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文 阿 友
诚信雇工替失信雇主还款18万元
文 阿 友
一
1949年11月出生的代传华是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汤沟镇三汊河社区一名普通农民,他全家六口人中,竟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女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儿媳妇因实在忍受不了家庭的贫病交加,在孩子4岁时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代家是社区头号贫困户,多年来全家依赖低保金才得以生活。
为补贴家用,2009年,代传华谋得当地一家油厂粮油收购业务代办差事,成为三汊河社区粮油兑换点的负责人。附近的村民看中代传华为人本分厚道,纷纷将辛苦打下的油菜籽送来兑换成粮油票,随时取用。不料,当年秋天,油厂老板在卖掉村民粮油后卷款潜逃,致使兑换点无法兑现413户村民6万多斤的粮油。按当时市价3元/斤计,三汊河社区兑换点共欠村民18万多元钱。看到拿着油票却无法兑现焦急万分的乡亲,代传华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当地政府介入此事后得知,跑路老板已破产并进了监狱,村民想讨回欠债估计一时比较难。适逢寒冬腊月快过年之时,前来要债的人几乎踏破了代家门槛,巨债如同大山般压在代传华的头顶,令他窒息。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经过艰难的抉择,代传华痛下决心,逐一向前来讨债的债主表态:“各位乡亲,你们每分钱都是摔八瓣子汗珠挣来的血汗钱,是看在我的情分上相信我,才将油菜籽交给我的呀,冲着这份情意,大家所有的钱由我来还,我绝不能背骂名!”老代旋即四处张贴告示告知乡亲们:“我开的小店里面还有点东西,你们看值多少钱,就用油票换走吧。”告示一出,两天不到,小店里的东西就被搬了个精光。
代传华一贫如洗的家
见代家已经倾家荡产风雨飘摇,有一些同情代传华的村民上门安慰他:“老代,这事不能全怪你,你不用为欠我们的粮油钱担心,我们不用你还。”但代传华摇摇头坚定地承诺:“各位好意心领了,誓言已立,我绝不更改。请放心,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在,一定把欠你们的钱都还上。”
二
代传华让妻子在家照顾病情较重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女,自己带上一个还算健康的儿子来到芜湖一家建筑工地打工,在工地上搬运黄沙、水泥、钢筋等建材。由于年老体弱,这份苦力活尽管收入不菲,代传华却难以坚持。随后,父子俩又辗转社区与货运码头,先后做过钟点工、勤杂工、搬运工等。不管多脏多累多苦,只要能挣到钱,父子俩揽活从不计较。代传华家有一个账本,上面记满了当年兑换粮油人的姓名、粮油数量,只要家中有了点积蓄,他就通知村民带兑换凭证前来兑换。尽管省吃俭用,代传华每年却只能偿还几千元。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代传华渐感已无法胜任重体力活,为了尽早还清欠账,他选择了捡拾废品行当。
“自助者,人助之,天亦助之。”得知代传华把雇主的债当成自己的债来还的感人故事后,再加上代传华经营生意坚持宁愿自己吃亏也不亏人的厚道品性,许多有业务往来的客户都和代传华交上了朋友,愿意与他长期合作。渐渐地,代传华取得了城北郊外的几家机械加工企业的金属边角废料长期“代理权”,他的废品生意逐渐上轨,在芜湖站稳了脚跟。一年后,有了点积蓄,代传华鸟枪换炮买了辆电动三轮拉货,还在自家附近盘下了一个废品收购站。
从此,代传华每天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他每天上午奔波在企业间拉废品,下午送完货拿到钱后,又去给急等着钱的债主们送钱,傍晚再回到废品站整理切割存货……
天道酬勤,顺风顺水的2011年到2015年,代传华每年都有4万多元的纯收入,还掉大半债务。2014年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代传华父子拎着一个塑料袋来到邻村冯安民家中,当冯安民打开层层包裹的塑料袋时,冯家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惊呆了:除了少数的百元大钞外,4万元的现金,大部分都是20元、10元、5元的零钞,冯家全家上阵光点钞就用了近半个小时。当拿到“现金还清”这张字若千钧的凭据时,代传华与儿子激动相拥,喜极而泣:“这下好了,最大的一笔债还完了!”而今,债务少了的代传华并没轻松下来,依然穿行在芜湖大街小巷。
三
时光流逝到2016年隆冬。7个春秋里,代传华总是起早贪黑,没歇息过一天,没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吃过一顿可口的饭菜,他家全部的收入,包括政府给的低保救助金,只要能省下来的,全都用于了还账。7年的艰辛,终于在2016年年底云开日出,18万多元的债务大部分还清,只剩下不到6000元了。白发苍苍的代传华终于可以清闲一下,他老泪纵横仰天长舒了一口气:“今年总算可以过个踏实年了。”这7年来,老人一家几乎没沾过荤腥。眼下债务即将还清,农历腊八那天,心疼儿子的代传华,特地到菜市场买了4斤一般人不吃的“大老肥”(即全肥肉),炖了一大锅大白菜粉丝,一家人畅快地吃了一顿饭。
代传华在翻阅账本
每当有人问代传华为何要为失信老板担责时,代传华总是憨厚地说:“做人要有诚信。现在我还有劳动能力,理应担当。我和老伴年纪都大了,以后孩子们还要靠政府和乡亲们多关心,7年还债权当给政府和乡亲们分忧了。”
贫穷并没有让代传华向困境低头,诚信让他活得更有尊严。代传华用执着与巨大的付出,为中华民族“诚信为本、一诺千金”的美德赋予了新内涵。
责编/晓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