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成了金庸的博士生

时间:2024-05-15

卢敦基

“文革”结束后,1978年春我到杭州大学读本科。我所在的是中文系,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多是经典文学,基本不提及通俗小说,在课本中,也找不到关于通俗小说的内容。

第一次见到金庸小说,是在大四的时候,那时候在书店内看到了一本装裱很差的小说,名字叫《书剑恩仇录》,书的封面做工很粗糙,加上名字给人一种误解,看起来很俗气,不像是文学书籍,所以连拿起来看一下的欲望都没有。

距离这次擦肩而过不久,一位同学塞给我一本书,就是那本我曾在书店瞧不上的《书剑恩仇录》。当时抱着试着读一读的心态,结果读上了就欲罢不能,直到这么多年后,我还记得刚开始读金庸书的感觉,在那个时代,金庸小说带来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冲击。那种冲击是像我这样整天研究所谓经典文学的大学生都不曾感受到的。

1984年我回到杭州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在那段时间,武侠小说开始盛行起来,我读得最多的就是金庸的小说。1986年我从杭州大学古典文献硕士班毕业,后来到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因为读书时武侠小说看得比较多,我萌生了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武侠小说的想法。80年代末,我写了第一篇关于金庸的文学论文。

1998年到1999年,我开始写一本书,名字叫做《金庸小说论》。在写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第一次提笔给金庸先生写信,向他求教其武侠小说在创作方面的一些问题。很快,金庸先生委托其秘书给我回信解答。

此后,我的《金庸小说论》稿成,我特意给金庸先生邮寄了一册。当时以为,我和金庸先生的际遇仅限于此。2003年,我得知了金庸先生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消息。更让我高兴的是,可以报考金庸先生的博士生。

可能是因为我一直从事金庸小说的研究,当然最主要的应该是我同学的推荐,我很幸运地成为金庸老师的弟子。我读的是在职博士生。

对于成为金庸弟子的感受,我曾在媒体上写过:“等过了四旬拜到金庸先生门下问学,我已知道前辈之无际无涯,小心倾听,仔细体会,再也不敢掉以轻心,莽撞鲁直。”

金庸所有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鹿鼎记》,当然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标准。金庸的书因为人物鲜明等特点,每一本书都有不同的人喜欢。比如说我儿子就特别喜欢《侠客行》,我有一次和金庸先生说起这件事,先生笑着说,“这说明你的小孩淳朴。”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