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凝血功能检测在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4-05-15

王 涛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 宿迁 223600)

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发病前常无明显征兆,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的特点,若未及时治疗则可导致患者死亡[1]。脑出血常因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因素诱发所致[2]。近年来,随着临床对血栓及止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凝血因子在血栓形成、发展及预后中均有重要作用,故临床上常通过检测各凝血功能指标来诊断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并判断其预后[3]。本研究以我院2020 年2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82 例脑出血患者,分析凝血功能检测在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0 年2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82 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接受脱水降颅压、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肾衰竭、肿瘤、凝血功能检测禁忌证、精神病史及无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将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与正常值比较,有3 个及以上指标明显升高或降低大于30%的37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23 例,女14 例,年龄41 ~76 岁,平均年龄(62.18±4.33)岁,体重45 ~77 kg,平均(61.32±4.12)kg;出血部位:小脑出血11 例,脑室出血7 例,内囊出血11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 例;将剩余的45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 例,女19 例,年龄40 ~77 岁,平均年龄(61.57±4.42)岁,体重44 ~76 kg,平均(62.14±4.31)kg;出血部位:小脑出血12 例,脑室出血7 例,内囊出血13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 例。两组患者在上述基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脑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病史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等手术进行治疗。选择BIORAD iMarK 型酶标仪,Werfen ACL TOP70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试剂,在患者入院时、出血后12 h、出血后24 h、出血后48 h、出血后72 h 均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2 mL,枸橼酸盐采抗凝管采用1 500 g 离心力,离心15 min,促凝管采用3 000 r/min,离心10 min 后进行血清、血浆分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要求检测D-二聚体(D-dimer, D-D)、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预后转归情况,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其预后情况,0 ~2 级为治疗良好,3 ~7 级为病残[4]。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

出血后12 h、出血后48 h、出血后72 h 研究组患者的D-D、ET-1、TM、PAI-1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后24 h 研究组患者D-D、TM、PAI-1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 ± s)

表1 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 ± s)

组别 D-D/(mg•L-1)出血后12 h 出血后24 h 出血后48 h 出血后72 h研究组 0.53±0.14 0.58±0.18 0.91±0.30 0.98±0.31对照组 0.42±0.12 0.43±0.13 0.40±0.12 0.41±0.13 t 3.831 4.374 10.444 11.205 P 0.167 0.000 0.000 0.000组别 ET-1/(pg•mL-1)出血后12 h 出血后24 h 出血后48 h 出血后72 h研究组 1.37±0.33 1.11±0.27 1.41±0.31 1.82±0.42对照组 1.19±0.34 1.04±0.25 0.89±0.24 0.90±0.27 t 2.471 1.217 8.560 11.994 P 0.018 0.227 0.000 0.000组别 TM/(μg•L-1)出血后12 h 出血后24 h 出血后48 h 出血后72 h研究组 37.73±1.61 39.72±1.87 41.92±2.71 48.42±2.68对照组 36.82±1.57 38.69±1.21 35.62±2.37 40.69±2.42 t 2.582 3.009 11.227 13.711 P 0.012 0.004 0.000 0.000组别 PAI-1/(ng•L-1)出血后12 h 出血后24 h 出血后48 h 出血后72 h研究组 16.17±2.31 19.82±1.47 28.02±2.61 31.02±3.57对照组 14.82±2.42 16.99±1.65 15.11±2.48 16.11±2.65 t 2.565 8.114 22.909 21.687 P 0.012 0.000 0.000 0.000组别 AT-Ⅲ/%出血后12 h 出血后24 h 出血后48 h 出血后72 h研究组 103.52±7.89 100.41±6.39 91.43±4.11 86.82±4.27对照组 107.93±8.42 102.73±6.42 97.62±3.68 91.33±3.95 t 2.427 1.632 7.189 4.960 P 0.017 0.107 0.000 0.000

2.2 预后转归情况

研究组患者出院时好转率(56.76%)显著低于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预后转归情况[n(%)]

3.讨论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发病后患者原有的凝血、抗凝剂纤溶系统平衡被打破,常会引发各凝血功能指标改变[5]。D-D是纤维蛋白特异性可溶性降解产物,当机体发生脑出血则会导致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使血管循环系统形成血块,D-D 水平升高[6]。另外脑出血后则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释放大量的ET-1 而引发血管痉挛。TM 作为一种内皮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聚糖,当出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学噶UN 内皮则会释放大量的TM 至血浆中,故TM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7]。PAI-1作为一种纤溶抑制物,可抑制活性纤溶酶的生成及纤维蛋白的降解,促进血栓形成[8]。本文结果表明,出血后12 h、出血后48 h、出血后72 h 研究组患者的D-D、ET-1、TM、PAI-1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后24 h 研究组患者D-D、TM、PAI-1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时好转率(56.76%)显著低于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患者可通过检测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以判断其预后效果,有助于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参考依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