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与验案举隅

时间:2024-05-15

张笑盈,陆 斌(通信作者)

(1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9)

(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慢性前列腺炎是以下尿路症状和会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常合并性功能障碍及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病程缓慢,迁延不愈。慢性前列腺炎为成年男性的多发病,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6.0%~32.9%。治疗上,以改善下尿路症状、减轻盆腔会阴等部位疼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病情反复为主。西医治疗主要局限于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抗炎药,大部分患者疗效并不理想,症状不能获得长期缓解,且有一定的副作用。由于中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近年来不断出现有关中药、针灸、灌肠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且疗效显著的报道,中医药治疗该病已成为必然趋势。

1.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无慢性前列腺炎病名,中医根据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将其归于“淋证”范畴。《金匮要略》有较早关于“淋证”的描述,“淋之为病,…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指出小腹发紧疼痛,可出现于“淋病”发作时。病因病机方面,外邪入侵、房室不当、素体本虚及情志失调等皆可致病。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肾、膀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热胜则肿……湿胜则濡泻”,《素问·气厥论》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均强调淋证病机以“湿热”为关键。唐·王焘《外台秘要》则进一步认为:“肾气虚热,膀胱不足,加之以渴饮,即小便淋涩,皆系藏虚不能主其腑也”,后世医家据此将淋证的病机概括为“肾虚为本,膀胱积热为标”。清·尤在泾《金匮翼·诸淋》曰:“清热利小便,只能治热淋血淋而已,其膏砂石淋,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方可。”指出气血不畅,络脉瘀阻而致淋。辨证论治方面,慢性前列腺炎基本证型有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肾阳不足证和肾阴亏虚证。研究者根据前人经验及临床总结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程绵长,多属本虚标实。湿热毒邪为病之标,贯穿疾病的始终;瘀血壅滞为病之渐,肝郁气滞为起病之因或病情加重之因,脾肾亏虚为病之本。病至后期往往以虚为主,外加不良生活习惯,每致肾气亏虚。临床绝大多数为复合证型肾虚湿热证,治以温肾助阳,导浊通淋为主。

2.治疗方法

2.1 穴位选取

阳气有维持人体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作用,明·周之干《慎斋遗书》云:“凡人生病处……总因阳气不到”“阳气不足……则血不生长”“阳化气,阴成形”,中医认为疾病发生的关键是阴阳失调,治疗关键是平衡阴阳,以达“阴平阳秘”。因此,针刺治疗上正如《灵枢·根结》所言:“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合形与气,使神内藏。”历代医家在治疗该病选穴上多以督脉、足太阳、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经穴为主。

研究者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主要选取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相关穴位。中医理论方面,肾藏先天之精,为“先天之本”,肾气是肾阳蒸化肾阴而成,二者缺一不可。肾气能够促进生殖和生长发育,推动和调节全身脏腑气化。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为人体之气的根本,元气根于肾,由三焦而周流全身,是人体生命活动之原动力。《景岳全书》谓:“阴阳原同一气……其在人身即元阴元阳,所谓先天之元气也”,肾俞与肾脏相应,取之可治虚劳、腰酸、梦遗等病涉及于肾者,针刺肾俞可激发肾气,与气海、关元二穴合用,可将激发的元气引入肾经,加强肾气生理功能。太溪位于肾经,为肾之原穴,可温补肾气、益肾滋阴,主治尿频数、遗精、阳痿。太冲位于肝经,为肝之原穴,《素问·水热穴论篇》:“三阴之所交结于脚……此肾气之下行也,名曰太冲”,与肾经涌泉穴相对,治头胸之病,以引热下行,所治小腹痛、腰痛、寒厥、小便不利、夹脐痛诸症同涌泉穴,具有调理气机,清利下焦湿热的功效。外归来位于归来穴外1寸处,在女性一般称为子宫穴,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常用穴,具升提下陷之效。曲骨穴能够改善膀胱胀满及排尿功能异常等症状,有温肾助阳、利尿通淋的效果。足三里可健脾益胃,增强气血生化,《内经·海论篇》:“天枢以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本穴是补虚要穴,不仅应用于腹部,而统治全身上、中、下也。陆斌主任采取局部取穴结合远端取穴,同时配合背俞穴的重点运用,在治疗上补肾益气,疏利气机,清利湿热,共奏温肾助阳,导浊通淋之效。

