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皮肤外伤的处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观察

时间:2024-05-15

陆卫群

(田阳县头塘镇卫生院,广西 百色,533615)

皮肤属于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未出现伤口对自然界内病原菌的抵御能力较高。皮肤外伤属于临床一类常见创伤性皮肤病,通常出现于人体四肢,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严重后果,但出现皮肤外伤后未及时予以合理处理可引发感染、坏死和不愈合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疗效产生严重影响,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能引发破伤风和败血症等后果,危及患者生命[1]。以往常规清创换药后部分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欠佳,因此,结合皮肤外伤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对加快其伤口愈合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2020.01-2020.12 本院就诊的皮肤外伤共68 例患者开展研究,分析该类患者采取不同处理及护理方式的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01-2020.12 本院就诊的皮肤外伤共6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4 例,两组的男女比例分别为20:14、21:13;年龄分别为15-34 岁、16-35 岁,均值分别为(24.12±3.48)岁、(24.20±3.35)岁;外伤类型:擦伤、切割伤、挫伤、挤压伤比例分别为14:9:9:2、15:8:8:3。两组各项资料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同时均取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纳入标准:(1)皮肤均存在大小不一创面。(2)具备正常的认知能力,可配合完成此次研究。(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肝肾心等重要脏器有严重病者。(2)存在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病者。(3)已经开展过相应处理者。(4)拒绝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处理和护理,即先通过生理盐水开展冲洗,后采取敷料封闭,在必要状况下遵医嘱加用抗生素。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处理和护理,具体如下:(1)擦伤:对于擦伤患者,其伤口通常处在皮肤表皮和真皮层,仅存在较少出血或者渗血,于较短时间中压迫即可止血;开展处理时,需先消毒,后在伤口位置涂抹2%的红汞,通常伤口于14h 左右能结痂;无需采取抗生素,指导患者平时注意伤口清洁,若产生痂下积脓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处理。(2)切割伤:对于伤口较浅者先采取酒精消毒,等到伤口干燥之后选择无菌纱布或者创口贴包扎止血,通常3-7d 能完全愈合;对于伤口深或者处在关节位置者,需及时开展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注射,同时予以清创缝合处理,后期需做好换药同时维持伤口和附近组织清洁。(3)挫伤:对于程度轻仅伴随皮下小血肿者,无需开展特殊处理;对于程度严重者需采取注射器放血和抽吸,并遵医嘱加用抗生素;早期能予以冷敷镇痛,后期开展热敷加快血肿吸收。(4)挤压伤:挤压伤通常伤势较严重,需结合患者伤势严重度开展相应处理,对于严重者需送往医院急诊,必要时需住院检查和治疗;对于伤势轻者能采取干纱布压迫止血,清理伤口后采取清水清洗,后以无菌纱布进行5-10min 按压,涂抹上2%的龙胆紫,通常10d 左右能恢复。除此之外,需指导患者定期前往医院换药,做好其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单次换药和开展其他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由护士给患者说明操作方法、目的和有可能产生的反应等,获取患者理解与配合;指导患者进食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纤维素含量较高食物,供给足够营养成分,例如鸡蛋、鱼类与新鲜蔬果等,在必要情况下能予以静脉营养;护士开展护理期间需和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结合其心理状态予以安慰和鼓励,以减轻其紧张等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疼痛程度:分别在护理10d 后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疼痛程度开展评估,总分在0-10 分,最终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为严重[2]。临床指标:包含疼痛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满意度:采取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涉及伤口处理、护理态度、护理水平以及护患沟通等项目,总分是100 分,>90 分即为满意,80-90 分即为一般,<80 分即为不满意,对总满意度进行统计。总满意度=(一般和满意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取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疼痛程度对比观察组无疼痛占比较对照组高,中重度疼痛占比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轻度疼痛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疼痛程度对比(%,n=34)

2.2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的疼痛消失及伤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换药次数比对照组更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n=34)

2.3 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n=34)

3 讨论

皮肤外伤在临床较为常见,通常情况较轻,但未及时处理会使伤口的愈合时间延长,甚至能引起较为严重其他症状,需引起重视[3]。常见皮肤外伤类型有擦伤、挫伤、切割伤和挤压伤等,一般不会涉及神经肌腱或者血管受损等[4]。因此,出现皮肤外伤后需及时予以相应处理,以免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王娴[5]发现,对不同皮肤外伤患者开展针对性处理和护理能促进其伤口愈合,减轻其疼痛感。倪静原等[6]发现,对于不同伤口患者除开展针对性处理之外还应做好其心理护理工作,能减轻其焦虑情绪,提升其治疗及护理配合度。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在疼痛程度上轻于对照组,同时疼痛消失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说明经针对性处理及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其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考虑原因是结合患者的具体皮肤外伤类型予以针对性处理,给其提供出最适宜处理方式,能有效防止处理不当对伤口愈合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其疗效;除此之外,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工作,能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其合理规范自身饮食,减轻其负面情绪,提升其配合度,进而有助于提升其疗效,加快其伤口痊愈和疼痛消失,避免后续不必要的换药处理。在观察两组满意度时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高,说明经针对性处理和护理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考虑原因可能和伤口愈合更快、疼痛更轻、心理及生理舒适度更高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对皮肤外伤患者开展针对性处理及护理效果确切,能减轻其疼痛感,促进其伤口愈合,减少其换药次数,提升其满意度,值得采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