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15

范晓霜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急性胸痛是一种重症疾病,发病率较高,常见类型有张力性气胸、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临床症状包括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急性胸痛患者发病后一小时以内的病死率较高,所以在初步抢救后,如何安全、有效地转运患者至抢救科室非常重要,所以为急性胸痛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非常必要,本文为我院2019 年11 月—2021 年3 月接收的70 例急性胸痛患者实施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1 月—2021 年3 月本院接收的70 例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划成两组,各35 例。参照组内,男性例数与女性例数各为20 例和15 例;年龄最大和最小者,分别为87 岁和32 岁,年龄均值为(61.24±5.36)岁;病程0.19 ~45.12 h,平均病程(11.46±4.22)h;心绞痛、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肺癌、肺炎、自发性气胸例数分别为7 例、6 例、5 例、4 例、5 例、4 例、4 例。观察组中,男性例数与女性例数各为19 例和16 例;年龄最大和最小者,分别为86 岁和30 岁,年龄均值为(60.55±6.22)岁;病程0.55 ~44.39 h,平均病程(12.12±3.66)h;心绞痛、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肺癌、肺炎、自发性气胸例数分别为5 例、5 例、5 例、5 例、5 例、5 例、5 例。相较后可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符合比较条件。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2)所有患者经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确诊;(3)符合急性胸痛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其他胸痛类型;(2)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3)免疫功能障碍者;(4)精神疾病者;(5)凝血功能障碍者;(6)语言表达障碍者;(7)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8)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将患者分诊后,布置手术流程,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实施抽血、化验等操作。

观察组:实施改良急诊护理流程,主要护理内容包括:(1)强化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法治理念,促使医护人员可以将护理流程熟记于心,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提升护理人员对急救设施仪器熟练掌握,切实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急救流程和风险关联方案,将防范措施落实。(2)提升接诊质量,如果患者是自行就诊,需对其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并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患者病情危重,可优先处理;掌握患者的基础信息,包括病情、诱因、表现、发作时间等,了解患者病史后,在五分钟内明确患者信息,并对患者体征进行检查,如有必要,则需对其胸部进行触诊、听诊、叩诊操作,找出胸痛诱因,了解其肺部湿啰音状况,并重点关注肺部疾病患者,接诊急性胸痛患者后,除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外,还需做其他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胸部X 线片、血常规等。(3)开展急救:按照患者病因,实施个性化治疗、护理,利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患者分类,按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对应处理。高危患者送至急救室做急救处理,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以及围术期护理,中危患者遵医嘱进行监护和治疗;若患者为低危患者,则送入留观区,进行留观监护。

1.3 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疼痛程度、不良情绪以及临床指标情况。临床疗效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表示患者症状全无,抢救时间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以内;有效指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抢救时间没有超过一个小时;无效指患者胸痛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不良反应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休克四方面。临床指标包括心电图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心电图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住院时间、抢救全程时间、生命体征稳定时间八方面。疼痛评分通过VAS 评分法进行评估,分值为0 ~10 分,0 分表示没有疼痛,1 ~3 分表示轻微疼痛,4 ~7 分表示中度疼痛,8 ~10 分表示重度疼痛。焦虑情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分数和焦虑程度呈反比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算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指标对比

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的比较(± 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的比较(± s)

/min 急救时间/min 心电图时间/min组别 例数 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min观察组 35 2.84±0.13 26.28±2.33 2.49±0.97 31.82±2.08参照组 35 4.69±0.53 37.26±3.63 7.51±1.34 52.88±4.16 t 20.0559 15.0595 17.9531 26.7882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间/min 住院时间/d 抢救全程时间/min组别 例数 导管室激活时 生命体征稳定时间/天观察组 35 6.02±0.98 7.31±0.21 54.35±1.57 1.45±0.56参照组 35 9.16±1.32 9.99±1.27 67.61±2.28 3.52±1.34 t 11.2994 9.2837 28.3380 8.4322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2.4 两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和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的比较(± s,分)

表4 两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的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 焦虑评分抢救后0.5 h 抢救后1 h 抢救后2 h 抢救后4 h观察组 35 2.06±0.19 1.92±0.99 0.93±0.33 0.73±0.11 21.11±1.41参照组 35 4.79±1.93 4.43±1.56 3.59±0.71 3.26±0.48 42.12±7.33 t 8.3280 8.2907 20.0995 30.3947 16.651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急诊科疾病,而医院急诊科是重要场所,疾病种类繁多,药物种类繁琐,因此对护理人员工作需求较高[2]。急诊胸痛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强度大、危重的特征,在护理时常会出现不同风险事件,加大救治难度,因此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良非常必要[3]。

在为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不但要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还要迅速转送患者至急救室,与医师进行有效配合,通过科学合理方式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改良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在接诊、手术准备等方面进行了细节化的改建,可以减少患者抢救时间,利于手术进展[4]。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提升护理的有效性与时效性,能够充分展现护理专业性,从而获取家属支持、理解,促进抢救效果提升[5]。改良急诊护理流程最大的优势即节省时间,能够在护理人员高效、专业的护理干预下,降低病死率,提升抢救成功率,对患者预后非常有利[6]。

综上所述,对胸痛急诊患者进行改良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