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时间:2024-05-15

黄艳珠

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 广西 贵港 537121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终末期生肾脏疾病患者最重要的肾脏替代手段,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得以顺利的必要保证和前提[1]。有关研究表示[2],动静脉内瘘是最佳的血管通路,对血流动力及血管自身条件具有较高要求,其动静脉内瘘形成时间长,因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成为血管通路重要选择。研究表明其操作虽简单快捷﹑损伤小和血流量大等优势,但其操作存在侵入性,且突出,若反复感染﹑血栓形成﹑穿孔及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等[3]。依据有关研究表明[4],感染称为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若未得到有效干预和治疗,将进一步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菌血症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拔管和死亡主要原因,因此,临床医护人员需要重视对置管护理,避免感染发生[5-6]。本文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以降低感染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中纳入的48例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自身未有感染性疾病;具有正常认知﹑理解和表达能力;排除存在具有其他系统感染;存在精神疾病史和精神发育迟滞;隧道感染或出口感染。研究时间2021年2月至11月利用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患者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4例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23~73岁,平均(48.20±1.05)岁,研究组24例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3~73岁,平均(48.23±1.10)岁,纳入两组血透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另外,对比本次研究目的了解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透析前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原理﹑注意事项,整个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置管后注意常规换药﹑中心静脉导管消毒﹑并依照无菌技术封管。

研究组实施多元化护理:(1)责任护士详细了解血管通路情况后给予相应护理,严格注意无菌手套使用﹑手卫生,且利用最大无菌屏障,以及严格应用碘伏消毒,另外,依照规则行使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并注意观察患者状态和相关参数,透析管路固定﹑无菌敷料覆盖﹑无菌技术封管操作等标准性,此外,详细记录通路感染情况﹑导管功能和相关情况,对存在问题的部分及时干预。(2)健康知识护理,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微信群健康讲座等来提升患者医嘱执行性和自护能力,在透析中向患者口头讲解,每次10~30分钟,并解答其疑问和个性化指导,内容包含洗浴时导管保护﹑局部清洁时正确方法,合理饮食﹑自我体质量管理和合理运动方式等。微信宣教时注意重复讲解1~2遍,为强化遵医性和知识掌握程度。手册用于患者等待透析和透析期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家属也可共同学习。(3)心理护理干预,讲解血液透析中心静脉指导意义和必要性,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对血液透析治疗态度,并对其提出的问题解答,以及告知避免避免感染的重要性,若出现感染务必要配合临床医护人员治疗,切勿自行服药。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介绍预防方式,减轻心理压力,嘱遇到问题时随时向责任护士与医生询问,不可随意处理。(4)皮肤护理:对于置管患者人员,护理人员应当严密对置管部位皮肤进行观察,查看是否具有红肿﹑化脓等现象发生,并随时询问其感受,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对具有红肿现象﹑脓性分泌物的患者使用碘伏棉球清洁消毒,以及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保证消毒面积大于敷料面积,置管部位皮肤被污染后需使用医用酒精等及时清除干净,并使用聚维酮碘消毒。(5)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因近年来,导管相关性感染致病菌对常用抗感染药耐药性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治疗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能有效减少耐药菌株产生。(6)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免疫及营养支持,鼓励多食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无法进食者胃肠营养支持,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针对感染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及不良情绪对比。

(1)主要利用SF-36生活简易量表对患者干预后整体情况评估,包含躯体疼痛﹑生理机能﹑心理机能﹑精神健康,其所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患者满意度使用院内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出院前一天依次分发给患者或家属,回收率100.00%。

(3)对于患者不良情绪主要依据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其不良情绪越为严重,故而反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率

感染发生率对比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感染发生率对比[n(%)]

2.2 SAS﹑SDS评分对比

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比P<0.05,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干预前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相比护理前后两组 SAS、SDS评分[(±s),分]

表2 相比护理前后两组 SAS、SDS评分[(±s),分]

?

2.3 SF-36评分结果

SF-36评分干预后和干预前对比P<0.05,其中,以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干预前无任何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机能 心理机能 躯体疼痛 精神健康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24 65.20±5.05 86.61±5.39 52.09±6.39 80.69±4.17 56.09±6.52 84.36±3.10 63.09±6.52 82.09±3.69研究组 24 65.39±6.52 95.63±4.54 52.49±6.55 93.69±3.07 56.05±6.52 95.25±2.11 63.06±6.02 96.58±2.07 t 0.112 6.270 0.214 12.298 0.021 14.226 0.016 16.777 P 0.910 0.001 0.831 0.001 0.983 0.001 0.986 0.001

2.4 满意度的结果

满意度对比研究组高出对照组11.16%(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n(%)]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脏疾病常用治疗手段,临床常用静脉指导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但静脉置管操作对人体具有创伤性,极易因无菌操作不严格或置管不当使患者发生血流感染,若是未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将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7]。随着我国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置管技术越为娴熟,从而被临床广泛使用,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也将随之上升,有关资料显示[8],该病症发病率在0.5%,不但对透析质量造成影响,严重时危及到患者生命。经大量研究显示,导致此并发症发病原因是无菌操作不严格,健康教育未到位﹑患者自护能力差等原因造成,对此,要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进行预防。以往护理干预因自身限制在此病症护理中难以发挥作用,故需寻找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极为重要[9]。

本次研究中对比常规护理和多元化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多元化护理指将多种文化渗入到护理工作中,满足患者对身心健康和社会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护理核心理念从患者基本需求出发,且从患者心理﹑安全﹑睡眠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干预,以适应患者多层次需求现状[10]。而本文中依据多元化护理核心和内涵展开护理工作,依据患者需求开展安全性护理﹑心理护理﹑健康知识﹑皮肤护理等,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感染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低,且干预之后患者SF-36评分较干预前提高,另外,组间进行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时,有效缓解了患者不良情绪,较干预前焦虑与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此外,降低了医患矛盾发生,构建出和谐医患关系,为家庭﹑社会起到稳定作用,并使患者更好的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够积极配合参与治疗,战胜疾病,同时使治疗依从性提高,故本次研究中经满意度评价,满意度达97.83%。并和李雪松[12]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多元化护理干预之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降低,且缓解不良情绪,以及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