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栓塞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15

孙国华

(肥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山东 泰安 271600)

肺栓塞为肺血管相关疾病,多由于栓子将肺动脉和肺动脉分支发生堵塞,引发肺循环异常和呼吸功能异常,出现血栓和脂肪栓等[1]。肺栓塞患者发病急,应对肺栓塞患者开展尽早干预,多给予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药物治疗是肺栓塞患者常用治疗方式之一,可促进肺栓塞患者病症获得缓解,改善其预后状况。因此,合理选取治疗用药对肺栓塞患者十分关键,常用药品涉及低分子肝素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2-3]。本文选取60 例肺栓塞患者,分组观察,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相叠加低分子肝素钠用药方式在肺栓塞患者中的用药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2020 年5 月肥城市人民医院予以药品治疗干预的60 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30 例。纳入标准:①患者诊断患有肺栓塞;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或患者家属不愿意签字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对低分子肝素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具有过敏反应现象。参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4.52±3.61)岁;体重指数最低19 kg/m2,最高28 kg/m2,平均体重指数(24.69±1.24)kg/m2;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8 例,合并糖尿病疾病患者4 例,合并高血脂疾病的患者3 例。试验组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24 ~66 岁,平均年龄(44.48±3.35)岁;体重指数最低20 kg/m2,最高27 kg/m2,平均体重指数(24.82±1.35)kg/m2;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7 例,合并糖尿病疾病患者5 例,合并高血脂疾病的患者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低分子肝素钠1 次/d,皮下注射200 U/kg/1 次,予以用药14 d。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1 次/d,5 ~10 mL/次。采用200 ~500 mL 5%~10%葡萄糖注射液配药,予以用药14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组别治疗有效率、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不同组别予以药物治疗之前和予以药物治疗14 d 后氧分压项目及D-二聚体指标测量结果。显效:给予用药干预之后,患者呼吸困难、胸部闷、胸部疼痛情况等都基本消除或完全消除,CT 检测、肺动脉造影检测等所得结果明确其肺栓塞好转,肺动脉相关血管恢复畅通;有效:给予用药干预之后,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感受、胸部疼痛情况等都部分改善,CT 检测、肺动脉造影检测等所得结果明确其肺栓塞得到改善,肺动脉相关血管获得部分恢复畅通;无效:并不符合显效和有效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满意度=(基本满意+比较满意+十分满意)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参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栓塞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满意度(96.67%)高于参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参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栓塞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氧分压比较

治疗14 d 后,试验组氧分压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肺栓塞患者氧分压比较( ± s, mmHg)

表4 两组肺栓塞患者氧分压比较( ± s, mmHg)

注:1 mmHg ≈0.133 kPa。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14 d 后tP试验组3055.70±4.52 89.23±2.3036.212<0.001参照组3056.35±4.60 71.20±3.4414.160<0.001 t 0.55223.864 P 0.538<0.001

2.5 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比较

治疗14 d 之后,试验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肺栓塞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比较( ± s, mmHg)

表5 两组肺栓塞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比较( ± s, mmHg)

注:1 mmHg ≈0.133 kPa。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P试验组3038.14±4.26 22.85±2.4617.024<0.001参照组3038.07±5.12 30.18±2.577.543<0.001 t 0.05711.285 P 0.954<0.001

2.6 两组患者D-二聚体指标比较

治疗14 d 之后,试验组D-二聚体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指标比较( ± s, g/L)

表6 两组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指标比较( ± s, g/L)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P试验组30834.63±39.81 473.95±32.8738.265<0.001参照组30833.73±48.26 564.82±35.4524.596<0.001 t 0.07810.295 P 0.937<0.001

3.讨论

肺栓塞属于临床多见的病症,肺栓塞患者多存在呼吸困难情况,存在胸部疼痛,具有胸闷感受,有咳嗽、发热、晕厥、咯血等症状,对患者机体健康形成严重危害性,死亡风险性比较大,需给予及时且有效科学治疗干预[4]。肺栓塞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脱落等有关,在影响因素方面,凡是可以引起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疾病均可能诱发肺栓塞疾病的发生。根据肺栓塞的病理生理过程,应积极给予抗凝治疗,以进一步预防血栓的形成,或通过防治纤溶蛋白溶解进而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从根源上避免纤维血栓再次阻塞的情况[5-6]。

对于肺栓塞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可缓解其症状,使病情获得一定程度改善。低分子肝素钠属于肝素片段,具有抗凝作用,存在溶栓功效[7]。作为肺栓塞的常用治疗药物,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发挥抗血栓、抗凝等作用功效,有效降低患者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风险。但临床针对肺栓塞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往往效果不甚理想。中医医学并无肺栓塞病名,而根据其临床表现可见肺栓塞归为“脉痹”范畴,主要致病因素在于营血回流受阻、壅塞不通、血瘀脉络等[8]。由于肺栓塞大多继发于长期卧床、创伤、术后等诱因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故中医认为久卧伤气,气耗血伤,气虚则血瘀,血瘀经络而导致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导致肺栓塞发病。故临床治疗应以通经舒络、活血化瘀为主。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涉及川芎嗪能够止痛和活血、燥湿并祛风,丹参能够安神且凉血、通络及行血,以上中药予以结合运用,存在化瘀并活血、疏络且通经的功效[9]。现代药理研究[10]证实,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有增加正性肌力的作用,能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水平和血小板黏附率,同时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继而改善血液循环和血液流灌情况。同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血液淤阻情况,进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目的[11]。

本文针对肺栓塞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与单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参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96.67%)高于参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参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药物治疗14 d 后,试验组氧分压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药物治疗14 d 后,试验组二氧化碳分压项目及D-二聚体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用于肺栓塞患者治疗中,存在增效效果,能够发挥良好溶栓作用,且能够化瘀和活血,积极改善患者病症。

综上所述,为肺栓塞患者治疗运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用药能够增加疗效,改善患者满意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现象,改善其氧分压指标,用药优势较为明显。但本文还存在样本量较少、研究随访时间较短等不足之处,后续仍需开展大样本量、多中心性研究,深入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的具体作用机制,进一步证实结论,以期为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