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品管圈配合眼压预警机制用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效果观察

时间:2024-05-15

刘彩云,黄志焕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眼科 广东 佛山 528300)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是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常用术式,可恢复患者受损视力,但术后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高眼压便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可影响手术效果,对患者视力恢复不利[1-2]。患者术后体位不当,可使得前房吸收八氟甲烷,导致眼压上升,增加高眼压发生风险。常规护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为此需采取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以保障手术效果的发挥。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质相同、相近或互补的人员组成的团队,集思广益,来解决护理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在此基础上,我院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实施品管圈配合眼压预警机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就诊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00例,均为单眼病变,行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1.78±2.54)岁,发病时长5~40 d,平均值(21.32±4.56)d;观察组男女各25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1.84±2.68)岁,发病时长6~36 d,平均值(21.35±4.45)d。纳入标准:符合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的适用证。排除标准:外伤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精神疾病以及颈椎疾病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引导患者选择面部朝下的俯卧位,密切关注患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说明疾病相关知识,以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眼压预警机制联合使用,密切注意患者眼压,适当施以降眼压药物、局部眼药水;中度及以上者需联合使用高渗剂和碳酸干酶抑制剂;单纯用药无明显改善者,应继续分析原因后对症处理。术后每天监测患者视力、眼压和与眼压有关的体征,以免及时发现高眼压患者。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品管圈管理,由护士长和3名护士组成质量管理小组,对常规的护理服务进行查检,找出常规护理过程中导致患者依从性等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新的护理流程、并运行。工作中很多患者未能理解术后体位选择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应在术后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告知患者术后面朝下、俯卧或侧卧,术后1周内每日保持上述体位12~16 h,以复位脱离视网膜;但被动体位可使得患者产生疲劳感,难以坚持;护理人员可通过耐心解说、使用小凳子、软垫的方式来减少患者受压程度,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升;同时,为提高术后被动体位的可执行性,可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予以患者安慰与支持,注重术后护理宣教的开展,使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术后体位选择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知识;期间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与术后体位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并记录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对不足之处予以针对性补充,之后将体位护理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提高护理服务可行性。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患者依从性参照自制问卷判定,满分为100分,91~100分为完全依从,60~90分为部分依从,0~59分为不依从。总依从性=(总例数-不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3.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根据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判定患者心理状态[4]。二者均含有条目20个,采用1~4分四级评分法。SAS界限为50分,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分别为50~59分、60~69分和69分以上;SDS界限为53分,53~62分、53~72分和72分以上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患者分数增加证实负面情绪明显。

1.3.3 两组并发症比较 比较两组高眼压、继发性青光眼和再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护理前无心理状态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负面情绪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s,分)

组别 例数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0 60.75±2.48 51.32±1.54 61.96±2.81 52.27±1.21对照组 50 60.78±2.42 55.16±1.72 62.27±2.56 57.24±1.92 t 0.061 11.761 0.577 15.485 P 0.951 0.000 0.565 0.000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手术方案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应用普遍,医疗水平提升使得此类手术朝着安全、微创的方向发展。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是复杂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首选术式,其目的是往患者玻璃体腔输注硅油或气体并挤压至眼球,垫压裂孔,阻断液流,促进视网膜复位[5]。但术后眼压上升可使得视神经萎缩,使得患者视力下降,影响手术效果。因此需要选择一种科学规范的护理方式来提高患者在术后护理工作中的依从性,减少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对存在高眼压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预警,可及时发现高眼压,予以针对性预防和处理解决措施,可减少患者因眼压上升而出现的视神经损伤[6]。

品管圈是一种比较灵活的管理方式,通过集中团队中不同成员的智慧来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基本步骤包括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置四个步骤,可使得圈内成员围绕同一目标紧密合作,为护理工作的可行性提供保障。它改变了传统上行下效的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满足患者护理需求[7]。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原因是品管圈配合眼压预警机制可针对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防范与处理措施,可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术后被动体位的选择在术后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分析其原因是品管圈配合眼压预警机制的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在帮患者缓解消除身体上的不适时,帮助患者正常认识术后被动体位的重要性,从而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护理服务。表明品管圈配合眼压预警机制的应用,从各个方面采取护理措施,使得患者直接获益,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也可帮助患者减少身心状态上的不适,防范并发症作用明显。

综上所述,品管圈配合眼压预警机制可提高患者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防范并发症作用明显,具有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