科以及冠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的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华耳鼻喉科学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3],出现鼻痒、流清涕、打喷嚏、鼻塞等临床症状,症状发作累计每日长达0.5-1 h以上,伴有鼻腔水样分泌物、鼻黏膜苍白等体征;发作期症状和体征典型,既往有吸入物及致敏原史或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EC)≥1%,血清IgE(62+12)U/mL。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此次研究,能够服从、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和随访。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皮肤溃疡、接触性皮炎;伴发高热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治疗所用药物有过敏反应。剔除标准:研究期间接受其他药物或方式治疗疾病者;无法按照医生规定接受治疗,或不能全程参与治疗者;随访期间疾病反复发作,接受其他疗法影响此次研究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42例。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

(1)治疗组。药物配制:选取甘遂、延胡索、白芥子、细辛等药物,以1:1:2:2的比例进行研磨、混合,新鲜生姜榨汁、备用。

取穴:主穴取大椎、风门、肾俞、肺俞等。

操作方法:混合好的药粉用保鲜后的姜汁调成糊状,在敷贴胶布中央粘敷制备成蚕豆大小的药丸,找准上述穴位进行贴敷,所选取穴位轮换贴敷施行治疗,除大椎穴外,其余穴位2侧均贴敷。

治疗过程:夏季农历三伏天期间,头伏7月13日,中伏7月23日,末伏8月12日;成人敷贴2-6 h,小儿敷贴0.5-1 h。敷贴具体时间视患者病情状况而定,出现明显发痒、灼痛感症状者缩短敷贴时间;10 d贴1次,3次为1个疗程。

(2)对照组。药物配制:准备新鲜生姜汁、荞麦粉,选取与三伏灸组相同穴位进行治疗;使用姜汁将荞麦粉调成糊状,按照三伏灸组的用药方案进行贴敷治疗。

1.3 观察指标

体征分级记分标准[4]:①1分: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下鼻甲有轻度肿胀;②2分:下鼻甲与鼻底之间有小缝隙,下鼻甲与鼻中隔紧靠;③3分:鼻中隔、下鼻甲以及鼻底紧靠,未见中鼻甲。见表2。

表2 症状分级记分标准

临床疗效:(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51%、50%-21%、≤20%分别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有效+显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一的处理与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值检验),若两组对比有差异,则P<0.05显示可纳入统计范畴。

2 结果

由表3可知,治疗组44人中,显效12例,总有效率84.09%;对照组42人中,显效6例,总有效率23.81%。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表3 临床疗效统计[n(%)]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主要是指某些过敏原由于受到某些刺激而敏感性增高从而引起以鼻黏膜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变态反应,目前,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较多,除免疫疗法和药物治疗外,还需严格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饮食控制和生活指导。然而,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用药副反应大、疗效欠佳。中医理论中将变应性鼻炎归属于“鼻鼽”范畴。中医学辩证理论中[5],“冬病夏治”作为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在调治冬天好发病证方面有着突出疗效。其融会有免疫学、时间医学、中医学等多个系统知识,主要在夏季使用药物对冬季病症进行治疗。以“冬病夏治”为指导的三伏灸则是利用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作为契机治疗冬季病症,其原因是在夏季暑天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经络系统拥有最佳的通畅状态,此时运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法,采用新鲜生姜汁将特定中药调成药丸,将其贴在大小适宜的胶布上,选取治病穴位进行贴敷,即可达到防病治病的重要目的[6]。该方法之所以能够起到防治疾病的良好作用,是因为药物贴敷对相应穴位产生刺激作用,可使药理作用直达腠理,发挥温阳益气、驱散外邪、疏通活络等治病功效。本次研究在三伏天选取几个主穴,配合白芥子、甘遂等中药天灸方进行敷贴治疗,并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作为观察指标。在排除一些客观因素的基础上,研究表明采用三伏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并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疼痛以及患者易接受等优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6):67-68.

[2]Casale TB,Dykewicz MS.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allergic rtinitis-asthma link[J].Am J Sci,2004,327(3):127-138.

[3]Sheffield PE,Weinberger KR,Kinney PL.Climate change,aeroallergens,And pediatric allergic disease[J].Mt Sinai J Med,2011,78(1):78-84.

[4]Pawankar R.Allergic rhintis and asthma:the link,the new ARIA class ification and global approaches to treatment[J].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2004,4(1):1-4.

[5]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中华耳鼻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1998,33(3):134-135.

[6]孔亚明.天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09):49-5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