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和朱同玉教授领衔的临床科研团队,对24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包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及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案等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所有新冠病毒感染者起病均轻,7~10天向重症发展,其自然病程具有“轻重”双相性特征。这一临床表现提示在治疗时应采用“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中后期采用免疫调节与对症支持治疗”的策略。该成果相关论文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肝癌》杂志上发表。
在这项临床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除了部分无症状的感染者外,大部分出现症状的患者具有发热、咳嗽、乏力等临床表现。在起病后第一周影像学上也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到了病程的第10天,半数患者体温可恢复正常;第11天则口咽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显示已清除;第14天时影像学上可看到明显好转。而另一部分重症患者在第一周表现和普通患者相似,但他们无法像普通患者一样迅速清除病毒,因而可能诱导发生细胞因子风暴,臨床表现为持续发热、疾病进展。在影像学上第二周仍呈进一步加重。
卢洪洲说,由于大多数患者起病时较轻,如在国外仍有不少病例早期被忽视,因此发展为重症后很难得到及时的治疗。揭示新冠肺炎“轻重”双相性特征,对尽早认识、治疗本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健康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