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骨二科,河北 任丘,062552)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被称作“臀上皮神经嵌压症”、“臀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损伤”等,是临床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该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骨科医生在门诊和住院常会遇到此类疾,但是在诊断上经常会混淆,经常会把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治疗效果就不会满意。近年来我们对该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采用阶梯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组最终确诊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248例,其中女154例,男94例,年龄30-75岁,平均49岁;病程1个月至l1年不等,单侧205例,双侧同时发病43例。诊断标准[2]:(1)临床表现为患侧臀上皮神经支配区域的腰臀部疼痛,可有大腿后的串痛但不超过膝关节。(2)体征:弯腰活动受限,对侧下肢直腿抬高受限,一般在髂嵴中点或下方有固定压痛点或者阻滞该点能缓解疼痛。248例患者中包括初次诊断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53例,最初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最后确诊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
的患者195例。
由患者在完全知晓的前提下进行治疗,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合并应用推拿按摩、理疗、中药离子导入、中频电刺激治疗等物理治疗;第二阶段,局部封闭;第三阶段,手术治疗。
1.3.1 口服药物:常用的非甾体类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布洛芬、氯唑沙宗,美罗昔康等,或给予地西泮2.5 mg,3次/d,以缓解痉挛。吗啡制剂可短期使用,但仅限于疼痛严重者以免成瘾。
1.3.2 推拿按摩: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枕。高度以自觉症状减轻到最大程度为准,在腰臀部循臀上皮神经的行径部位查找明显的压痛点,确定治疗部位,然后针对治疗点进行点、按、揉、拨等手法治疗,力量大小以病人有酸胀痛感,但不抗拒为准,以缓解肌肉痉挛,寻得痛点或条索状肿物后实施弹拨以松解粘连,最后采用放松手法结束治疗。时间为30min,每天一次。
1.3.3 药物热敷法[3]:制附子15g,制川乌10 g,片姜黄20 g,细辛12 g,川椒 15 g,桑枝、槐枝各 30 g,三棱、莪术各 15 g,醋元胡 12 g,制乳没各10 g。将上药粉碎成粗末,分装成26 cm×20 cm两层纱布袋内,将纱袋口缝好后,放进砂锅内,加水1000 ml,煎煮3.5 min~1 h,取出药袋,放在压痛点或条索状增粗物上热敷为佳,每天1次,每次热敷1 h以上,10 d为1疗程
1.3.4 理疗:卧床休息及深部远红外线局部照射,每日2次,每次理疗30 min。
1.3.5 中频电刺激治疗:患者取俯卧位,中频治疗仪(技术参数:电源电压220V 50Hz;功率12W;输出中频频率1KHz~10KHz;低频调制频率0.1Hz~60Hz;输出基本波形:方波,尖波,三角波,正弦波.指数波等)进行治疗,电极下放置厚衬垫,将中频电治疗仪阴极置于患肌的运动点上,阳极置于躯干,电流强度以能引起肌肉收缩而无疼痛为度。每次30min,每天一次。
1.3.6 局部封闭患者取俯卧位。在髂嵴中点下2~3 cm有明显压痛处定点,用7号长针由定点处快速刺入皮肤,垂直骨面进针,直达病变部位后患者可有放射性酸胀感,回抽无血后注入消炎镇痛药液(2%的利多卡因与醋酸曲安耐德混合液)5—10 ml,5次为1个疗程。
1.3.7 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理疗、按摩、封闭等)无效或反复发作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排除其它腰腿痛疾病(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则采取松解臀上皮神经的方法治疗。
手术方法与过程:患者取俯卧位持续硬膜外麻醉,沿痛性结节表面作横弧形切口长约3—5 cm,在骶棘肌的外缘与髂嵴的交点或其稍内侧找到臀上皮神经,在出肌筋膜点可见脂肪或脂肪瘤蒂部连到胸背筋膜的出孔处,在神经穿出孔内可见到臀上皮神经穿出。臀上皮神经受卡压移位变形,增粗水肿,术中切除脂肪疝囊或脂肪瘤,扩大疝孔或松解卡压神经的腰背筋膜、髂嵴纤维束和臀筋膜。创面彻底止血后放置胶片引流后缝合伤口加压包扎。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10-14 d伤口拆线。
疗效评定标准[4]:治愈:腰腿痛完全消失,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好转:腰腿痛基本消失,基本能正常工作生活,但未根除,间断有腰骶部疼痛;无效:疼痛或放射痛无明显改善,日常工作受限。治愈及好转均视为有效。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l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第一阶段治疗有效率为47.59%,第二阶段治疗有效率为91.54%。第一阶段治疗和第一阶段治疗综合治疗有效率为95.56%[(73+45+96+23)/248*100%],第三阶段治疗有效率为100%。三个阶段总有效率为100%(见表1)。
