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湖九津话水城

时间:2024-05-15

胡真

南昌因水而发,缘水而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三湖九津通赣鄱”就是对南昌水资源的描述。同时,这句谚语也大致描述了古时南昌城的范围。那么,“三湖九津”指的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前身在唐

自古以来,南昌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灌婴濒江筑城,使得古南昌城水害严重。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患,唐代江南西路观察使韦丹曾组织民力治湖。除此之外,他还在水关桥置内、外闸,汛期闭外闸开内闸,使水绕壕沟从城东北面排入章江;湖水放出后则闭内闸,使章水不得入内,然后通过内闸引湖水出壕沟,东入砚子湖(今贤士湖)和艾溪湖,再入鄱阳湖。这是唐代南昌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当时的水患。

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韦丹又调遣民力在洪州沿江加筑长堤达12里,以防江水暴涨为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韦公堤”。韦丹在当时建造的壕沟和堤坝成了后来“三湖九津”水利系统的雏形。清道光年间,江西布政使瓜尔佳·怡良在《重修豫章沟记》中记载:唐观察使韦丹在城南筑堤捍江,内开渠为水关,建内外闸调节水位,这些统称为“五事津”,是“九津”的前身。

●修建于明

明代南昌城內有很多桥梁,当时的洪恩桥、广济桥(今状元桥)和灵应桥将东湖分隔为东湖、西湖和北湖,并称“三湖”。

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东湖淤塞,知府范涞征调南昌、新建两县农民进行清理,重新砌置水关桥处的外闸;同时,分别修通九津(即排泄湖水和城区积水的渠道),分别为三德津(起于东湖,经戴家巷、叠山路,于永和门北出城)、庶征津(起于南湖,经上水路、象山路、叠山路出城)、五福津(是庶征津的分支,沿后墙路向西直至赣江)、五行津(起于东湖西南角,经中山路、合同巷、棋盘街出城流入抚河)、五事津(起于西湖,经孺子路、蓼洲街流入抚河)、五纪津(起于孺子亭,经算子桥、三眼井、豫章书院出城)、八政津(为五事津的分支,经塘胜上、石头街,至都司前街口出城)、归极津(又名会极津,起于东湖,经中山路、皇殿侧路出城)、稽疑津(起于东湖,经民德路、胜利路、半步街出城)。各津与城外的壕沟相连,这就是南昌“三湖九津”的由来。

初步建成的“三湖九津”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但之后又经历了数次大规模整治。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南昌知府卢廷选对三湖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整治。他用石和砖砌筑堤岸,建筑桥梁5座。随后,他又在三湖周边广植垂柳,使得三湖面貌焕然一新。

●完善于清

“三湖九津”排水系统在清代更趋完善。湖水依然通过水关桥与赣江相通,水关桥的内外闸起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当湖水高涨时,开内外闸让其流入江中;当赣江涨水,则关闭外闸,使赣江水不能侵入,然后开内闸,引湖水至护城壕,使其绕广润门、章江门、德胜门、永和门而归于砚子湖和艾溪湖,再出牛尾闸,趋杨家滩,入鄱阳湖。

清咸丰年间,庶征津附近的城壕与赣江挖通,且重开新闸,以备湖水出江;三德津又通过壕沟与砚子湖相连,以防江水倒灌;五纪津、八政津也分别通过城壕与赣江、抚河相连。至此,“三湖九津”排水系统完全形成。这样一套完备的排水系统,使南昌城基本上避免了东湖水溢,同时也保证了湖水清流而不腐。

●留景在今

“三湖九津”所涉及的水域大多是著名风景湖,留存古桥较多。

状元桥现存于民德路上,是东湖与南湖的分水桥。此桥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旧时因为离佑民寺不远,被赋予“普度众生”之意,称“广济桥”,后改为“状元桥”。民间流传着许多状元与桥的故事。

灵应桥的建造时间比状元桥稍晚,因与桥比邻的水观音亭内观音菩萨甚灵,旧时南昌人认为它是观音菩萨应百姓渡水之需的显灵之作,故名“灵应”。灵应桥也称杜公桥、灵隐桥,屡经修葺,今古风难觅。

在百花洲上还有一座玲珑的青灰白桥,称百花桥,属于典型的园林桥。桥形迂回曲折,桥面护栏雕龙绘凤,近乎平贴水面,观景览胜独得其妙。

这些姿态各异的古桥,不仅点缀了南昌的美景,更丰富了南昌的市井生活,同时也串起了南昌这座千年古城的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