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时间:2024-05-15

张世军,史 丽,李姣珍,钟建斌(通讯作者),余 亮,钟健强,冯 刚,钟思敏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 广州 511300)

中国卒中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 114.8/ 10万和246.8/10 万人年,是我国居民的第3 位死亡原因;其是高致死率、致残率及高花费的疾病[1]。数据显示,缺血性卒中比例为85%,其中轻型卒中比例占缺血性卒中人群46.4%。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群健康素质及面临的防治任务,也是目前脑血管病的最佳防控窗口人群[2]。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最好的治疗方案就是及时开通血管挽救仍有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而3 ~4.5 h 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被众多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实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3-4],也得到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5-6],而有研究表明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虽然到院时在溶栓时间窗内,仍有31%左右患者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而原因主要是考虑该类型患者症状轻微及面临出血等风险[7]。因此我们回顾分析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47 例。根据患者是否行静脉溶栓治疗分组,分为对照组20 例和实验组27 例。实验组男15 例、女12 例,年龄42 ~91 岁、平均(63.28±2.71)岁。对照组男12 例、女8 例,年龄42 ~91 岁,平均年龄(63.24±2.7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均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该疾病;②患者年龄超过18 岁;③患者病史资料完整;④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⑤此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在相关文件上签字。(2)排除标准:①患者既往有颅内出血病史;②患者有恶性肿瘤病史;③合并严重精神障碍疾病;④有胃肠、泌尿系统等内脏出血病史;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主要药物为阿司匹林(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国药准字J2017102)100 mg/d 和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75 mg/d,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降压、控糖、调血脂等综合治疗。

实验组患者入院后接受阿替普酶治疗,阿替普酶(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注册证号S20160055)0.9 mg+0.9%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157)100 mL,10%静脉注射,90%静脉滴注,1 h 内使用完毕,并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发现异常,需暂停用药并行头部CT 检查,排除脑出血,溶栓后24 h 复查头部CT,无异常后予以患者二级预防治疗,及时予以患者胃黏膜保护剂和制酸药,避免有胃出血的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

(1)于患者入院前、治疗7 d 后分析溶栓治疗方法对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NIHSS 量表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越轻;mRS 量表0 ~6 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预后良好。(2)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指标包括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3)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复发、出血转化、致残等并发症例数,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频数、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应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溶栓治疗方法对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入院时,患者的NIHSS 神经功能评分和mR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7 d 以及出院前患者的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mRS 评分比较(x- ± s,分)

2.2 分析溶栓治疗方法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入院时,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x- ± s, s)

2.3 分析溶栓治疗方法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轻型缺血性卒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目前较为实用的是Fischer 于2010 年提出的5 大标准[8]而今较为常用是NIHSS 评分小于3 分或4 分,因此我们定义轻型缺血性卒中为NIHSS 小于4 分。在我国轻型卒中比例占缺血性卒中人群不低,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其也是目前脑血管病的最佳防控窗口人群[2]。轻型脑卒中相对而言,患者预后良好,致残率较低,但易复发,部分患者会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故而早期进行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10]。

本次研究分析对于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同未接受溶栓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7 d 以及出院前患者的NIHSS 神经功能评分和和mRS 评分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轻型脑卒患者能够从溶栓治疗中获益,能有效减少患者病死、致残风险。阿替普酶溶栓,该药物属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也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最为有效的1 种药物,是经过循证医学证实的,也是目前治疗早期卒中患者安全系数最高、有效的方法,应用阿替普酶溶栓,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的危机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了病死率、复发率和致残率[11-12]。实验组凝血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示,静脉溶栓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轻型脑卒中患者的凝血功能。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能够促进血栓斑块消退,能够稳定纤维蛋白原活性,可减少持续性消耗凝血因子,有利于病情恢复,另外,阿替普酶属于糖蛋白,能选择性结合血栓表面纤维蛋白,可有效溶解血栓,以此来帮助血管再通,改善患者的脑供血,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激活血栓部位的纤溶酶原后,能有效延长治疗时间,改善预后,避免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过度损伤,减少了因缺血导致脑组织坏死的情况,有利于促进动脉血管再通,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3-15]。因脑卒中患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老年患者年纪较大,身体素质差,对药物治疗要求保障安全性,而溶栓治疗方法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两组并发症包括复发、出血转化、致残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静脉溶栓治疗不会加重患者出血情况,可有效降低致残、病死风险,临床反馈良好,便于患者接受。但此次研究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为单中心小样本回顾性研究,尚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得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综上所述,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