西医研究认为,前列腺主要由来自T10-L2和S2-S4的植物神经支配,而腰部交感神经节位于L1~L4的肾俞、关元俞等背俞穴相近位置,可通过针刺背俞穴加强对交感神经节的刺激,调整其紊乱的功能。会阳、秩边位于阴部神经附近,三阴交、阴陵泉位于胫后神经附近,配合电针可有效改善盆底的血液循环。通过毫针在耻骨联合上缘(即曲骨穴)进针刺入,沿耻骨上缘与膀胱之间的缝隙路径入路,针尖抵达前列腺包膜,通过刺激前列腺包膜,可松解包膜张力,缓解前列腺尿道出口处梗阻,促进排尿。外归来穴邻近盆腔脏器及肌肉,予以相当的刺激量能激起盆底肌群规律运动,促进周围血液循环。有研究报道,前列腺及会阴区疼痛与神经源性炎症密切相关,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大多是因会阴区产生神经源性炎症而导致的疼痛。研究者在治疗泌尿系统相关疾病中,对此有所体会。研究者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发现,针刺秩边、会阳穴时有针感放射至患者前阴部及盆腔区域,当轻微产生放射感时,取得疗效较佳,但过度刺激神经使放射感过于强烈时,患者症状未有缓解甚至有加重的现象。研究者从现代医学角度去推断得出,针刺缓解下尿路症状及疼痛不适,是因针刺改善支配神经周围炎性刺激而产生,并非由直接大剂量刺激神经来调整其神经支配功能来完成。

2.2 治疗特色

(1)前后交替取穴法。前后配穴法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是针灸取穴常用配伍方法之一。源自《灵枢》之“偶刺法”“偶刺者,一刺前,一刺后,刺此者傍针之也”,强调腹部为阴,背部为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于针者,即可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研究者采取前后交替针刺治疗的方式,仰卧位选用气海、关元、曲骨,外归来、太溪、太冲、足三里。俯卧位选用肾俞、气海俞、关元俞、会阳、秩边。两组穴位每次选一组,隔天针刺治疗1次,每组穴位连续针刺治疗3次后,翻身更换为另一组选穴,两组穴位交替针刺治疗。足太阳经为一身之巨阳,司膀胱之气化,故针刺该经之背俞穴,可调畅膀胱气机、振奋周身阳气,从而改善机体水液代谢。任脉为阴脉之海,可推动气血运行,促进和提高机体修复功能。腹部与背部经穴结合,共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恢复。另一方面,采用前后交替取穴法,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穴位对针刺的耐受,同时提高穴位的针刺敏感度。(2)针刺感传。《针灸大成》记载:“病有远道者,必先使气达病所”,研究者强调治疗本病时,应使针感传导至病灶处,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来调节针刺的刺激量。仰卧位针刺前,先令患者排空小便。①进针方向及深度:秩边穴选用0.30×75 mm针灸针,进针令针尖方向斜向前阴部,针身与皮肤呈60°~80°夹角,深刺60~70 mm;会阳选用0.30×50 mm针灸针直刺40~50 mm;余穴用0.30×40 mm针灸针,直刺20~35 mm。②针刺感传:会阳及秩边要求有向会阴部放射感,余穴针感以酸胀为佳、疼痛次之。在针刺穴位“得气”后予以电针。③电针设定方案:使用南京小松医疗电针仪,取连续波,频率控制在1 Hz~2 Hz,刺激量保持在患者自觉柔和舒适的强度,治疗30 min。配合电刺激,能够加强穴位针刺感传,促进气血循环,加强镇痛作用,以及调整盆底肌群的肌力、肌张力,从而改善下尿路症状或疼痛症状。(3)重视病因,既病防变,痤后防复。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身心疾病,其病情进展与生活习惯相关密切。研究表明,长时间久坐与憋尿可引起盆底肌肉受压导致前列腺充血,是诱发前列腺炎的重要因素。而饮酒、嗜食辛辣、不洁性生活、劳累、受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均为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诱因或加重的危险因素。有学者对部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心理学调查研究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发生异常的概率远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71.8%的泌尿外科医师甚至认为精神因素不是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经久不愈导致,而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直接病因。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多伴有勃起困难与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其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可加重慢性前列腺炎的躯体症状。

