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态殡葬新风尚

时间:2024-05-15

文 老树

生态殡葬新风尚

文 老树

清风徐来

2月24日新华网刊文《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见》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群众逐步接受节地生态安葬理念,支持和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在火葬区,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和骨灰立体安葬等方式,《意见》倡导选择节地型墓位和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在土葬改革区,倡导选择节地型遗体墓位以及遗体深埋、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同时,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鼓励和支持选择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葬式葬法。

2月25日凤凰网的文章《社会组织参与殡葬改革是亮点》称,《意见》提到,积极引导和支持城乡居民、殡葬服务单位、基层组织以及相关社会组织推广节地生态葬法,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及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这是《意见》的一大亮点。由于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全国各地的地形、气候、物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如果要让高层设计出一个让所有地区、民族都满意的节约生态安葬样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没有大海大河的地方无法进行海葬;没有树木的草原或戈壁上无法推行树葬。怎么办呢?思路只有一个,那就是高层只设计、出台一个原则性、方向性的政策框架,然后放手让各地基层政府和民间组织因地制宜,自己设计具体的实施办法。

突破阻力

2月26日新华网的文章《不可断章取义解读生态安葬》提到,对《意见》持消极抵触者,往往抓住其中的“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大做文章,网络上甚至为此还疯传“儿媳妇和公公合葬乱伦”的段子。网络传播所放大的,往往就是这种畸形的结果。如果仅仅是对政策误解倒也罢了,糟糕的是,以讹传讹者以此断章取义地掩盖《意见》其他部分的内容。考虑到民众对传统习惯存在的惰性和依赖,《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推行生态节地安葬,给予普通公民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并且为了让“鼓励”见到成效,还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建立环保殡葬用品补贴制度,等等。可这些占《意见》绝大篇幅的内容却被忽视了。

3月1日《深圳特区报》的文章《生态殡葬,要过好三道关》认为,推行生态殡葬需着力破除来自三个层面的现实阻力。一是旧有观念的“障碍”。一墓难求的“葬不起”正成为亟待破解的社会隐忧。这不仅在于日益凸显的土地资源紧张,更缘于国人视“厚葬”为排场的功利思维。二是传统习俗的“偏见”。在人们的习惯性认知里,“合葬”大多只限夫妻之间的死后同穴。鼓励“家人合葬”则势必招致传统习俗的阻力,比如“男女授受不亲”、代际等级的禁忌等。三是操作环节的“梗阻”。家庭成员合葬在具体操作上不乏诸多现实困难,尤其是与现行规定相悖的制度短板,更需与时俱进的修改完善。

2月25日光明网《推广生态葬关键在赢得社会支持》一文称,推广生态葬,关键在于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这得回答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尊重风俗的前提下移风易俗?在传统语境中,墓碑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坟茔甚至能决定一个家族的兴衰。要倡导更文明、更现代的丧葬方式,须对这样的传统抱“理解之同情”。如果是盲目“破旧”,变成强力平坟甚至发生如强拆一样的“暴力火葬”,难免会造成不适,反而开了倒车。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在改变现状的前提下提供服务?购买墓地、证明死亡、安排葬礼等同样涉及各种社会政策与公共服务。把各种服务做到位,才能引导社会更好地接受改革举措。《意见》也提出了着力提高服务水平的问题。从建设立体安葬方式的墓地,到加强安葬后续日常管理,让亲属情有所寄、哀有所托、祭有所处,不会产生“对不起亲人”的感觉,改革才可能得到认可和支持。

共添“绿色”

2015年10月22日《法制日报》刊文《推进生态殡葬需要法律支撑》建议,推进生态殡葬必须要有法律作支撑,用法律的强制性来加以推进。首先,立法机关应加强立法,将推行生态殡葬写入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提倡、推行生态殡葬提供法律依据。人们习惯了对“活人”的事进行约束规范,往往忽略了对“逝者”身后事的规范,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在推行生态殡葬方面没有多少法律条款可依,只能靠“红头文件”来推行。其次,政府应依法将生态殡葬纳入地方民生事业的全局来统筹、谋划。政府应依法保障推行生态殡葬的各项投入,从土地、建设、规划等诸多方面统筹谋划生态殡葬的各项事宜,为生态殡葬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便利。再次,司法部门应依法查处破坏生态殡葬的行为,让选择生态殡葬的家庭和个人得到尊重。坦率地说,对待生态殡葬,一些人是存在抵触情绪的,这有可能导致他们与一些支持、选择生态殡葬的人产生矛盾冲突,这时必须依法保障支持生态殡葬者的权益。总之,推行生态殡葬不仅要靠教育引导推进,而且要有法律来保障和支撑。如此,这项改革才能事半功倍。

