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进展

时间:2024-05-15

唐小平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防城港,538021)

近年来,子宫肌瘤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属于女性生殖器官较为常见疾病之一,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腹部坠胀、腰酸、子宫出血以及白带异常等,对女性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以子宫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案,也是治疗子宫肌瘤和某些子宫附件病变的关键术式。相关数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接受子宫切除患者中,具有70%为良性疾病,其中以子宫肌瘤最为常见[2]。部分患者认为,子宫属于维持女性特征的关键器官,切除后可直接丧失生育能力,且会诱发性功能早衰、肥胖,直接干扰患者生活质量[3-4]。不仅如此,子宫切除后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如抑郁、自卑、焦虑、消极、烦躁等,进而直接影响术后恢复效果[5]。近年来,围术期护理工作逐渐从单一生物学方面护理,逐渐过渡为社会、心理、生理方面的综合护理理念,护理干预更加贴近人性化特征,且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掌握患者心理特征,最大程度弥补常规护理的局限性[6]。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特征,依据其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现综述如下:

1 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态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完善,加之医院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逐渐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发现子宫切除患者情绪障碍十分严重[7]。相关数据显示,实施常规手术的女性诱发抑郁情绪率仅为30%,而接受子宫切除术患者女性诱发抑郁情绪可达到70%,其中45岁以下患者均伴有性兴趣丧失[8]。另研究发现,具有十分之七的患者于术后可诱发不同程度的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而直接危及其生活质量,特别是50岁以下患者诱发心理障碍率更高,且终止性生活[9]。相关学者发现,诸多患者因丧失生育功能,而诱发悲伤情绪,且因担心使用激素治疗,而诱发焦虑情绪,且因害怕干扰性生活,而诱发消极情绪,同时部分患者因担心术后诱发并发症,而产生紧张情绪[10]。说明子宫切除与其他手术相比较,患者更易诱发悲伤、焦虑、紧张等情绪,且产生心理障碍及自卑心理,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导致社会适应能力降低。故为该类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对策,积极规避上述心理症状发生显得尤为重要[11]。

2 子宫切除患者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沟通,通过积极热情态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积极鼓励其以良好的心理环境面对疾病及治疗,并引导其主动表达内心想法及自身感受,若有问题需及时与护理人员交流,进而强化其治疗信心,淡化其负面情绪[12]。最大程度规避压力反应,对患者产生负面干扰,护理人员应笑迎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周围缓解及医护人员等相关信息,与其建立良好关系,淡化陌生感,消除其恐惧感。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于交流期间掌握其心理特征,对其提出相关疑问,予以详细、耐心解答,协助其树立战胜病魔信心[13]。术前需全面阐述子宫切除术及麻醉的相关知识,阐述期间需维持言谈得体、和蔼可亲态度,并完善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进而提高治疗信心。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需向患者及其丈夫,产妇有关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知识,针对年轻患者及文化程度较高者,告知其维持女性特征的激素是由卵巢及其它分泌器官,如肾上腺分泌,以淡化其精神负担[14]。同时告知患者子宫切除后,月经不再来潮,但对夫妻生活尚未受到干扰,待术后3个月,阴道残端愈合后,可恢复正常性生活。研究发现,心理护理主要通过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学理论,对患者心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而使其能够深入掌握自身病情状,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近年来,心理护理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不仅能够强化患者治疗信心,还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感,进而维持良好心态面对治疗[15]。

2.2 自卑、自尊心丧失等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 子宫切除对女性而言,属于一类特殊的创伤,因子宫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女性身份,且在女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子宫切除对女性心理健康可造成极大影响,使其诱发不同程度的自卑、自尊心丧失心理[16]。持续护理人员需通过三方面,对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包括患者自身、患者家属以及社会,首先护理人员需获得患者家属信任,取得其家属协助,进而共同对其实施心理干预。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获得社会支持,因社会支持能够淡化其自卑、失望情绪,利于维护社会个体归属感,同时护理人员通过社会、家庭,来帮助其宣泄自身负面情绪,淡化自身心理压力,进而改善自卑心理[17]。

2.3 恐惧、紧张情绪护理干预 子宫切除患者的首要因素多为肿瘤,部分为产后出血止血措施无效,而不得不切除子宫,其不仅担心病情状况,也对昂贵治疗费用产生焦虑,且对陌生环境产生紧张情绪,同时术前等待、术中缺乏家属陪伴,可使其诱发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18]。此时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沟通,全程陪伴患者进入手术室,通过抚摸额头、握手以及坚定的眼神,持续予以患者支持及鼓励,同时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病情状况,予以系统化心理护理方案,最大程度改善其抚摸情绪。

2.4 性心理不良护理措施 相关研究发现,子宫切除后,患者性生活的恢复与患者心理状态存在密切联系,故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自身状况及心理特征,及鼓励其阐述自身内心想法,并向其讲解切除子宫,对性生活尚未产生干扰,也不意味着更年期提前,进而从根源上消除患者及丈夫的担心及疑虑[19]。相关文献证实,子宫切除后,患者无需再担心子宫出血、意外受孕、疼痛等状况,且术后性生活反而更佳,进而能够从一方面取启发患者,促进夫妻之间和谐,消除其消极情绪[20]。

3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使其能够自觉配合治疗及护理,通过正确康复行为,以强化治疗效果,取得更快更好的康复结局。而健康教育贯穿于子宫切除患者的作用,是规避疾病风险因素,促进患者术后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生活,同时规避子宫切除给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现阶段,临床可通过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多种,如成功经验介绍、播放视频、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手册、发放健康问卷,同时依据患者实际状况,为患者集体授课,也可实施一对一交流。

4 小结

子宫切除不仅女性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还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且患者于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之后也可诱发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故护理人员需依据其心理特征,制定系统化、精细化护理方案,通过调动社会、家庭、医护人员来共同关注患者,予以足够心理支持,且强化其对病情认知程度,进而从积极心理态度面对治疗,优化临床治疗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