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临床护理路径标准护理在CT 增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时间:2024-05-15

李碧芳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影像中心 广东 深圳 518100)

在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各种医疗设备更加先进,且科技含量更高[1]。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hy, CT)增强扫描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具有较多优势,在连续多次扫描下,能够增加病灶和正常组织的对比,且病变检出率相对较高,尤其是针对小病灶[2]。此外,CT 增强扫描对病灶的定性诊断能力较强,可清晰呈现出血管结构。但CT 增强检查的顺利情况与临床护理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若护理不当,可导致患者不能顺利完成检查,进而影响患者检查结果及满意程度[3]。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等部门批准,选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接受CT 增强的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 例、观察组35 例。观察组中男性16 例,女性19 例,年龄20 ~76 岁,平均(45.37±3.13)岁;对照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7 例,年龄22 ~78 岁,平均(46.25±3.18)岁。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进行CT 增强的患者;②年龄>18 岁;③无水肿、严重感染;④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且知晓相关研究流程。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③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④甲亢患者;⑤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⑥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扫描前,首先应明确扫描部位,并将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情况告知患者;使用造影剂时,应给予患者密切的关注,观察患者的状态,同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观察组: 采取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标准护理,内容为:(1)建立小组:成立CNP 小组,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并全面负责小组工作,小组成员包括CT 操作医生、护理人员等。护士长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给予护理人员日常工作指导,并其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提高工作质量。(2)护理路径的实施:①操作前:核对患者各项信息,并评估其各项情况,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为避免患者出现紧张、恐惧心理,应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抚,告知患者CT 增强扫描的重要性、目的等,保持充足耐心为其解答疑问,从而帮助患者打消扫描前的不良心理。在建立静脉通路时,应尽量选择粗大血管,同时备好抢救物品。②操作时:患者取卧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呼气、屏气时间,有利于提高影像质量。固定穿刺肢体,同时叮嘱患者保持固定位;提前向患者讲明在使用造影剂注射时,如果出现心慌、头晕等状况应及时告诉护理人员,若出现发热、呕吐现象为正常情况,患者可不必担忧。根据患者检查部位,严格控制造影剂注射速度,确保医疗安全。注射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③操作后:及时询问患者有无出现不适状况,并对其扫描部位皮肤、面色进行观察。检查结束后,告知患者在休息区域观察30 min,未出现不良反应方可离开。并叮嘱患者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告知患者领取检查结果的时间。在护理过程中,若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或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做详细记录,并分析出现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从而不断进行护理质量改进。

1.3 效果判定

(1)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3 个评分标准:①不满意、②较满意、③满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记录两组造影剂渗漏、因注射故障致检查中断、护理差错发生情况。

(3)记录两组患者增强检查时间。

(4)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绪。采用4 级评分标准,分数越高,负面情绪严重,得分>50 分就表现为已经存在负面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造影剂渗漏、护理差错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注射故障致检查中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增强检查时间对比

观察组增强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增强检查时间比较( ± s, min)

表3 两组增强检查时间比较( ± s, min)

组别 例数 增强检查时间观察组 35 13.74±2.07对照组 35 17.22±2.43 t 6.449 P 0.000

2.4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SDS 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 s,分)

表4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 s,分)

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5 52.39±3.60 30.17±2.93 48.83±3.41 27.29±2.72对照组 35 52.47±3.65 42.91±3.27 49.32±3.45 34.13±3.11 t 0.092 17.166 0.597 9.794 P 0.926 0.000 0.552 0.000组别 例数SAS 评分

3.讨论

CT 增强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式,可对病灶进行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进行CT 增强检查,需使用造影剂对患者进行快速注射,而患者容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最终会导致患者无法顺利进行检查,影响检出结果[4]。基于此,为患者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是提高检查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患者在进行CT 增强检查期间,由于对未知检查结果的担忧,容易诱发不良情绪,加之造影剂的使用可能会为患者带来不良反应,并且在检查过程中若患者自行改变体位,会影响影像图像的清晰程度,甚至导致患者检查失败[5-6]。临床护理路径可根据患者不同检查阶段给予针对性干预,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的同时,改善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确保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依从度显著提高,不仅能够保证影像图像的清晰度,同时还能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性[7]。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注射故障致检查中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增强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患者CT 增强检查期间给予CNP 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缩短检查时间,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综上所述,通过为接受CT 增强的患者实施CNP 标准,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确保患者满意,值得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