3月1日凤凰网的文章《生态安葬需要提升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认为,一个好的社会规范,应该是道德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出发,生态安葬不仅有助于节约国家的土地资源,也有助于降低民众的丧葬成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从道德价值上看,生态安葬需要民众实现殡葬观念的转变和价值排序的更新。人们在进行殡葬选择的时候,不能仅仅从经济层面进行计算,还必须从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上进行权衡——人们在殡葬上的支出,不仅成为一个家庭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也成为衡量家人是否孝顺的重要依据。作为一个重要的生命仪式,丧葬不仅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还具有重要的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显然,生态安葬不能满足人们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需要。要想提高生态安葬的公众参与,就必须为生态安葬“减压”,创造一个包容、开放的舆论环境。

3月3日光明网的文章《改变殡葬观念需要供给侧改革》提到,因为墓地的高额费用,“死不起”成为一个沉重话题。从需求侧进行改革,以改变殡葬观念的方式调整墓地的需求,也是一条推进生态殡葬的途径。殡葬理念需要改变,这种改变既要由内而外,也要由外而内。在承认了内部改变的艰难与历时性的同时,有关部门应该锐意推进殡葬服务供给侧的改革:一方面,增强行业的公益性,保证墓地资源不至于成为绑架情感、牟取暴利的工具;另一方面,提升行业的服务性,在更高效、更完善的服务中,推进殡葬行业的改革,推动殡葬理念的改变。

意义深远

2月25日新华网的文章《鼓励节地生态葬,开启绿色环保新理念》认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人仙逝后,子孙后代要为其置办棺木,选好下葬地点,树立坟头墓碑,有条件的还会将坟茔四周围起来,美其名曰是为逝世者营造“生活”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对于这一做法的诟病也日趋显现。倡导节地生态葬,一方面,为缓解“死人与活人”抢地这一矛盾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建设生态城市、绿色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月29日人民网《文明生态安葬,让逝者回归自然》一文称,提倡绿色环保的理念,实施节地生态安葬,让生命回归自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殡葬改革的必然趋势。推行自然生态葬,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与生态环境。生老病死是人的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但国人很重视对逝者的葬式、葬法,这既是一种传统的人生观念,也是一种奢侈浪费的现象。我们要打破陈规旧俗,扭转千年来的传统观念,积极参与更环保、更低碳的殡葬改革。人死如灯灭,坟墓只是死者的记号,即使给他们建造最豪华的坟墓,过了数代,子孙后也会渐渐淡忘死者。只要心存思念,有没有坟墓和墓碑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我们把长辈的辉煌成就、难能可贵的精神,良好的口碑与优良的家风,通过书刊、族谱等形式记载下来,并传承给下一代,这是对先人最好的尊重与追忆。因此,我们真没有必要毁田建坟与铺张浪费,保护土地,推行骨灰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葬势在必行,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更值得提倡。

2月26日新华网的文章《“生态葬’让死亡更有意义》提到,生态葬由于低廉的价格,在宣传上常被冠名为“经济适用墓”“低价墓”“廉价墓”,与厚葬的观念相悖,所以让很多人认为生态葬是因经济条件受限制的选择,与传统观念中的“厚葬”相悖,导致生态葬在推广上一直存在瓶颈。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不是生命意义的结束。人死之后,如果能回馈自然,造福后代,何尝不是让死亡更有意义呢?推广生态葬需要对传统殡葬形式在思想上进行转变,生命从生到死,都应该是辉煌充满生机的。“死得光荣”,同样是一种社会态度。

链接:国外的“生态殡葬”

瑞典:液态氮殡仪馆

瑞典一位女生物学家几年前创立了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液态氮殡仪馆,如今已吸引了数千名意愿登记者。在液态氮殡仪馆内,专业人士会先把遗体置于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中冷冻,然后放进可降解的棺材里;接着,再把棺材放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态氮里,轻轻摇动,遗体会分解成直径约为5毫米的小颗粒;在除去“颗粒”中的重金属后,便把“颗粒”装进一个由玉米淀粉做成的可降解容器,埋入墓园地下。墓园中将种植各种植物,遗体留下的“颗粒”可以给这些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让逝者在大自然中获得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澳大利亚:直立式墓葬

澳大利亚一家殡葬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墓葬法,即把棺材由原来的躺式变为直立式,以节省墓地空间。随着环保意识加强,同时也为了节约费用,澳大利亚采用火葬的人数稳步上升。在澳大利亚,火葬费用大约只有土葬的一半。澳大利亚人崇尚自然,墓地设计和管理也充分体现“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的绿色理念。当地不少墓园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其中70%以上的管理人员是绿化园艺管理专业人员。有的墓园与居民区相邻,两者相安无事。

美国:绿色墓葬多样化

美国绿色墓葬的形式有很多。以海葬为例,美国人将骨灰与混凝土混合后做成人工珊瑚,沉入海底,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之地。许多死者亲属认为,让自己心爱的人栖息在大自然中更富有人情味。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创建了第一个绿色墓地,目前全美有32个州有绿色墓地。这些墓地没有任何钢筋水泥等人工建筑,墓穴和周边环境尽可能保持自然状态。绿色安葬的骨灰盒或棺木都采用可降解材料。土葬者尸体不涂抹防腐剂,用毯子、白布包裹或采用未上过油漆的薄木板、纸板做棺材。

责编/文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