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闫斌
(平邑县郑城镇中心卫生院,山东 临沂 273311)
四肢骨折是外科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治疗四肢骨折,合理的外固定方法非常重要。相对比,小夹板外固定操作相对简单,痛苦小,疗效好,患者的接受程度更高[1]。在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中,小夹板外固定是一种特殊操作。在整个治疗中对临床医师的操作要求较高,并且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以便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本文研究分析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四肢骨折患者。男38例,女30例,患者年龄15-68岁,平均(36.5±6.3)岁。其中肱骨髁上骨折22例,肱骨髁间骨折10例,肱骨干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14例,其他骨折6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心理护理。骨折发生后会产生剧烈疼痛,此时患者行动不便,同时在加板固定位置保持强迫性体位很容易形成忧虑、烦躁、恐惧与悲观等多种负性情绪。患者伴随的此类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需要加强与患者交流与沟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详细了解,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需要态度和蔼,亲切,具有耐心,为患者展开心理疏导,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向患者讲解康复常识。通过这种方式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确保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告知患者愉悦、轻松的心理状态对治疗具有促进作用,促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消除不良心理。
(2)整复前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分析,帮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以便为后期的固定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提高准确度[2]。在放置体位的时候,可以告知患者与家属体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如果患者出现胫腓骨下段骨折,需要将患肢抬高,确保其高度与心脏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可以促使血液回流。需要将枕头垫在膝下,避免骨折后移,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是否出现肿胀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患者胫后动脉与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检查骨折是否损伤患者血管神经。护理人员需要对各种夹板的优缺点进行详细了解,明确夹板的材质、韧性、弹性与可塑性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夹板与尺寸,避免夹板硬度限制患者生理性肿胀,减少对皮肤的压迫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定期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检查,并及时做好准备工作。针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护理人员还需准备各类药品与相关急求设备与仪器,在整复的时候,如果出现心功能异常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抢救处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便让患者对治疗流程、注意事项、预后效果等进行详细了解,以便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面对治疗。
(3)整复时护理。在整复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均需协助医师,依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位置,并将压力点放置其中。尤其是需要在加压部位与骨突出部位需要放置棉花垫,对包扎松紧程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过紧影响到肌肉组织而出现缺血性坏死或对皮肤造成破损。
(4)整复后护理。整复后护理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体质、病情辨症施食。需要对肿胀、发热比较严重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告知患者需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油腻、生冷、辛辣食物,可以多食用香蕉、柑橘、西瓜与新鲜蔬菜[3]。患者骨折中期,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进食温补的食物,包括木耳、牛肉、羊肉等,可以促使患者气血尽早恢复。在后期可以鼓励患者多食用滋肝补肾的食物,可以多喝骨头汤,促使骨生长与恢复。另外,对夹板固定护理。需要告知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可以将患肢放置在中立位,并垫高至心脏,告知患者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避免出现体位不当现象,告知患者活动幅度不要过大而引起骨折移位[4]。需要告知患者摆放正确体位的重要性,以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各项工作。在固定之后,患者患肢会感受到压力,会对患肢血液循环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在早期阶段,需要对患者患肢末端动脉搏动情况进行了解,观察局部皮肤颜色、疼痛感、温度等,一旦发现异常现象,需要告知医生,对其给予对症处理。另外,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夹板位置进行定期检查,观察包扎松紧情况,确保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造成骨折位移或血液循环不畅等现象。最后,功能锻炼。初期阶段,患者骨折疼痛多伴随着肿胀,骨痂还未形成,很容易出现移位现象。护理人员需要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训练,促使患者血液循环,以便合理消肿。同时应注意骨折部位以下关节都不可活动。中期阶段,需要等到患者症状减轻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需要正确指导患者开展运动功能训练,同时加强骨折部位、上下关节锻炼[5]。在骨折后的6周左右可指导患者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幅度,预防关节出现僵硬。后期阶段,待患者基本愈合的时候,需要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负重与关节练习,以便尽早康复。并且告知患者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延长康复进程。
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半年至1年的时间。治愈:经治疗与护理后,患者骨折解剖复位已经达到骨性愈合的标准,关节功能已经完全恢复,同时还可正常活动;显效:骨折解剖复位,骨性已经愈合,但关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有效:骨折基本恢复,关节功能已明显改善,但还不能正常的活动。
跟踪随访患者半年至1年的时间,所有患者中,治愈49例,显效17例,有效2例。
人体骨骼发育与老化等原因,骨折多出现在儿童与老年中,中青年也有发生。常见现象主要是患者某一部位出现骨折,部分患者出现多发性骨折。及时有效的处理,大部分骨折患者各项功能均可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临床治疗骨折的方法主要有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针对单发性、封闭性等单一的骨折,通常采取复位手法。而多发性与开放性可通过复位手术治疗。临床治疗四肢骨折常用手法复位与夹板固定。小夹板弹性良好,可塑性强。小夹板根据人体运动学的原理,采用适当的牵引力与反牵引力,促进骨折解剖复位。将其应用于四肢骨折中,可促使骨折保持较好的对位性,并可利用肌肉活动产生的力量,达到矫正残存移位的效果。在高质量手法复位技术的保证下,为患者提高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疾病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6-7]。
综上所述,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期间,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骨折康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1]李晓玲,陈立宏.外固定架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术后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3):654.
[2]孟庆军.蒙医传统整骨术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措施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9):203-203.
[3]李帅.护理干预措施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7(86):876.
[4]王桂燕.儿童尺桡骨骨折小夹板外固定复位术后的护理要点分析[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6,16(3):00080-00080.
[5]朱鹤飞.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1):124-125.
[6]张立兰.运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36):3385-3386.
[7]蔡真,肖江平,习白羽.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与康复[J].医学信息,2010,23(03):691-69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