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林碧施,卢 文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广东 广州 511400)
突发性耳聋是指患者突然出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症状,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因素有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未明[1]。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急聚不但对患者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治疗与恢复都造成一定影响。鉴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特殊性,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可能有所欠缺。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本研究比较了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与专项护理干预模式对突聋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预后的影响,期望寻找更适合突聋患者的护理模式。
选取我院2020 年1 月—12 月入住我科的155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组方式将相同病情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78 例),年龄14 ~75 岁,平均年龄44 岁,男性35 例,女性43 例;专项护理干预组(77 例),年龄15 ~71 岁,平均年龄41 岁,男性29 例,女性4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纳入标准:在我院门诊检查耳镜与听力测试,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单侧发病,病程14 d 内的患者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性疾病,其他中耳疾病以及诊断认知性疾病的患者。
常规护理干预组予基本健康教育、饮食和药物指导等基层护理。专项护理干预组予以专项护理方式护理:(1)组织专项护理团队,由经过心理健康培训的护理人员组成,与患者充分沟通,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并且制定个体化心理疏导方案,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2)对特发性耳聋患者病房环境适当调整,张贴有关特发性耳聋病因及预后的科普漫画,派发专门沟通用的手写板,关注患者的饮食搭配情况,适当指导饮食。(3)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按摩耳部穴位早晚各1 次,尽量使患者情绪保持平静状态。(4)定期组织治愈患者义工与在院患者进行交流,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
(1)心理状况评估:入院48 h 后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抑郁和焦虑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估,包括4 个维度:不明确性、复杂性、缺乏信息与不可预测,共有25 个条目,分5 级评分法,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疾病不确定感越高[3]。抑郁评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3]评估,包括17 个项目;焦虑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5]评估,分数越高提示患者抑郁与焦虑程度越高。
(2)疗效评价: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常规综合治疗(糖皮质激素,溶栓和抗凝,营养神经药物等对症治疗)。以听力完全恢复活或治疗21 d 仍未完成恢复作为出院指征;入院与出院时进行纯音测听测试比较,作为疗效评价指标。采用QRBITER922 纯音测听仪进行纯音测听。根据1997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制度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等级》[4],以患者测听分贝值,将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为4 级:①治愈:患者0.25 kHz ~4.0 kHz 各听阀正常,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②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有效:治疗后患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 ~30 dB;④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 dB。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数据均采用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和职业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项护理干预后患者平均疾病感知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比常规护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及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本研究数据显示专项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平均听力测试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项护理干预后患者平均听力测试评分提高比常规护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项护理干预后患者疗效有效率比常规护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听力测试基本情况及疗效比较
表2(续)
突发性耳聋指72 h 内不明原因,听力突然下降症状。患者一般明显耳部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对声音的感受和感觉受损。由于突发性耳聋主要特征为发病突然性,对患者生活带来不便之外,对心理也造成一定影响。有研究对1 000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S C 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属于轻度心理障碍,抑郁、睡眠、饮食、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和焦虑等测试均分较正常人群高[6]。本文认为,突聋患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是很常见的。然而我们的临床治疗往往侧重于药物治疗,常规护理模式对突聋患者的心理需求往往不关注,与目前提倡的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不相符。而且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和转归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专项护理模式往往指针对特定的病种,病情的特殊性,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精神和生活护理等特殊护理。专项护理模式已经在临床各大科中广泛应用。呼吸道护理为主的专项护理研究显示,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成功脱机例数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二氧化碳分压、累计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8]。小儿肺炎患者的专科护理研究提示专科护理干预科显著提高患儿综合护理质量及患儿依从性,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效果[8]。由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特殊性,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及有的心理辅导,缓解患者负面心理影响的专项护理干预模式就很有必要。
本文结果显示,专项护理干预后患者平均疾病感知评分比常规护理干预组低(P<0.05),说明专项护理干预中,积极沟通与交流,张贴有关特发性耳聋病因及预后的科普漫画,定期组织治愈患者义工与在院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对疾病的发展及转归有进一步了解,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9]。
根据国内相关报道[10]显示,突然发病,往往会导致患者担心听力是否能短时间内治愈,担心影响工作学习,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与此同时,因听力受损,导致患者无法与家人朋友正常沟通,严重者甚至出现抑郁心理状态。本文结果显示,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显示专项护理干扰中,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并且制定个体化心理疏导方案可有小时缓解因突聋导致的抑郁焦虑情绪,对后续治疗减少障碍。
国内外大量文献[11-12]已经报道,专项护理干预模式对特定病种治疗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数据同样显示突发性耳聋患者经过专项护理干预后,平均有效率比常规护理组高;治疗后听力改善程度也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不增加患者的平住院时间。突发性耳聋专项护理模式可以使护理人员职业技能进一步提高,对每个突聋患者进行全面个体的评估,采用分组管理方式,使护理工作更加细化,提高专科护理工作专业水平;其次,促使护理人员提升专业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水平,给患者更多人文关怀,有利于提升患者住院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专项护理干预,比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更能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