表1 不同阶段治疗对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n(%)]
在国内,冯天有于1977年提出,臀上皮神经损伤占腰部急性损伤的40%~60%,是引起腰腿痛的一个主要原因[5]。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生与臀上皮神经的解剖学密不可分。臀上皮神经是单纯感觉神经,起源于腰l-3后支的外侧支,从椎间孔发出后穿骨纤维孔,沿肋骨或横突的背面和上面走行,然后由里向外走行在骶棘肌内,走出骶棘肌后穿过深筋膜行于皮下浅筋膜层,最后跨越髂嵴进入臀部。臀上皮神经在进入臀部时被坚强的由骶棘肌与腰背筋膜在髂嵴上缘附着处形成的扁圆形骨纤维管固定,神经由此隧道通过,这种解剖特点使臀上皮神经在受到牵拉或此管变形、缩窄即能卡压[6]。
当腰部进行各种运动、较重的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等可使神经受牵拉,造成腰背筋膜及纤维组织的劳损,炎症水肿、纤维增厚、变性有可能使骨纤维管狭窄,嵌压臀上皮神经或使该神经与髂嵴间的骨纤维管发生摩擦,炎症水肿而受压。风寒、受凉致肌肉痉挛,也可为臀上皮神经损伤的原因或诱因。另外,腰背筋膜的深面有较丰富的脂肪,尤以女性明显,当臀上皮神经行走过程穿过脂肪团块或受较大的脂肪团块压迫等致病因。
该组患者中有195例首诊为腰椎是盘突出症,误诊率达78.6%。说明这两种疾病有很多类似的临床症状,都有腰臀部和下肢症状。因为部分患者在行CT检查时同时有腰椎间盘膨出或者突出,所以常将其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对其治疗上常走入误区,给病人带来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同时也说明很多医生,包括骨科医生对该病症认识不足。只有对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才会有比较好的疗效,而错误的诊断必将导致不良甚至无效的治疗效果。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两种疾病的病情和影像学,得出正确诊断,进行正确治。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已如前述,部分患者有明显扭伤史或受风寒侵袭病史,其余均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疼痛。腰痛及臀部疼痛,多为单侧性,部分可呈双侧性,可扩散到大腿及 腘 窝,放射痛仅限于膝关节之上,极少涉及小腿;呈酸胀痛,有时较为剧,可伴有臀肌痉挛,有时伴有麻木感;或因寒冷和较长时间不活动而加重,活动后减轻。患者常述起坐困难,弯腰时疼痛加重。在髂后上棘外上方髂嵴缘下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扪及条索状硬结或小脂肪瘤;压之有向大腿后侧的放射痛,但腰椎棘突旁无深压痛及放射痛。小腿及踝、足部感觉无异常;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无异常,趾背伸力无减弱;当咳嗽、体力劳动后,翻身或解大便时疼痛加重,夜间不能入睡,休息后亦不能缓解。有部分患者直腿抬高试验(+),也有部分患者对侧直腿抬高时,对侧无症状,但导致患侧疼痛,最重要的是加强试验均(一)。影像学检查排除腰部肿瘤、结核等病变,或虽有间盘膨隆、突出,但其显示的受累神经节段与症状、体症不相符合。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封闭,瞬时症状缓解或消失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常超过膝关节且在腹压增加时可加重症状,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相应神经根椎旁压痛试验阳性,CT、MRI可明确鉴别。
在临床上,对此病症治疗方法多种多。我们采取先简单后复杂,先无创后有创的阶段治疗原则对该疾病进行治疗。该研究显示,对该病第一阶段的治疗措施包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合并应用推拿按摩、理疗、中药离子导入、中频电刺激治疗等物理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率29.44%+好转率18.15%)达47.59%。说明这些相对保守的简单的治疗方法对部分患者有效,而部分患者无效。而第二阶段在髂嵴中点部位的局部封闭,对于第一阶段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起到了进一步的治疗作用,在第二阶段治疗组中,其有效率达91.54%。两个阶段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56%。而手术松解臀上皮神经,其缓解疼痛的作用明显,其有效率达100%,因此可治疗对于第一、二阶段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总体来说只要对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可达到100%的有效率。
总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其误诊率也非常高,按照阶段性治疗的方法,其治疗总有效率可达100%。达到优良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临床医生对于该疾病的正确诊断与正确的分阶段治疗,最后才能够达到给患者解除病痛的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