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陈玉洁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柳州,545001)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镇静药物,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的作用,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以及减弱应激反应,既可作为一般的镇静药物,又可作为全身麻醉用药的组成部分,也可为椎管内麻醉的辅助镇静、镇痛;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查阅近几年及相关经典文献,从药代动力学、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对右美托咪定进行报道。
右美托咪定分布迅速,单次注射后分布半衰期为6min、清除半衰期为2-3小时,清除率为10ml/(kg.min)-30 ml/(kg.min);达到稳态时分布容积为2L/Kg-3L/Kg[2]。经口服、口腔和鼻粘膜给药、肌内注射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6%、82%、65%和104%。右美托咪定绝大部分在肝脏代谢,经葡萄糖醛酸化和细胞色素CYP450酶介导转换为非活性产物,其中95%由肾排泄,4%经粪便排泄,还有极小部分以原型排出。
右美托咪定镇静机理与其他镇静药不同,主要作用于大脑皮质发挥作用。其最大特点是患者在镇静的状态下,可以被唤醒,镇静时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循环系统稳定,在终止刺激后又可进入睡眠状态[3]。右美托咪定发挥镇痛的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脊髓背角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使中间神经元发生超极化,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尤其是α2A和α2C的相互作用,还能抑制致痛介质P物质和谷氨酸的释放。右美托咪定的镇痛作用与阿片类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因此能够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4]。
右美托咪定通过选择性的兴奋中枢孤束核突触后α2A/D受体,抑制脊髓前侧角交感神经细胞发放冲动,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受阻,导致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同时加强迷走神经心脏反射和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降低,心率下降[5]。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为蓝斑-交感-肾上腺素髓质系统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强烈兴奋。
(1)ICU患者的镇静: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患者的镇静,通常给予负荷剂量1ug/kg,10min以上输注完成,FDA推荐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前24小时的镇静。国外有研究显示[6],右美托咪定组与咪达唑仑组相比,在相同时长下,患者达目标RASS值时间、ICU住院时间并无明显差异,右美托咪定组拔管时间更短;在相同镇静深度下,右美托咪定组谵妄、心动过速、高血压发生率低,但心动过缓发生率高。ICU患者可因为镇静时间过长、长期大量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出现谵妄,谵妄可导致病死率升高及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机及儿童患者影响更甚。而右美托咪定的镇静作用具有“拟自然非动眼睡眠”功能,合用与其他镇静镇痛药物时,可减少苯二氮卓类、阿片类药物的用药量,减少了谵妄的发生率。
(2)术前用药的应用:右美托咪定因为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的作用,适用于术前用药。除了静脉给药途径外,口服、肌注和滴鼻等途径也是目前探索的新途径。国外有研究表明,术前给白内障患者肌注1u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能够产生良好的镇静作用,并且降低眼压,没有出现显著的低血压或心动过缓[7]。在小儿患者中,肌注或经鼻给药常使患儿感到疼痛和不适,因此在患儿入室前60分钟经口腔黏膜喷雾给予右美托咪定2或4ug/kg的剂量,能让患儿入室时达到满意的麻醉深度,提高麻醉诱导时对面罩和七氟醚的接受度。
(3)全身麻醉的应用: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在行肝癌切除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够改善围术期患者二胺氧化酶、乳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可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8]。一项临床荟萃分析显示[9-10]:在围心脏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降低患者一年期死亡率,右美托咪定可以安全地用于心脏手术。右美托咪定还具有脑保护作用,S100β蛋白为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患者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损害时,神经胶质细胞受损后,S100β蛋白经细胞间液流入脑脊液,再经损坏的血-脑脊液的屏障流入循环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S100β蛋白水平可反映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程度。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因其良好的镇静、镇痛等优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除了大量文献报道右美托咪定的心、肝、肾、脑功能保护作用外,对肺保护作用、自控镇静、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研究也在进行中。相信在今后的工作,麻醉不仅更安全、也更加的舒适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