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4-05-15

罗育勤,谭娟霞,许晓丽

(1台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广东 台山 529200)

(2台山市中医院手术室 广东 台山 529200)

(3江门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广东 江门 529000)

在临床上,病毒性肝炎比较常见,对患者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而随着病情不断进展,还可能并发高胆红素血症等,对干细胞、毛细胆管等造成更大的损伤[1]。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淤胆长期不消退,病情将会进一步加重,进而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疾病,严重时还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对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当积极促进黄疸的消退,对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意义重大。以往的临床治疗中,主要使用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但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需要考虑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3]。通过联合用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基于此,本文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86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 医 院 收 治 的86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2.7±3.6)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2.5±3.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符合病毒性肝炎和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且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组织器官严重病变的患者,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使用甘草酸二铵(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191),口服,1次/d,150 mg/次;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265),静脉注射,1次/d,1.8 g/次[4]。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110)治疗,静脉注射,1次/d,1.0 g/次[5]。所有患者均治疗14 d为1个疗程[6]。

1.3 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其中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症状消失,黄疸消退,且黄疸指数降低65%以上;有效:症状缓解缓解,黄疸减轻,且黄疸指数降低35%~65%;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7]。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比较(±s)

组别 例数总胆红素/(μmol·L-1) 谷丙转氨酶/(U·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43 263.4±57.9 78.4±19.5 331.4±62.3 43.2±17.5对照组43 264.2±57.1 96.2±25.7 331.8±62.2 96.7±24.8 t 1.08 9.22 0.89 9.64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病变,具有传染性,患者一般具有乏力、恶心、肝区痛、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的症状。高胆红素血症指的是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范围,如果达到了34 μmol/L以上,就可见黄疸的症状,一般在肝胆疾病当中,比较多见这种类型的症状。对于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而言,相比于单独患病的病情情况要更加复杂,主要是体内干细胞对于胆红素的转化排泄能力降低或消失,导致胆红素转化排泄障碍,损伤肝脏内毛细胆管,引起肝细胞炎性反应、坏死等情况[8]。同时,由于患者体内胆红素含量不断增加,引起持久不消退的肝内淤胆,进而对肝脏微循环产生抑制,造成肝细胞更加严重的损伤,进而持续加重黄疸症状,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应当注重对患者黄疸症状的消退,进而使肝脏微循环障碍得到缓解,促使肝细胞功能的恢复,进而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态[9]。

常规治疗中使用甘草酸二铵,能够改善病毒性肝炎症状,促进谷丙转氨酶恢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胆红素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对肝脏损伤起到一定对保护作用,因而是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用药[10]。不过,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仅采用上述药物治疗,对于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能够发挥的效果比较有限。因此,还需要研究进一步的联合用药方案。研究表明,对于此类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对外源性腺苷蛋氨酸的补充,促进转硫基作用的恢复,同时使肝细胞当中的半磺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含量加以提升,降低胆汁淤积的程度,进而缓解和逆转肝脏损害[11]。发挥这一作用的常用药物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是腺苷蛋氨酸中的一种,也是人体生理活性分子,在肝脏当中存在,在机体微循环过程中,可以作为生理性巯基化合物,以及甲基供体应用。其能够发挥出对质膜磷脂甲基化的促进作用,相应的调节肝细胞膜流动性。还能够利用转巯基反应,将胆汁酸进行转化,实现胆汁淤积的减少,使其对肝细胞造成的损害减轻,进而促进黄疸的消退,发挥出更强的治疗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总胆红素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其中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均能够显著下降,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黄疸消退的促进等方面,效果均比较理想,因而能够使最终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所以,该药物对于肝功能严重损害能够加以保护,促进腺苷蛋氨酸合成酶活性的提升,增加体内腺苷蛋氨酸含量,以及对于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12]。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能够使各项临床指标进一步改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显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