因此,研究者在诊疗中常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向患者介绍正确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本身有一定的认识,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强调“既病防变,痤后防复”的重要性,嘱患者进行预防调护,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憋尿、不洁性生活等。积极进行心理评估与疏导,掌握患者的心情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鼓励其与医生及家属进行沟通,改善其对本病的情绪反应;定期做好咨询回访,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对医者的信任,以提升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减少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验案举隅

患者郜某,男,44岁,2021年1月28日初诊。主诉:小腹胀痛间作4年余。现病史:4年前患者久坐后出现小腹坠胀,尿频、小便无力,平素小腹怕冷,久坐加重。辅助检查:前列腺B超无异常,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4~5/HP,卵磷脂小体+。刻下:患者小腹胀痛、尿频、夜尿多,小便无力,腰膝无力酸软,性欲降低。平素小腹怕冷,口干不欲饮水。纳差,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诊断:西医:慢性前列腺炎。中医:淋证(肾虚湿热证)。治法:温肾助阳,导浊通淋。取穴:第一组(仰卧位):气海、关元、曲骨,双侧外归来、太溪、太冲、足三里。第两组(俯卧位):双侧肾俞、气海俞、关元俞、会阳、秩边。每组电针分别接关元-(左)外归来;曲骨-(右)外归来;太溪-太冲(双);肾俞-关元俞(双);会阳-秩边(双),予TDP灯照下腹部及腰部。每天针刺一组,隔日1次,每组连续针刺3次,两组穴位交替针刺,留针30 min,12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自述症状有所改善,小腹坠胀有所减轻,夜尿2~3次,畏寒减轻,食欲增加,腰膝酸软减轻。2个疗程后,患者自述症状明显好转小腹已无明显坠胀感,尿频明显减轻,夜尿0~1次,畏寒、腰膝酸软不显。

按:患者系中年男性,有烟酒史,平素因工作原因久坐,运动较少,结合患者小腹胀痛、尿频等临床症状,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平素小腹怕冷坠胀,腰膝无力酸软,性欲降低,提示患者肾气亏虚,有尿频等尿路刺激症状提示湿热下注,另有口干不欲饮,纳差,结合苔脉,四诊合参,辨证为肾虚湿热证。肾气亏虚,膀胱气化失司,膀胱固摄无权,而见小便频数无力之证。湿热蕴结下焦,气机不畅,壅滞日久,致气血瘀阻,湿性重着、黏滞,终致病程缠绵,而气滞血瘀已成,则会阴部疼痛不适之疾顽固难去。治以温肾助阳、导浊通淋。针刺选用任脉及胃经穴位从阴引阳,推动气血运行;太冲疏肝行气,外归来助通调水道;肾与膀胱经穴位共奏温通阳气,固护肾气,导浊通淋之效。

4.小结

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且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注重辨证论治,标本兼治。针刺更能根据个体化差异,因人施治。研究者在临床中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诊疗模式,秉承治病求本的思想,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注重调节固护阳气,采用前后交替取穴法以达平衡阴阳之效。深入探究针刺感传的进针方向及刺激量的掌控。强调“既病防变,痤后防复”重要性,嘱患者积极进行预防调护,从而提高疗效,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借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